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321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拉伸而呈现粘合性的粘合性物品。上述粘合性物品包含多个聚集性粒子的集合体,上述多个聚集性粒子各自为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所述核壳结构包含粘合性的核、和将上述核被覆的非粘合性的壳。

Adhesive i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合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合性物品,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拉伸而呈现粘合性的粘合性物品。
技术介绍
粘合片、粘合带被用于金属、玻璃、木材、纸、瓦楞纸板、塑料材料等各种被粘物的粘接等。就这样的粘合片而言,在粘贴至被粘物之前,为了保护粘合面,粘合面通常由间隔物(剥离片)保护。另外,在卷状粘合带这样的卷绕形态的情况下,为了易于回卷,使用对粘合面所接触的背面实施了剥离处理的基材。然而,在使用了间隔物的粘合片中,使用时剥离的间隔物在剥离后即被废弃,因此从节约资源、低成本化的观点考虑,不希望使用间隔物。另外,在使用者戴着手套使用的情况、使用的粘合片或粘合带的尺寸小的情况下,存在下述这样的问题:将间隔物从粘合片剥离时、将粘合带回卷时的操作性差。因此认为,若能够提供无需间隔物、无需基材背面的剥离处理的粘合片或粘合带,则是有用的。作为这样的粘合片,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粘合片及粘合带等中有用的热敏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具有由该热敏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热敏粘合片,所述热敏粘合剂组合物在常温时粘合性低,另一方面在加热时呈现粘合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314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这样的热敏粘合片通过加热来呈现粘合性,因此具有以下这样的问题。第一,需要用于使该热敏粘合片呈现粘合性的热源。第二,在粘贴于被粘物后施加热这样的使用环境下,难以使用,即保存稳定性差。第三,以与被粘物接触的状态进行加热来呈现粘合性的情况下,难以应用于不耐热的被粘物。第四,在采用具有基材的粘合片(粘合带)的形态的情况下,难以使用不耐热的基材。鉴于上述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述粘合性物品,其在初始状态下实质上为非粘合性,但在使用时通过简单的操作即能够呈现粘合性,并且能够在各种条件下应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粘合性物品,其为通过拉伸而呈现粘合性的粘合性物品,上述粘合性物品包含多个聚集性粒子的集合体,上述多个聚集性粒子各自为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所述核壳结构包含粘合性的核、和将上述核被覆的非粘合性的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上述粘合性物品可以为片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上述粘合性物品可以还包含基材,在上述基材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由上述多个聚集性粒子的集合体形成的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对于上述粘合性物品而言,优选由下述探针粘性试验(probetacktest)2测得的、上述粘合性物品的拉伸2倍后的粘性值比由下述探针粘性试验1测得的拉伸前的粘性值大20gf以上。(探针粘性试验1)在测定温度为23℃的环境下,使直径为5mm的不锈钢制探针(SUS304)以50gf的接触载荷与上述粘合性物品的表面接触,然后,经时地测定以30mm/分钟的速度拉离1mm时施加至探针的载荷,求出剥离时所需的最大载荷。(探针粘性试验2)在测定温度为23℃的环境下,将上述粘合性物品沿长度方向拉伸后,使直径为5mm的不锈钢制探针(SUS304)以50gf的接触载荷与上述粘合性物品的表面接触,然后,经时地测定以30mm/分钟的速度拉离1mm时施加至探针的载荷,求出剥离时所需的最大载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上述粘合性物品可以为线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上述粘合性物品可以还包含线状芯材,上述芯材的长度方向上的表面由下述层被覆,所述层由上述多个聚集性粒子的集合体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对于上述粘合性物品而言,优选由下述探针粘性试验4测得的、上述粘合性物品的拉伸2倍后的粘性值比由下述探针粘性试验3测得的拉伸前的粘性值大1gf以上。(探针粘性试验3)在测定温度为23℃的环境下,使直径为2mm的不锈钢制探针(SUS304)以50gf的接触载荷与上述粘合性物品的表面接触,然后,经时地测定以30mm/分钟的速度拉离1mm时施加至探针的载荷,求出剥离时所需的最大载荷。(探针粘性试验4)在测定温度为23℃的环境下,将上述粘合性物品沿长度方向拉伸后,使直径为2mm的不锈钢制探针(SUS304)以50gf的接触载荷与上述粘合性物品的表面接触,然后,经时地测定以30mm/分钟的速度拉离1mm时施加至探针的载荷,求出剥离时所需的最大载荷。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粘合性物品在初始状态下实质上为非粘合性,因此无需间隔物、剥离处理。另外,通过简单的操作即能够呈现粘合性,操作性优异。另外,能够在各种条件下应用。附图说明[图1]图1为片状的粘合性物品的一个构成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图2为线状的粘合性物品的一个构成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附图中,有时对发挥相同作用的构件·部位标注相同的标记来进行说明,有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另外,为了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附图所记载的实施方式示意化,未必准确地表示实际制品的尺寸、比例尺。另外,本说明书中,以质量作为基准的比例(百分率、份等)与以重量作为基准的比例(百分率、份等)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粘合性物品为通过拉伸而呈现粘合性的粘合性物品,上述粘合性物品包含多个聚集性粒子的集合体,上述多个聚集性粒子各自为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所述核壳结构包含粘合性的核、和将上述核被覆的非粘合性的壳。本实施方式的粘合性物品至少包含多个聚集性粒子的集合体。而且,该多个聚集性粒子各自为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以下,也称为核壳聚合物粒子),所述核壳结构包含粘合性的核、和将核被覆的非粘合性的壳。需要说明的是,典型而言,核壳聚合物粒子的壳以覆盖上述核的整个外表面的方式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就核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由壳被覆的粒子而言,其可被包括在此处所谓的核壳聚合物粒子的概念内,在初始状态的粘合性物品实质上为非粘合性的范围内,可包含于粘合性物品中。构成核壳聚合物粒子的粘合性的核中,使用具有粘合性的聚合物(粘合性成分)。关于这样的可用作核材料的聚合物,可举出丙烯酸系聚合物、橡胶系聚合物、聚酯系聚合物、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聚醚系聚合物、聚硅氧烷系聚合物、聚酰胺系聚合物、氟系聚合物等各种聚合物。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其中,从粘合性的观点考虑,可优选使用丙烯酸系聚合物、橡胶系聚合物等,尤其可优选使用丙烯酸系聚合物。另外,构成核壳聚合物粒子的非粘合性的壳中,使用非粘合性的聚合物(非粘合性成分)。关于这样的可用作壳材料的聚合物,可举出丙烯酸系聚合物、聚硅氧烷系聚合物、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等各种聚合物。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其中,从生产率(低成本、容易得到高水平物品等)的观点考虑,可尤其优选使用丙烯酸系聚合物。下文中,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粘合性物品中可使用的核壳聚合物粒子的一例,对核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A)、壳包含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粘合性物品,其为通过拉伸而呈现粘合性的粘合性物品,/n所述粘合性物品包含多个聚集性粒子的集合体,/n所述多个聚集性粒子各自为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所述核壳结构包含粘合性的核、和将所述核被覆的非粘合性的壳。/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921381.粘合性物品,其为通过拉伸而呈现粘合性的粘合性物品,
所述粘合性物品包含多个聚集性粒子的集合体,
所述多个聚集性粒子各自为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所述核壳结构包含粘合性的核、和将所述核被覆的非粘合性的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性物品,其为片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性物品,所述粘合性物品还包含基材,
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由所述多个聚集性粒子的集合体形成的层。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粘合性物品,其中,由下述探针粘性试验2测得的、所述粘合性物品的拉伸2倍后的粘性值比由下述探针粘性试验1测得的拉伸前的粘性值大20gf以上,
(探针粘性试验1)
在测定温度为23℃的环境下,使直径为5mm的不锈钢制探针(SUS304)以50gf的接触载荷与所述粘合性物品的表面接触,然后,经时地测定以30mm/分钟的速度拉离1mm时施加至探针的载荷,求出剥离时所需的最大载荷;
(探针粘性试验2)
在测定温度为23℃的环境下,将所述粘合性物品沿长度方向拉伸后,使直径为5mm的不锈钢制探针(SU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嶋淳卷幡阳介水原银次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