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纯华专利>正文

降管流体自动给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85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压水暖锅炉及各种载热管道与容器的流体自动给补装置。由冷水箱、水控节具、冷介质、冷管道与热管道和载热容器组成的无压水锅炉自动供给装置,在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之间增设一个高低、宽窄都大于3厘米的U形下降管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管路中并联淋浴器、洗面器等辅助设施,长时间自动给水和热介质不倒热返温,节省了止回阀等部件,给用户带来诸多便利。(*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各种载热管道与容器的流体自动给补领域,尤其是关于无压水暖锅炉的流体自动给补装置。目前,各种利用载温流动体介质的产品应运而生,如民用无压型锅炉、电淋浴器等,它们的供水作业只能用人控从水箱的上部或中部供给或用机械加压式补给,这种补给普遍存在着倒热返温现象,十分不便,从而使供水节具的浮球和进水管、橡胶垫等元器件受热老化,粘连不灵活、变型而过早损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载热流体介质给补自动化的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载热流体介质管与冷介质管道之间加一下降管,使热介质能在管道中实现自动给补。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由冷水箱、冷介质、水节具、冷管道、热管道、热介质和热容器组成的流体给补装置,在冷介质的出水管和热介质的热管道结合处,设置一个形状为U型,高低宽窄均大于3厘米的降管,使热介质在通过U型降管后能停留在底部,利用水的化学不导热性和相对稳定性原理,造成冷、热水管的温度差。采用本技术结构后,在无压锅炉中热、冷介质能自动补给,因而能在热管路中并联淋浴器、洗面器、洗涤水槽等辅助设施,并能长时间控制热水延续运行,给用户带来许多便利。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降管流体自动给补装置由冷水箱8、塑质浮球4、冷介质3、节制器9、冷管道2、热管道5、热介质6和载流容器7等组成。在冷管道2与热管道5之间加设一个形状为U型、高度宽窄都大于3厘米的降管1、当热管5中的热介质6温度升高时,根据水的热胀冷缩的原理,热管5中的水随着加热器的加热热水就会膨胀直接冲击冷水管道2进入冷水箱8,造成溢水,使热水大量流失,而且使节具损坏。而采用U型降管1后,热水冲击到该区域后,根据水的化学不导热性能原理热水在该区域形成了一个缓冲区,因而不再冲击冷水箱8,且在热水流失后冷水3通过U管1能自动得到补给。权利要求1.一种降管流体自动给补装置,由冷水管(2)、冷介质(3)、冷水箱(8)、热管道(5)、水控节器(9)、热价质(6)和载热容器(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冷管道(2)与热管道(5)之间设置一个降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管(1)的形状为U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降管(1)的高低、宽窄均大于3厘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无压水暖锅炉及各种载热管道与容器的流体自动给补装置。由冷水箱、水控节具、冷介质、冷管道与热管道和载热容器组成的无压水锅炉自动供给装置,在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之间增设一个高低、宽窄都大于3厘米的U形下降管道。采用本技术能在管路中并联淋浴器、洗面器等辅助设施,长时间自动给水和热介质不倒热返温,节省了止回阀等部件,给用户带来诸多便利。文档编号F24D3/10GK2268872SQ9624555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纯华 申请人:刘纯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管流体自动给补装置,由冷水管(2)、冷介质(3)、冷水箱(8)、热管道(5)、水控节器(9)、热价质(6)和载热容器(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冷管道(2)与热管道(5)之间设置一个降管(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纯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纯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