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飞专利>正文

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6690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由底板、两个旋转支架、固定装置、给进装置、两个基体矫正组和两个刀头矫正组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在使用锤子敲打时安全性较低,用力敲打容易将锯片敲裂,敲裂的锯片可能溅到人体上从而造成危害,且由于锯片的基体与刀头之间的厚度可能不同,以平台为敲打面,难以对基体、刀头部分形成有效的矫正,由于基体部分的面积较大,且面不平,使用锤子敲打其中一处时,受力点的周围基体部分可能再次被敲起,且通过肉眼难以对微变形的锯片进行有效的观察等问题。

A fast leveling and repairing method of diamond saw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刚石锯片
,特别涉及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金刚石锯片是一种切割工具,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耐火材料、石材,陶瓷等硬脆材料的加工。金刚石锯片主要由基体与刀头组成,基体是粘结刀头的主要支撑部分,刀头在使用过程中起切割的部分,金刚石锯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锯片可能出现变形的情况,导致在后期使用中,切口不齐且不快的情况,现有的对锯片矫正通常是将锯片放在平台上,通过锤子对变形的锯片进行反复敲打,使得锯片与平台面贴合平齐,但是,这种矫正方式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使用锤子敲打的方式安全性较低,用力敲打容易将锯片敲裂,敲裂的锯片可能溅到人体上从而造成危害,且由于锯片的基体与刀头之间的厚度可能不同,以平台为敲打面,难以对基体、刀头部分形成有效的矫正;2、由于基体部分的面积较大,且面不平,使用锤子敲打其中一处时,受力点的周围基体部分可能再次被敲起,且通过肉眼难以对微变形的锯片进行有效的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可以解决在使用锤子敲打时安全性较低,用力敲打容易将锯片敲裂,敲裂的锯片可能溅到人体上从而造成危害,且由于锯片的基体与刀头之间的厚度可能不同,以平台为敲打面,难以对基体、刀头部分形成有效的矫正,由于基体部分的面积较大,且面不平,使用锤子敲打其中一处时,受力点的周围基体部分可能再次被敲起,且通过肉眼难以对微变形的锯片进行有效的观察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锯片矫正装置,该锯片矫正装置包括底板、两个旋转支架、固定装置、给进装置、两个基体矫正组和两个刀头矫正组,采用上述锯片矫正装置对土壤修复的具体处理方法如下:S1、固定:通过固定装置对金刚石锯片进行固定,并将固定装置卡入到旋转支架上;S2、靠近贴合:通过给进装置带动两个矫正板相向运动直到校平辊贴合到锯片基体的侧面,再松开锁紧螺栓从而将矫正块上的矫正辊贴合在锯片刀头的侧面,重新拧紧锁紧螺栓进而对矫正块的角度重新定位;S3、首次矫正:通过电机带动锯片低速转动,使得校平辊、矫正辊对转动状态的基体、刀头进行初步矫正,转动0.5-1min后,通过气缸带动对两个推进板相向运动,从而挤压校平辊直至校平辊纵向列齐,使得列齐后的校平辊对基体进行强行矫正;S4、二次矫正:将矫正后的锯片取出,将其自然放置在工作台面2-3min后,重复S1-S3步骤将其重新固定并进行二次矫正。底板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旋转支架,两个旋转支架之间设有固定装置,底板的中部安装有给进装置,给进装置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基体矫正组,基体矫正组的下端设有刀头矫正组。所述的旋转支架包括支撑架、连接架、电机、架设块和嵌入块,支撑架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内端安装有架设块,架设块的上方嵌入有嵌入块,连接架的外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电机通过底座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左合模、右合模、压紧环、两个受压架和挤压盘,左合模的内部右端设有螺纹结构,左合模的内部左端设有两个受压架,左合模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压紧环连接,右合模的左端通过轴承连有挤压盘。具体工作时,将锯片套设在左合模上,将右合模与左合模合起并转动右合模转动,转动状态的右合模逐渐向左移动从而挤压受压架,压紧环受压右伸,右伸的压紧环与右合模对锯片中部夹紧,再将合并后的固定装置架设在两个架设块上,通过嵌入块对其锁位,当锯片需要矫正时,通过电机带动夹持后的锯片低速转动。所述的基体矫正组包括L架、矫正板、工作槽、校平辊、气缸、推进板和压正辊,L架的上端安装有矫正板,矫正板的内端上侧开设有工作槽,工作槽的内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校平辊连接,工作槽的外侧通过气缸与推进板连接,矫正板的内端下侧通过销轴与压正辊连接。具体工作时,通过给进装置带动两个基体矫正组上的两个矫正板相向运动直到校平辊、压正辊紧贴在锯片基体的侧面,通过电机带动夹持后的锯片低速转动使得校平辊、压正辊,矫正过程中,由于基体面积较大,为了避免了初次矫正矫正的面积较大对基体造成损伤时,校平辊与工作槽之间处于活动连接,从而在矫正时处于缓冲状态,当锯片转动.-min后,通过气缸带动推进板向内侧移动从而将纵向布置的校平辊列齐,列齐后的校平辊在推进板的挤压下不能活动,此时,校平辊对旋转的基体进行强行矫正,通过先缓冲后强行矫正避免了基体部分受损的情况。所述的刀头矫正组包括安装架、固定螺栓、矫正块、矫正辊、滑动架、锁紧螺栓和连接杆,安装架通过固定螺栓与矫正板连接,安装架的内端下侧通过铰链与矫正块连接,矫正块的内侧通过销轴与矫正辊连接,矫正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滑动架连接,滑动架上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锁紧螺栓连接,滑动架与安装架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连接杆,具体工作时,松开锁紧螺栓,调节矫正块的角度使得矫正辊紧贴在刀头侧面,再通过重新拧紧锁紧螺栓使得矫正块角度锁定。优选的,所述的架设块的上端开设有开口槽,且开口槽的上端嵌入有嵌入块,嵌入块的内端面从上往下为逐渐向内倾斜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的受压架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左合模内部连接,受压架的内端从左往右为逐渐向外倾斜的结构,受压架的外端通过销轴连有减阻轮,减阻轮紧贴在压紧环的左端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的左合模与右合模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给进装置包括圆柱、两个位移块和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安装在底板上,两个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圆柱,圆柱的左右两端设有两段螺纹,且两段螺纹方向相反,每段螺纹上设有一个位移块,位移块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底板连接,位移块的上端与L架的下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校平辊的外端与推进板之间通过内置弹簧连接,校平辊内端面的初始位置与压正辊的内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架与矫正板之间设有垫圈,固定螺栓的内端头从外向内穿过安装架、垫圈后与矫正板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矫正块的外侧壁上设有橡胶层,锁紧螺栓的内端紧贴在橡胶层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级矫正的方式对锯片进行强行矫正,避免了锯片受到锤子捶打后崩裂的情况,避免了人员受到伤害,且半自动化的机械矫正提高了锯片的受矫正均匀性,无需人员观察变形位置,对基体、刀头采用针对性的矫正方式解决了二者之间矫正时的差异性;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体矫正组采用循环渐进的矫正方式避免了基体因受到较大矫正力导致损伤的情况,机械化的两侧矫正避免了锤子用力敲打导致的受力周围变形敲起的情况,提高了基体部分的矫正程度;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刀头矫正组对刀头进行针对性的贴合,适用于不同的刀头;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次矫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锯片矫正装置,该锯片矫正装置包括底板(1)、两个旋转支架(2)、固定装置(3)、给进装置(4)、两个基体矫正组(5)和两个刀头矫正组(6),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锯片矫正装置对土壤修复的具体处理方法如下:/nS1、固定:通过固定装置(3)对金刚石锯片进行固定,并将固定装置(3)卡入到旋转支架(2)上;/nS2、靠近贴合:通过给进装置(4)带动两个矫正板(52)相向运动直到校平辊(54)贴合到锯片基体的侧面,再松开锁紧螺栓(66)从而将矫正块(63)上的矫正辊(64)贴合在锯片刀头的侧面,重新拧紧锁紧螺栓(66)进而对矫正块(63)的角度重新定位;/nS3、首次矫正:通过电机(23)带动锯片低速转动,使得校平辊(54)、矫正辊(64)对转动状态的基体、刀头进行初步矫正,转动0.5-1min后,通过气缸(55)带动对两个推进板(56)相向运动,从而挤压校平辊(54)直至校平辊(54)纵向列齐,使得列齐后的校平辊(54)对基体进行强行矫正;/nS4、二次矫正:将矫正后的锯片取出,将其自然放置在工作台面2-3min后,重复S1-S3步骤将其重新固定并进行二次矫正;/n底板(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旋转支架(2),两个旋转支架(2)之间设有固定装置(3),底板(1)的中部安装有给进装置(4),给进装置(4)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基体矫正组(5),基体矫正组(5)的下端设有刀头矫正组(6);/n所述的旋转支架(2)包括支撑架(21)、连接架(22)、电机(23)、架设块(24)和嵌入块(25),支撑架(21)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架(2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架(22),连接架(22)的内端安装有架设块(24),架设块(24)的上方嵌入有嵌入块(25),连接架(22)的外端与电机(23)输出轴连接,电机(23)通过底座安装在支撑架(21)上;/n所述的固定装置(3)包括左合模(31)、右合模(32)、压紧环(33)、两个受压架(34)和挤压盘(35),左合模(31)的内部右端设有螺纹结构,左合模(31)的内部左端设有两个受压架(34),左合模(31)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压紧环(33)连接,右合模(32)的左端通过轴承连有挤压盘(35);/n所述的基体矫正组(5)包括L架(51)、矫正板(52)、工作槽(53)、校平辊(54)、气缸(55)、推进板(56)和压正辊(57),L架(51)的上端安装有矫正板(52),矫正板(52)的内端上侧开设有工作槽(53),工作槽(53)的内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校平辊(54)连接,工作槽(53)的外侧通过气缸(55)与推进板(56)连接,矫正板(52)的内端下侧通过销轴与压正辊(57)连接;/n所述的刀头矫正组(6)包括安装架(61)、固定螺栓(68)、矫正块(63)、矫正辊(64)、滑动架(65)、锁紧螺栓(66)和连接杆(67),安装架(61)通过固定螺栓(68)与矫正板(52)连接,安装架(61)的内端下侧通过铰链与矫正块(63)连接,矫正块(63)的内侧通过销轴与矫正辊(64)连接,矫正块(6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滑动架(65)连接,滑动架(65)上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锁紧螺栓(66)连接,滑动架(65)与安装架(61)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连接杆(6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锯片快速校平矫正修复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锯片矫正装置,该锯片矫正装置包括底板(1)、两个旋转支架(2)、固定装置(3)、给进装置(4)、两个基体矫正组(5)和两个刀头矫正组(6),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锯片矫正装置对土壤修复的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S1、固定:通过固定装置(3)对金刚石锯片进行固定,并将固定装置(3)卡入到旋转支架(2)上;
S2、靠近贴合:通过给进装置(4)带动两个矫正板(52)相向运动直到校平辊(54)贴合到锯片基体的侧面,再松开锁紧螺栓(66)从而将矫正块(63)上的矫正辊(64)贴合在锯片刀头的侧面,重新拧紧锁紧螺栓(66)进而对矫正块(63)的角度重新定位;
S3、首次矫正:通过电机(23)带动锯片低速转动,使得校平辊(54)、矫正辊(64)对转动状态的基体、刀头进行初步矫正,转动0.5-1min后,通过气缸(55)带动对两个推进板(56)相向运动,从而挤压校平辊(54)直至校平辊(54)纵向列齐,使得列齐后的校平辊(54)对基体进行强行矫正;
S4、二次矫正:将矫正后的锯片取出,将其自然放置在工作台面2-3min后,重复S1-S3步骤将其重新固定并进行二次矫正;
底板(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旋转支架(2),两个旋转支架(2)之间设有固定装置(3),底板(1)的中部安装有给进装置(4),给进装置(4)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基体矫正组(5),基体矫正组(5)的下端设有刀头矫正组(6);
所述的旋转支架(2)包括支撑架(21)、连接架(22)、电机(23)、架设块(24)和嵌入块(25),支撑架(21)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架(2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架(22),连接架(22)的内端安装有架设块(24),架设块(24)的上方嵌入有嵌入块(25),连接架(22)的外端与电机(23)输出轴连接,电机(23)通过底座安装在支撑架(21)上;
所述的固定装置(3)包括左合模(31)、右合模(32)、压紧环(33)、两个受压架(34)和挤压盘(35),左合模(31)的内部右端设有螺纹结构,左合模(31)的内部左端设有两个受压架(34),左合模(31)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压紧环(33)连接,右合模(32)的左端通过轴承连有挤压盘(35);
所述的基体矫正组(5)包括L架(51)、矫正板(52)、工作槽(53)、校平辊(54)、气缸(55)、推进板(56)和压正辊(57),L架(51)的上端安装有矫正板(52),矫正板(52)的内端上侧开设有工作槽(53),工作槽(53)的内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校平辊(54)连接,工作槽(53)的外侧通过气缸(55)与推进板(56)连接,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王飞燕
申请(专利权)人:陈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