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侧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涉及一种车辆侧部结构,该车辆侧部结构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侧部部分,其中侧部部分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构件和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构件,第一构件被构造成面对车辆的内部,第二构件被构造成面对车辆的外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附接至彼此以形成大致封闭的空间。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辆的框架部分的设计中,在重量与强度之间存在折衷。获得良好折衷的一种有利方式是由一个或多个金属板制造框架部分,所述金属板被形成为所要求的形状、例如帽形轮廓。机动车辆的框架部分通常被形成为具有一定的刚度,因为它可能接收来自外部的各种冲击。同时,一些框架部分应当容许变形,以在接收例如由于与外部物体(例如,另一车辆或诸如树等的静止物体)碰撞而引起的过载时吸收冲击。应当被容许变形以吸收冲击同时保持刚度的车辆框架部分的一个示例为车辆侧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经发现,可以进一步改进车辆侧部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改进车辆侧部结构。另一目的是改进车辆侧部结构在碰撞时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改进车辆侧部结构的变形以吸收冲击同时改进或维持车辆侧部结构的增强。通过提供一种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侧部部分的车辆侧部结构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侧部部分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构件和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构件。第一构件被构造成面对车辆的内部,并且第二构件被构造成面对车辆的外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附接至彼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大致封闭的空间。侧部部分包括位于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侧部结构(100;101),其包括沿纵向方向(104)延伸的侧部部分(102;103),其中侧部部分(102)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构件(106)和沿纵向方向(104)延伸的第二构件(108),第一构件(106)被构造成面对车辆的内部(110),并且第二构件(108)被构造成面对车辆的外部(112),其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106,108)附接至彼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大致封闭的空间(114),其中侧部部分(102)包括位于所述大致封闭的空间(114)中的增强构件(124),增强构件(124)沿纵向方向(104)延伸,其中增强构件(124)具有沿横向于纵向方向(104)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腿(126),其中增强构件(124)具有沿横向于纵向方向(104)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支腿(128),其中每个支腿具有沿纵向方向(104)延伸的支脚(130,132),其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126,128)的支脚(130,132)彼此间隔开,其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126,128)在头部部分(134)中接合,其中头部部分(134)面对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106,108),并且支脚(130,132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0 SE 1751163-51.一种车辆侧部结构(100;101),其包括沿纵向方向(104)延伸的侧部部分(102;103),其中侧部部分(102)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构件(106)和沿纵向方向(104)延伸的第二构件(108),第一构件(106)被构造成面对车辆的内部(110),并且第二构件(108)被构造成面对车辆的外部(112),其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106,108)附接至彼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大致封闭的空间(114),其中侧部部分(102)包括位于所述大致封闭的空间(114)中的增强构件(124),增强构件(124)沿纵向方向(104)延伸,其中增强构件(124)具有沿横向于纵向方向(104)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支腿(126),其中增强构件(124)具有沿横向于纵向方向(104)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支腿(128),其中每个支腿具有沿纵向方向(104)延伸的支脚(130,132),其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126,128)的支脚(130,132)彼此间隔开,其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126,128)在头部部分(134)中接合,其中头部部分(134)面对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106,108),并且支脚(130,132)面对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106,108)中的另一构件(106,108),其中每个支腿(126,128)沿纵向方向(104)呈波纹状,其中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126,128)的波纹部包括脊部(136,144)和槽部(138,142),脊部(136,144)和槽部(138,142)从头部部分(134)延伸至相应的支脚(132,130),其特征在于,每个脊部(136,144)在头部部分(134)中比在支脚(130,132)处更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脊部(136,144)的尺寸从支脚(130,132)至头部部分(134)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增强构件(124;224)包括多个构件部分(140;240),其中每个构件部分(140;240)包括第一支腿(126;226)的脊部(144;244)和槽部(142;242),其中每个构件部分(140;240)包括第二支腿(128;228)的脊部(136;236)和槽部(138;238),并且其中每个构件部分(140;240)在头部部分中形成S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槽部(238,242)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226,228)之间的区域中形成内脊部(250,252),每个内脊部(250,252)从头部部分(234)延伸至相应的支脚(230,232),并且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阿维德松,K·朗斯特洛姆,F·伦斯塔尔,H·博丁,
申请(专利权)人:耶斯塔姆普硬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