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类人猿腺病毒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含有其的载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32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普通人群中具有高免疫原性并且不具有预先存在的免疫力的新型腺病毒株。预先存在的免疫力的缺乏是由于腺病毒衣壳蛋白六邻体中存在新的高变区。新型腺病毒株也具有提高的繁殖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些新型腺病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以及基于这些株的重组病毒、病毒样颗粒和载体。还提供了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和医学用途、以及利用新序列、重组病毒、病毒样颗粒和载体来制备腺病毒或病毒样颗粒的方法。

Nucleic acid sequenc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non-human ape adenovirus, its carrier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人类人猿腺病毒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含有其的载体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普通人群中具有高免疫原性并且不具有预先存在的免疫力的新型腺病毒株。预先存在的免疫力的缺乏是由于腺病毒衣壳蛋白六邻体中存在新的高变区。新型腺病毒株也具有提高的繁殖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些新型腺病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以及基于这些株的重组病毒、病毒样颗粒和载体。还提供了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和医学用途、以及利用新序列、重组病毒、病毒样颗粒和载体来制备腺病毒或病毒样颗粒的方法。专利技术背景腺病毒(Ads)包含在两栖动物、禽类和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双链DNA病毒大家族,其具有非包封的二十面体衣壳结构(Straus,Adenovirusinfectionsinhumans;TheAdenoviruses,451-498,1984;Hierholzer等人,J.Infect.Dis.,158:804-813,1988;Schnurr和Dondero,Intervirology.,36:79-83,1993;Jong等人,J.Clin.Microbiol.,37:3940-3945:1999)。与逆转录病毒相反,腺病毒可以转导几种哺乳动物物种的多种细胞类型,包括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而无需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一般而言,腺病毒DNA通常非常稳定并保持游离型(例如染色体外),除非发生转化或肿瘤发生。另外,腺病毒载体可以在明确定义的制备系统中以高产量繁殖,该制备系统易于适应临床等级组合物的药物规模制备。这些特征及其充分表征的分子遗传学使得重组腺病毒载体成为用作疫苗载体的理想候选者。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制备可能依赖于包装细胞系的使用,该包装细胞系能够补充已经缺失或工程改造为无功能的腺病毒基因产物的功能。目前,两种表征良好的人类C亚型腺病毒血清型(即,hAd2和hAd5)被广泛用作用于基因治疗的大多数腺病毒载体的病毒骨架来源。复制缺陷型人腺病毒载体也已作为疫苗载体进行了测试,以用于递送衍生自多种感染因子的多种免疫原。在实验动物(例如啮齿动物、犬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携带有编码免疫原以及其他抗原的转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人腺病毒载体引起针对该转基因产物的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一般而言,研究人员已经报道了在非人类实验系统中使用人腺病毒载体作为疫苗载体的成功案例,其中通过使用预计会引发免疫反应的大剂量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免疫接种方案;或通过采用顺序施用衍生自不同血清型但携带与加强免疫接种相同的转基因产物的腺病毒载体的免疫接种方案进行免疫(Mastrangeli等人,HumanGeneTherapy,7:79-87(1996))。源自物种C腺病毒的载体(例如Ad5、Ad6和ChAd63)具有最高的免疫原性(Colloca等人,Sci.Transl.Med.4(115),2012)。特别地,已经开发了用于基因治疗和疫苗应用的基于5型人腺病毒(Ad5)的病毒载体。尽管基于Ad5的载体在动物模型中极为有效,但在临床试验中已证明人类对Ad5野生型病毒的预先存在的免疫力的存在降低了基因转导的效率(MooreJP等人Science.2008May9;320(5877):753-5)。因此,普通人群的免疫力限制了基于Ad5的Ad载体疫苗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稀有的人腺病毒的免疫原性低于Ad5的免疫原性(Colloca等人,Sci.Transl.Med.4(115),2012)。基于非人腺病毒的载体在普通人群中不具有预先存在的免疫力(Farina等人,J.Virol.75(23),11603-11613,2001)。因此,需要具有高免疫原性和在人类中具有低的或不存在预先存在的免疫力的腺病毒载体。优选地,这些腺病毒载体就其复制而言具有高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编码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分离的多核苷酸,其包含:A)(i)第一高变区HVR1,其包含根据SEQIDNO:11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1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27位上不为A,优选为V,(ii)第二高变区HVR2,其包含根据SEQIDNO:12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2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1位上不为L,优选为I,(iii)第三高变区HVR3,其包含根据SEQIDNO:13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3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7位上不为V,优选为A,(iv)第四高变区HVR4,其包含根据SEQIDNO:14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4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v)第五高变区HVR5,其包含根据SEQIDNO:15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5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vi)第六高变区HVR6,其包含根据SEQIDNO:16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6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和(vii)第七高变区HVR7,其包含根据SEQIDNO:17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7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1位上不为I,优选为V,B)(i)第一高变区HVR1,其包含根据SEQIDNO:18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8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8位上不为V,优选为E,在12位上不为D,优选为E,在13位上不为E,优选为D,和/或在14位上不为L,优选为V,(ii)第二高变区HVR2,其包含根据SEQIDNO:19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19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10位上不为D,优选为E,(iii)第三高变区HVR3,其包含根据SEQIDNO:20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20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6位上不为T,优选为A,(iv)第四高变区HVR4,其包含根据SEQIDNO:21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21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9位上不为L,优选为M,(v)第五高变区HVR5,其包含根据SEQIDNO:22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22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3位上不为T,优选为S,(vi)第六高变区HVR6,其包含根据SEQIDNO:23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23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9位上不为I,优选为V,和(vii)第七高变区HVR7,其包含根据SEQIDNO:24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24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其中在8位上不为I,优选为V,C)(i)第一高变区HVR1,其包含根据SEQIDNO:25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25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ii)第二高变区HVR2,其包含根据SEQIDNO:26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IDNO:26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码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分离的多核苷酸,其包含:/nA)(i)HVR1,其包含根据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27位不为A的其变体,/n(ii)HVR2,其包含根据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位不为L的其变体,/n(iii)HVR3,其包含根据SEQ ID NO:1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7位不为V的其变体,/n(iv)HVR4,其包含根据SEQ ID NO:14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v)HVR5,其包含根据SEQ ID NO:15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vi)HVR6,其包含根据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和/n(vii)HVR7,其包含根据SEQ ID NO:17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位不为I的其变体;或/nB)(i)HVR1,其包含根据SEQ ID NO:18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8位不为V、在12位不为D、在13位不为E和/或在14位不为L的其变体,/n(ii)HVR2,其包含根据SEQ ID NO:19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0位不为D的其变体,/n(iii)HVR3,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0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6位不为T的其变体,/n(iv)HVR4,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9位不为L的其变体,/n(v)HVR5,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3位不为T的其变体,/n(vi)HVR6,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9位不为I的其变体,和/n(vii)HVR7,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4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8位不为I的其变体;或/nC)(i)HVR1,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5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ii)HVR2,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6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iii)HVR3,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7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7位不为V的其变体,/n(iv)HVR4,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8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0位不为E的其变体,/n(v)HVR5,其包含根据SEQ ID NO:29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3位不为T的其变体,/n(vi)HVR6,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0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9位不为I的其变体,和/n(vii)HVR7,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8位不为I和/或在11位不为T的其变体;或/nD)(i)HVR1,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ii)HVR2,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iii)HVR3,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4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6位不为T的其变体,/n(iv)HVR4,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5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6位不为Q和/或在10位不为E的其变体,/n(v)HVR5,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6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3位不为T的其变体,/n(vi)HVR6,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7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位不为K的其变体,和/n(vii)HVR7,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8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8位不为I的其变体;或/nE)(i)HVR1,其包含根据SEQ ID NO:39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27位不为A的其变体,/n(ii)HVR2,其包含根据SEQ ID NO:40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iii)HVR3,其包含根据SEQ ID NO:4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iv)HVR4,其包含根据SEQ ID NO:4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v)HVR5,其包含根据SEQ ID NO:4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5 EP 17179825.91.一种编码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分离的多核苷酸,其包含:
A)(i)HVR1,其包含根据SEQIDNO:1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27位不为A的其变体,
(ii)HVR2,其包含根据SEQIDNO:1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位不为L的其变体,
(iii)HVR3,其包含根据SEQIDNO:1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7位不为V的其变体,
(iv)HVR4,其包含根据SEQIDNO:14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
(v)HVR5,其包含根据SEQIDNO:15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
(vi)HVR6,其包含根据SEQIDNO:16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和
(vii)HVR7,其包含根据SEQIDNO:17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位不为I的其变体;或
B)(i)HVR1,其包含根据SEQIDNO:18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8位不为V、在12位不为D、在13位不为E和/或在14位不为L的其变体,
(ii)HVR2,其包含根据SEQIDNO:19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0位不为D的其变体,
(iii)HVR3,其包含根据SEQIDNO:20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6位不为T的其变体,
(iv)HVR4,其包含根据SEQIDNO:2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9位不为L的其变体,
(v)HVR5,其包含根据SEQIDNO:2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3位不为T的其变体,
(vi)HVR6,其包含根据SEQIDNO:2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9位不为I的其变体,和
(vii)HVR7,其包含根据SEQIDNO:24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8位不为I的其变体;或
C)(i)HVR1,其包含根据SEQIDNO:25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
(ii)HVR2,其包含根据SEQIDNO:26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
(iii)HVR3,其包含根据SEQIDNO:27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7位不为V的其变体,
(iv)HVR4,其包含根据SEQIDNO:28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0位不为E的其变体,
(v)HVR5,其包含根据SEQIDNO:29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3位不为T的其变体,
(vi)HVR6,其包含根据SEQIDNO:30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9位不为I的其变体,和
(vii)HVR7,其包含根据SEQIDNO:3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8位不为I和/或在11位不为T的其变体;或
D)(i)HVR1,其包含根据SEQIDNO:3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
(ii)HVR2,其包含根据SEQIDNO:3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的其变体,
(iii)HVR3,其包含根据SEQIDNO:34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6位不为T的其变体,
(iv)HVR4,其包含根据SEQIDNO:35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6位不为Q和/或在10位不为E的其变体,
(v)HVR5,其包含根据SEQIDNO:36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3位不为T的其变体,
(vi)HVR6,其包含根据SEQIDNO:37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1位不为K的其变体,和
(vii)HVR7,其包含根据SEQIDNO:38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8位不为I的其变体;或
E)(i)HVR1,其包含根据SEQIDNO:39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至少85%序列同一性且在27位不为A的其变体,
(ii)HVR2,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尔弗雷多·尼科西亚斯特凡诺·科洛卡阿明·拉姆
申请(专利权)人:NOUSCOM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