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阳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尾部保险杠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391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部保险杠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安装底板,减震安装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推接板。该汽车尾部保险杠的减震装置,通过双层弧形钢板的弧形拱起设计理念的预用力空间,对其强烈的撞击进行有效减震和缓冲,并同时通过推接板在支撑柱上的滑动位移,利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对其不同撞击强度的作用力进行二次减震和缓冲消耗,以及再通过外保险杠受力,带动两侧的摆动支撑臂角度变化,即对其外保险杠提供缓冲位移,并利用自然弹簧的拉伸反作用力,对其轻微的撞击力进行消耗,从而达到了多层次对其不同的撞击强度进行减震和消耗,有效的降低乘客在发生撞击事故受到的冲击力。

A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rear bu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部保险杠的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部保险杠减震
,具体为一种汽车尾部保险杠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保险杠具有安全保护、装饰车辆以及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等作用,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低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在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行人的作用,从外观上看,具有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保险杠还有一定的空气动力学作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汽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目前,现有的汽车尾部保险杠,减震效果并不理想,完全是依托塑料材料本身的塑性进行减震,无法将其强烈的撞击和普通轻微碰撞受力,区分进行针对性缓冲减震,从而致使减震的结果并不合理,减震强度也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部保险杠的减震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尾部保险杠,减震效果并不理想,完全是依托塑料材料本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部保险杠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安装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推接板(3),所述支撑柱(2)的表面套接有压缩弹簧(4),所述压缩弹簧(4)的顶部与推接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4)的底部与减震安装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接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6),两个所述连接柱(6)分别以推接板(3)的中部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柱(6)的顶部均与外保险杠(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保险杠(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层弧形钢板(9),所述外保险杠(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外保险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部保险杠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安装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推接板(3),所述支撑柱(2)的表面套接有压缩弹簧(4),所述压缩弹簧(4)的顶部与推接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4)的底部与减震安装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接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6),两个所述连接柱(6)分别以推接板(3)的中部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柱(6)的顶部均与外保险杠(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保险杠(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层弧形钢板(9),所述外保险杠(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外保险杠(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块(12),所述铰接块(12)的底部铰接有两个摆动支撑臂(13),所述摆动支撑臂(13)的底部铰接有滑动套管(14),两个所述滑动套管(14)的内壁均与支撑管(15)的表面滑动套接,两个所述滑动套管(14)之间固定连接有自然弹簧(19),所述自然弹簧(19)的内圈套接在支撑管(15)的表面,所述滑动套管(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联动件(17),所述减震安装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配合联动件(17)使用的滑槽,所述联动件(17)的底部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颖崔龙韩义孙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