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3198 阅读:6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耐擦伤性优异、特别是磨耗试验后的透明性的维持率高、挤出性优异、还能够实现高冲击强度的树脂组合物和使用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提供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和使用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该树脂组合物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含有(B)酯化合物0.4~10.0质量份,其中,(A)聚碳酸酯树脂在全部结构单元中含有全部结构单元的5摩尔%以上且小于50摩尔%的下述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厚度2mm的试验片的雾度为5.0%以下且负荷30N时的按照ISO 19252的动摩擦系数为0.4以下;式(1)中,R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ing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特别涉及使用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其能够提供透明性和耐擦伤性等优异、表面硬度优异的成型品。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树脂的机械强度、电特性、透明性等优异,作为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电气电子设备领域、汽车领域等各种领域。近年来,在这些领域中,成型加工品的薄壁化、低成本化、小型化、轻量化不断进展,要求成型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从而提出了一些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具有规定的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含有以聚乙烯系聚合物为主链、以乙烯基系聚合物链段为侧链的接枝共聚物(B)0.1~12质量份。在该文献中还记载了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耐指甲划伤性优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101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以往,已知含有源自双酚C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铅笔硬度高的趋势。此处,有时不在由含有源自双酚C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含有(B)酯化合物0.4质量份~10.0质量份,其中,所述(A)聚碳酸酯树脂在全部结构单元中含有5摩尔%以上且小于50摩尔%的下述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n所述(B)酯化合物由醇和羧酸构成,/n由所述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厚度2mm的试验片的雾度为5.0%以下且负荷30N时的按照ISO 19252的动摩擦系数为0.4以下;/n式(1)/n【化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7 JP 2017-200815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含有(B)酯化合物0.4质量份~10.0质量份,其中,所述(A)聚碳酸酯树脂在全部结构单元中含有5摩尔%以上且小于50摩尔%的下述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
所述(B)酯化合物由醇和羧酸构成,
由所述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厚度2mm的试验片的雾度为5.0%以下且负荷30N时的按照ISO19252的动摩擦系数为0.4以下;
式(1)
【化1】



式(1)中,R1表示甲基,R2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1表示下述中的任一式,
【化2】



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Z表示与C键合而形成碳原子数为6~12的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脂环式烃的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相对于所述(A)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含有所述(B)酯化合物0.5质量份~10.0质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B)酯化合物为脂肪酸酯。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B)酯化合物由饱和直链羧酸和饱和直链醇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所述(B)酯化合物为单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
(A)聚碳酸酯树脂进一步含有下述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真由田岛宽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