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536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字钢整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第一限位组、第二限位组、整形组和辊轴组,第一限位组和第二限位组分别位于机座首位两端呈间隔排布,整形组位于机座中部并位于第一限位组和第二限位组之间,第一限位组、第二限位组和整形组内均贯通设有工字钢整形槽,辊轴组位于工字钢整形槽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整形单元的设计改进了整形方式,不同于传统耗时费力的手动整形,具有节时省力的优点,第二限位组的设计,使工字钢翼板在整形单元整形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曲直检验,避免了工字钢翼板在整形完成后还有轻微形变的情况,使整个工字钢翼板的整形过程更为精准。

An I-shaped steel wing plate sha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字钢整形
,具体涉及一种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字钢轧制完成后,工字钢翼板会发生轻微的形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整形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整形方式为手动整形,即手工通过榔头敲打表面以达到整形的目的,但是此种方式不仅耗时费力,且采用榔头敲打容易损伤表面光洁度,甚至会造成机械伤痕以及开裂的问题。为节时省力得达到工字钢翼板整形目的,就需要一种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来进行工字钢翼板的整形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工字钢轧制完成后,需要对工字钢翼板整形,现有的常用的整形方式为手动整形,耗时费力,而且会造成机械伤痕甚至开裂。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包括机床,所述机床设置有工字钢整形槽,第一限位组和第二限位组分别位于所述机床首尾两端,所述机床的中间部分,在第一限位组和第二限位组之间设置有整形组,所述第一限位组、第二限位组、整形组内均贯通工字钢整形槽,所述工字钢整形槽的底部设有辊轴组。所述第一限位组包括第一固定限位台和第一活动限位台,所述第一固定限位台和第一活动限位台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限位台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限位台移动,使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固定限位台。所述第一固定限位台靠近所述第一活动限位台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隔板,所述第一活动限位台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限位台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隔板,所述第一固定隔板和第一活动隔板呈相对对称排布。所述第一固定隔板和第一活动隔板的结构相同,都为两块平行板之间设置向外凸出的板,所述第一固定隔板通过两块板和第一固定限位台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动隔板通过两块板和第一活动限位台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组包括第二固定限位台和第二活动限位台,所述第二固定限位台和第二活动限位台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活动限位台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限位台移动,使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固定限位台。所述第二固定限位台相对所述第二活动限位台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固定隔板,所述第二活动限位台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限位台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活动隔板,所述第二固定隔板和第二活动隔板呈相对对称排布。所述第二固定隔板和第二活动隔板的结构相同,都为两块平行板之间设置向外凸出的板,所述第二固定隔板通过两块板和第二固定限位台连接,所述的第二活动隔板通过两块板和第二活动限位台连接。所述整形组包括两个相对对称排布的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液压驱动件、驱动轴和整形轮,所述整形轮用以受力抵触工字钢翼板侧边沿。3、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整形单元的设计改进了整形方式,不同于传统耗时费力的手动整形,具有节时省力的优点,第二限位组的设计,使工字钢翼板在整形单元整形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曲直检验,避免了工字钢翼板在整形完成后还有轻微形变的情况,使整个工字钢翼板的整形过程更为精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限位台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活动限位台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整形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2、第一限位组;21、第一固定限位台;211、第一固定隔板;22、第一活动限位台;221、第一活动隔板;3、整形组;31、整形单元;32、液压驱动件;33、驱动轴;34、整形轮;4、第二限位组;41、第二固定限位台;411、第二固定隔板;42、第二活动限位台;421、第二活动隔板;5、辊轴组;51、辊轴;6、工字钢整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包括机座1,机座1上设有第一限位组2、第二限位组4、整形组3和辊轴组5,第一限位组2和第二限位组4分别位于机座1首尾两端呈间隔排布,整形组3位于机座1中部并位于第一限位组2和第二限位组4之间,第一限位组2、第二限位组4和整形组3内均贯通设有工字钢整形槽6,辊轴组5位于工字钢整形槽6底部,辊轴51用于输送工字钢,工作时使工字钢往工字钢整形槽6内部输送。进一步,第一限位组2用于检测工字钢翼板的形变位置,包括第一固定限位台21和第一活动限位台22,第一固定限位台21和第一活动限位台22呈相对设置,第一活动限位台22可以相对第一固定限位台21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限位台21相对第一活动限位台2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隔板211,第一活动限位台22相对第一固定限位台2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隔板221,第一固定隔板211和第一活动隔板221呈相对对称排布。所述第一固定隔板211和第一活动隔板221的结构相同,都为两块平行板之间设置向外凸出的板,所述第一固定隔板211通过两块板和第一固定限位台21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动隔板221通过两块板和第一活动限位台22连接。第一固定隔板221和第二活动隔板221的结构能够更好的固定工字钢,使整形团能够更好的对工字钢进行整形。进一步,第二限位组4用于检验工字钢翼板是否整形合格,包括第二固定限位台41和第二活动限位台42,第二固定限位台41和第二活动限位台42呈相对设置,第二活动限位台42可以相对第二固定限位台41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限位台41相对第二活动限位台4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固定隔板411,第二活动限位台42相对第二固定限位台4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活动隔板421,第二固定隔板411和第二活动隔板421呈相对对称排布。所述第二固定隔板411和第二活动隔板421的结构相同,都为两块平行板之间设置向外凸出的板,所述第二固定隔板411通过两块板和第二固定限位台41连接,所述的第二活动隔板421通过两块板和第二活动限位台42连接。第二固定隔板411和第二活动隔板421的结构能够对工字钢翼板在整形单元整形完成后进行更好更精确的曲直检验。进一步,整形组3用于对工字钢翼板进行压力整形,包括两个相对对称排布的整形单元31,整形单元31包括液压驱动件32、驱动轴33和整形轮34,整形轮34通过驱动轴33与液压驱动件32相连接,整形轮34用以受力抵触工字钢翼板侧边沿。工作时,先根据工字钢的规格大小设置好第一限位组2和第二限位组4的检测间距,再通过辊轴组5将工字钢往工字钢整形槽6内推送,当工字钢翼板有形变部位时在通过第一限位组2时会受到阻力,此时记录好工字钢翼板上的形变位置,然后继续推送,当形变位置到达整形组3时停止对工字钢的推送,根据形变程度设置两个整形单元31之间所施加的压力,然后使整形轮34对工字钢翼板进行压力整形,整形完成后继续对工字钢进行推送,通过第二限位组4对工字钢进行最后的曲直检验,检验合格后工字钢输送出工字钢整形槽6,完成对工字钢翼板的整形操作。结合上述,本技术通过整形单元的设计改进了整形方式,不同于传统耗时费力的手动整形,具有节时省力的优点,第二限位组的设计,使工字钢翼板在整形单元整形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曲直检验,避免了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包括机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1)设置有工字钢整形槽(6),第一限位组(2)和第二限位组(4)分别位于所述机床(1)首尾两端,所述机床(1)的中间部分,在第一限位组(2)和第二限位组(4)之间设置有整形组(3),所述第一限位组(2)、第二限位组(4)、整形组(3)内均贯通工字钢整形槽(6),所述工字钢整形槽(6)的底部设有辊轴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包括机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1)设置有工字钢整形槽(6),第一限位组(2)和第二限位组(4)分别位于所述机床(1)首尾两端,所述机床(1)的中间部分,在第一限位组(2)和第二限位组(4)之间设置有整形组(3),所述第一限位组(2)、第二限位组(4)、整形组(3)内均贯通工字钢整形槽(6),所述工字钢整形槽(6)的底部设有辊轴组(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2)包括第一固定限位台(21)和第一活动限位台(22),所述第一固定限位台(21)和第一活动限位台(22)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活动限位台(2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限位台(21)移动,使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固定限位台(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限位台(21)靠近所述第一活动限位台(2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固定隔板(211),所述第一活动限位台(22)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限位台(2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隔板(221),所述第一固定隔板(211)和第一活动隔板(221)呈相对对称排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字钢翼板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隔板(211)和第一活动隔板(221)的结构相同,都为两块平行板之间设置向外凸出的板,所述第一固定隔板(211)通过两块板和第一固定限位台(21)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动隔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勇刘桂香朱征宇赵先锐陈勇乔大雷王恺毛其钦康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