一种浮球式透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49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球式透气阀,包括透气阀本体、浮球以及挡水板,透气阀本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用以容纳浮球,第一腔体与外界相连通,第二腔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挡水板设在第一腔体的上方,挡水板上设有通孔。浮球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的重力,处于第一腔体的底部,此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外界的空气能够进入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保证箱体内外空气的流通。当第一腔体内进水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浮球向上浮起,从而堵住挡水板的通孔,隔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防止外界的水进入到第二腔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浮球式透气阀能够实现透气、防水的功能,且对箱体内外气压差无要求、适用范围广。

A floating ball type vent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球式透气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浮球式透气阀。
技术介绍
随着户外工业产品逐渐向智能化、小型化等方向发展,其内部核心部件对密封盒体的防水、防尘、防油污要求越来越高。例如户外灯具、精密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对密封盒体的防护等级达到IP68以上,这样会存在气密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常在设备的箱体上安装透气阀,通过透气阀为箱体提供透气功能,以平衡箱体内外的气压。目前,常用透气阀的结构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薄膜式透气阀,薄膜式透气阀的使用需要箱体内外形成一定的气压差,而箱体内外气压差和箱体尺寸有一定联系,因此适用范围较窄;第二种是塑胶防水透气阀,通过将塑胶防水透气阀螺纹连接在箱体的外部,以达到防水、防尘的作用,但是由于塑胶防水透气阀外露在箱体外,外界灰尘、树叶等杂物容易堵塞造成通气不畅,同时会影响箱体的平整度,存在被恶意破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球式透气阀,能起到透气、防水的功能,且对箱体内外气压差无要求、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浮球式透气阀,包括透气阀本体、浮球以及挡水板,所述透气阀本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透气阀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腔体用以容纳所述浮球,所述第一腔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挡水板设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且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所述挡水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浮球和所述第一腔体间留有间隙,所述浮球在自身重力下,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以打开所述挡水板的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当所述间隙内渗入一定量液体时,所述浮球在浮力的作用下能够向上浮动,堵住所述挡水板的所述通孔,以隔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进一步地,所述透气阀本体内还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透气阀本体的底部,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三腔体直接和外界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导水孔。进一步地,所述导水孔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所述液体的密度,且所述浮球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的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能够插设紧固件,通过紧固件将所述浮球式透气阀固定在箱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排水挡板,所述排水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挡板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浮球式透气阀,第一腔体内容纳有浮球,浮球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的重力,处于第一腔体的底部,此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外界的空气能够进入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进而从第二腔体上的透气孔流入箱体内,保证箱体内外空气的流通。当第一腔体内进水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浮球向上浮起,从而堵住挡水板的通孔,隔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有效地防止外界的水进入到第二腔体内。这种浮球式透气阀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浮动以堵塞挡水板的通孔,达到防水的目的;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打开挡水板的通孔,达到空气流通的目的,且对箱体内外气压差无要求、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浮球式透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浮球式透气阀安装在箱体上的结构分解图。图中:10、透气阀本体;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三腔体;14、透气孔;15、隔板;16、导水孔;17、安装孔;18、排水挡板;20、挡水板;30、浮球;40、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作特殊说明,所记载的“第一”和“第二”是对相似结构的以示区分,不应该理解为先后关系、主次或从属关系。一种浮球式透气阀,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透气阀本体10、挡水板20以及浮球30,透气阀本体10为设有开口的盒体,在本实施例中,透气阀本体10为方形盒体。在安装浮球式透气阀时,将透气阀本体10竖直地安装在箱体40内侧,因此下文所述的透气阀本体10的底部和顶部均为该状态下的方位。透气阀本体10内设有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设置在透气阀本体10的底部,用以容纳浮球30,第一腔体11与外界相连通,第二腔体12上设有若干透气孔14。挡水板20设在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之间,且挡水板20位于第一腔体11的上方,挡水板20上设有通孔,第一腔体11通过该通孔和第二腔体12相连通。浮球30和第一腔体11间留有间隙,浮球30在力的作用下能够向上浮动,以堵住挡水板20的通孔,隔断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浮球30在自身重力下,退回至第一腔体11的底部,以打开挡水板20的通孔,使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相连通。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使用时,将浮球式透气阀安装在箱体40内,第一腔体11内容纳有浮球30,浮球30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处于第一腔体11的底部,此时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相连通,箱体40外的空气能够进入到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内,进而从第二腔体12的透气孔14内流出至箱体40内,保证箱体40内外空气的流通。当第一腔体11内进水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浮球30向上浮起,从而堵住挡水板20的通孔,隔断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有效地减少箱体40外的水进入到第二腔体12内。这种浮球式透气阀在浮力的作用下,堵塞挡水板20的通孔,以实现防水的功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打开挡水板20的通孔,以实现箱体40内外空气流通的功能,因此本技术的浮球式透气阀对箱体40内外气压差无要求、适用范围广。同时由于该浮球式透气阀安装在箱体40内,通气孔不易被堵塞,箱体40外表面平整,不存在被恶意破坏的风险。进一步地,透气阀本体10内还设有第三腔体13,第三腔体13和第一腔体11并排设置在透气阀本体10的底部,且第一腔体11和第三腔体13相连通,第三腔体13直接和外界相连通。具体地,透气阀本体10安装在箱体40上后,箱体40和第三腔体13对应位置处设有若干孔,外界的空气能够从该孔内进入到第三腔体13内。当箱体40外受到高压水流的冲击时,由于第三腔体13和外界直接接触,则水流先进入到第三腔体13内,这样可以减少高压水对浮球30的直接冲击,避免出现浮球30未浮起、高压水流已冲入第二腔体12的现象,这样便可减少进入第二腔体12的水,从而避免第二腔体12内的水和箱体40内的零部件接触。此外,箱体40外的空气先进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球式透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阀本体、浮球以及挡水板,所述透气阀本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透气阀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腔体用以容纳所述浮球,所述第一腔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挡水板设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且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所述挡水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浮球和所述第一腔体间留有间隙,所述浮球在自身重力下,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以打开所述挡水板的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当所述间隙内渗入一定量液体时,所述浮球在浮力的作用下能够向上浮动,堵住所述挡水板的所述通孔,以隔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球式透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阀本体、浮球以及挡水板,所述透气阀本体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所述透气阀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腔体用以容纳所述浮球,所述第一腔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挡水板设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且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方,所述挡水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浮球和所述第一腔体间留有间隙,所述浮球在自身重力下,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以打开所述挡水板的所述通孔,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当所述间隙内渗入一定量液体时,所述浮球在浮力的作用下能够向上浮动,堵住所述挡水板的所述通孔,以隔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球式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阀本体内还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透气阀本体的底部,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三腔体直接和外界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球式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之间设有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洋彭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青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