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799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第一上件管的一端置于靠近第一进件孔的位置,第一上件管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零件箱,第一零件箱的下端与第一上件管连通,第一上件管的右侧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板,第一电动伸缩板的一端置于第一上件管内,第一电动伸缩板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置于安装板上表面右端,设置了液压单元,可以通过伸缩杆的伸缩来代替人为的敲打,节省了人力物力,也可以在压装时保证轴承各部分受力均匀,保证了压装的精度,还设置了一级上件单元与二级上件单元,使上件速度加快,提高了压装的效率。

A press mounting device for bear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轴承装配
,具体为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轴承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轴承套接于零件的轴部并压紧,当轴承安装到零件上时,需要对轴承进行压紧,现有的压紧方式大多为人工持锤子敲打,这种方法比较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人工敲打很难保证压装的精度,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传统的压装方式不能够自动上件,需要人为的将零件放到压装台上,然后再进行压装,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又可以保证压装的精度,还可以自动上件,快速高效的对轴承进行压装,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包括安装板、液压单元、压装单元、一级上件单元和二级上件单元;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长方形,安装板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架,安装板的中部设有通槽;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油箱、液压底座、伸缩杆、液压泵、横向安装板和纵向支承板,所述纵向支承板为两块,且对称置于安装板上表面通槽的左右两侧,两块纵向支承板的上端连接有横向安装板,横向安装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液压底座置于横向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伸缩杆的一端与液压底座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置于横向安装板的下侧,油箱与液压泵均置于横向安装板的上表面,油箱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液压底座的下端,油箱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液压泵的一端,液压泵的另一端用过连接管连接液压底座的上端;压装单元:所述压装单元包括电机、电机支承板、螺杆、第一零件腔和第二零件腔,所述第二零件腔置于安装板上表面与伸缩杆对应的位置,第二零件腔的左侧壁设有半圆形第二进件孔,第一零件腔置于第二零件腔上表面中部,第一零件腔的下端与第二零件腔的上端连通,第一零件腔的右侧壁设有半圆形第一进件孔,第二零件腔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置于通槽内,固定块上设有螺孔,螺杆与固定块螺纹连接,螺杆的一端与通槽的后侧壁转动连接,螺杆的另一端穿过通槽的前侧壁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置于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电机支承板上;一级上件单元:所述一级上件单元包括第一零件箱、第一上件管、第一电动伸缩板和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所述第一上件管穿过右侧纵向支承板且置于与第一进件孔对应的位置,第一上件管的一端置于靠近第一进件孔的位置,第一上件管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零件箱,第一零件箱的下端与第一上件管连通,第一上件管的右侧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板,第一电动伸缩板的一端置于第一上件管内,第一电动伸缩板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置于安装板上表面右端;二级上件单元:所述二级上件单元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板挡板、第二电动伸缩板、第二上件管和第二零件箱,所述第二上件管穿过左侧纵向支承板且置于与第二进件孔对应的位置,第二上件管的一端置于靠近第二进件孔的位置,第二上件管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二零件箱,第二零件箱的下端与第二上件管连通,第二上件管的左侧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板,第二电动伸缩板的一端置于第二上件管内,第二电动伸缩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板挡板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板挡板置于安装板上表面左端;其中:还包括控制开管组,所述控制开管组置于安装板的上表面,控制开管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控制开管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泵、第一电动伸缩板、第二电动伸缩板和电机的输入端;将轴承放置在第一零件箱内,将需要压装的零件放置在第二零件箱内,打开第二电动伸缩板的开关,打开第二电动伸缩板会推动零件至第二零件腔内,然后打开第一电动伸缩板的开关,第一电动伸缩板会推动轴承至第一零件腔,然后打开液压泵的开关,液压泵会从油箱内抽油至液压底座的上端,在液压泵的作用下,液压底座下端的油会进入油箱内,液压底座上端的油增多,会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推动伸缩杆向下伸出,从而利用伸缩杆对轴承进行压装,将轴承压装至零件内,然后打开电机的开关,电机会带动固定块向前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零件腔与第二零件腔向前移动,可以方便将压装好的零件取下。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为两根,且分别置于第一上件管的左右两端,支承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上件管的下表面连接,支承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安装板的上表面连接,可以用来增加第一上件管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为圆形,且置于伸缩杆的下端,橡胶垫与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防止伸缩杆损坏零件。进一步的,还包括磁铁,所述磁铁为两块,且均为半圆形,磁铁分别置于第一零件腔的左侧壁与第二零件腔的右侧壁,防止零件在碰到侧壁之后回弹,保证了压装的精度。进一步的,还包括观察槽,所述观察槽为两条,且分别开设在第二零件箱和第一零件箱的前侧壁,可以观察第二零件箱和第一零件箱内剩余的零件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设置了液压单元,可以通过伸缩杆的伸缩来代替人为的敲打,节省了人力物力,也可以在压装时保证轴承各部分受力均匀,保证了压装的精度;2、还设置了一级上件单元与二级上件单元,使上件速度加快,提高了压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支承杆、3控制开关组、4液压单元、41油箱、42液压底座、43伸缩杆、44液压泵、45横向安装板、46纵向支承板、5一级上件单元、51第一零件箱、52第一上件管、53第一电动伸缩板、54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6二级上件单元、61第二电动伸缩板挡板、62第二电动伸缩板、63第二上件管、64第二零件箱、7压装单元、71电机、72电机支承板、73螺杆、74第一零件腔、75第二零件腔、8橡胶垫、9支架、10磁铁、11观察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包括安装板1、液压单元4、压装单元7、一级上件单元5和二级上件单元6;安装板1:安装板1为长方形,安装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架9,安装板1的中部设有通槽;液压单元4:液压单元4包括油箱41、液压底座42、伸缩杆43、液压泵44、横向安装板45和纵向支承板46,纵向支承板46为两块,且对称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通槽的左右两侧,两块纵向支承板46的上端连接有横向安装板45,横向安装板45的中部设有通孔,液压底座42置于横向安装板45的上表面中部,伸缩杆43的一端与液压底座42连接,伸缩杆43的另一端穿过通孔置于横向安装板45的下侧,油箱41与液压泵44均置于横向安装板45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液压单元(4)、压装单元(7)、一级上件单元(5)和二级上件单元(6);/n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为长方形,安装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架(9),安装板(1)的中部设有通槽;/n液压单元(4):所述液压单元(4)包括油箱(41)、液压底座(42)、伸缩杆(43)、液压泵(44)、横向安装板(45)和纵向支承板(46),所述纵向支承板(46)为两块,且对称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通槽的左右两侧,两块纵向支承板(46)的上端连接有横向安装板(45),横向安装板(45)的中部设有通孔,液压底座(42)置于横向安装板(45)的上表面中部,伸缩杆(43)的一端与液压底座(42)连接,伸缩杆(43)的另一端穿过通孔置于横向安装板(45)的下侧,油箱(41)与液压泵(44)均置于横向安装板(45)的上表面,油箱(41)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液压底座(42)的下端,油箱(4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液压泵(44)的一端,液压泵(44)的另一端用过连接管连接液压底座(42)的上端;/n压装单元(7):所述压装单元(7)包括电机(71)、电机支承板(72)、螺杆(73)、第一零件腔(74)和第二零件腔(75),所述第二零件腔(75)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与伸缩杆(43)对应的位置,第二零件腔(75)的左侧壁设有半圆形第二进件孔,第一零件腔(74)置于第二零件腔(75)上表面中部,第一零件腔(74)的下端与第二零件腔(75)的上端连通,第一零件腔(74)的右侧壁设有半圆形第一进件孔,第二零件腔(75)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置于通槽内,固定块上设有螺孔,螺杆(73)与固定块螺纹连接,螺杆(73)的一端与通槽的后侧壁转动连接,螺杆(73)的另一端穿过通槽的前侧壁与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71)置于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的电机支承板(72)上;/n一级上件单元(5):所述一级上件单元(5)包括第一零件箱(51)、第一上件管(52)、第一电动伸缩板(53)和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54),所述第一上件管(52)穿过右侧纵向支承板(46)且置于与第一进件孔对应的位置,第一上件管(52)的一端置于靠近第一进件孔的位置,第一上件管(52)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零件箱(51),第一零件箱(51)的下端与第一上件管(52)连通,第一上件管(52)的右侧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板(53),第一电动伸缩板(53)的一端置于第一上件管(52)内,第一电动伸缩板(5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54)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54)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右端;/n二级上件单元(6):所述二级上件单元(6)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板挡板(61)、第二电动伸缩板(62)、第二上件管(63)和第二零件箱(64),所述第二上件管(63)穿过左侧纵向支承板(46)且置于与第二进件孔对应的位置,第二上件管(63)的一端置于靠近第二进件孔的位置,第二上件管(63)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二零件箱(64),第二零件箱(64)的下端与第二上件管(63)连通,第二上件管(63)的左侧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板(62),第二电动伸缩板(62)的一端置于第二上件管(63)内,第二电动伸缩板(6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板挡板(61)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板挡板(61)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左端;/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管组(3),所述控制开管组(3)置于安装板(1)的上表面,控制开管组(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控制开管组(3)输出端电连接液压泵(44)、第一电动伸缩板(53)、第二电动伸缩板(62)和电机(71)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液压单元(4)、压装单元(7)、一级上件单元(5)和二级上件单元(6);
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为长方形,安装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架(9),安装板(1)的中部设有通槽;
液压单元(4):所述液压单元(4)包括油箱(41)、液压底座(42)、伸缩杆(43)、液压泵(44)、横向安装板(45)和纵向支承板(46),所述纵向支承板(46)为两块,且对称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通槽的左右两侧,两块纵向支承板(46)的上端连接有横向安装板(45),横向安装板(45)的中部设有通孔,液压底座(42)置于横向安装板(45)的上表面中部,伸缩杆(43)的一端与液压底座(42)连接,伸缩杆(43)的另一端穿过通孔置于横向安装板(45)的下侧,油箱(41)与液压泵(44)均置于横向安装板(45)的上表面,油箱(41)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液压底座(42)的下端,油箱(4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液压泵(44)的一端,液压泵(44)的另一端用过连接管连接液压底座(42)的上端;
压装单元(7):所述压装单元(7)包括电机(71)、电机支承板(72)、螺杆(73)、第一零件腔(74)和第二零件腔(75),所述第二零件腔(75)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与伸缩杆(43)对应的位置,第二零件腔(75)的左侧壁设有半圆形第二进件孔,第一零件腔(74)置于第二零件腔(75)上表面中部,第一零件腔(74)的下端与第二零件腔(75)的上端连通,第一零件腔(74)的右侧壁设有半圆形第一进件孔,第二零件腔(75)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置于通槽内,固定块上设有螺孔,螺杆(73)与固定块螺纹连接,螺杆(73)的一端与通槽的后侧壁转动连接,螺杆(73)的另一端穿过通槽的前侧壁与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71)置于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的电机支承板(72)上;
一级上件单元(5):所述一级上件单元(5)包括第一零件箱(51)、第一上件管(52)、第一电动伸缩板(53)和第一电动伸缩板挡板(54),所述第一上件管(52)穿过右侧纵向支承板(46)且置于与第一进件孔对应的位置,第一上件管(52)的一端置于靠近第一进件孔的位置,第一上件管(52)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零件箱(51),第一零件箱(51)的下端与第一上件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志杰施天津陈志婷伍海魂周有华陈燕周
申请(专利权)人:泛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