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向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16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向识别装置,包括风向检测仪,其包括显示器以及与所述显示器相配套的检测头,还包括:相对固定设置的多个吸风口,多个所述吸风口分别用于收集来自不同方向的气流;相对固定设置的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与多个吸风口相对应,任一所述出风口与相对应的吸风口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本技术通过管路的连通作用,吸风口可以将高处的风引导至位于低处的出风口内进行吹出,从而通过风向检测仪进行检测,且吸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自由设置,从而实现对高处风向的检测作用,相比于现有常规检测技术来说,本装置能够更好的实现对高处海风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船舶搭载设备,具体为一种风向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1、海风对船只的影响很大,有时会影响船只的航线路线,因此船舶在正常航行或进行一些海上作业时,通常都需要对海风的风向进行检测,从而来做出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有技术中,针对风向的检测一般主要通过专用的风向识别装置来进行,例如常见的有风向检测仪,其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固定到船体上,而对于海上的风向检测,其不像在地面检测时可以直接通过手持检测仪站立在空旷的地方,在海上检测时为了保证检测时的海风不受船舶或人为遮挡,从而使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风向检测仪一般需要固定到较高的位置,这就造成了人们在观察检测结果时的不方便;

2、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公告号为cn21809922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航海用风向识别装置,其包括立柱1,结构中立柱1顶部转动连接有挡雨盘2,结构中挡雨盘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结构中连接板3一端固定连接有迎风指向标4,结构中连接板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迎风板5,结构中挡雨盘2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结构中连接杆6底部固定连接有风向识别标7,立柱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度盘10,结构中角度盘10设置在风向识别标7底部,结构中角度盘10顶部设有角度线11,结构中风向识别标7与角度线11相匹配,结构中角度盘10顶部设有指南针12,结构中角度盘10一侧固定连接有方向标13,该装置中,迎风板、连接板以及迎风指向标组合相当于现有技术中风向检测仪的风向指示箭头,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风向检测仪改进在于,通过立柱与连接杆的配合将现有风向检测仪的风向指示箭头与方向指示罗盘之间的距离进行了延长,从而使装置在检测时,其风向指示箭头可以被抬升一定高度,方向指示罗盘仍只需安装到人能看到的高度即可,从而可以检测到高处海风的风向信息;基于该装置,专利技术人认为其存在以下缺点:由于距离的延长,整个风向指示箭头的在传动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连接杆转动过程中的转动阻力,从而导致检测数据不够准确,另外,由于其阻力必然是存在,所以整个立柱以及连接杆的长度不能设置过长,否则会导致阻力进一步增大,因此其相较现有技术来说,在检测时,检测高度的抬升有限,对于一些船舱高度较高的船舶来说,并不是非常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以上公开的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结构因素使得其在检测时,检测高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仍然有限。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向识别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所公开的装置在工作时检测高度仍然有限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向识别装置,包括风向检测仪,其包括显示器以及与所述显示器相配套的检测头,还包括:

4、相对固定设置的多个吸风口,多个所述吸风口分别用于收集来自不同方向的气流;

5、相对固定设置的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与多个吸风口相对应,任一所述出风口与相对应的吸风口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

6、其中:

7、多个所述出风口分别由不同方向朝向同一受风点;

8、所述检测头与多个出风口相对固定设置,并位于所述受风点处。

9、作为一种风向识别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多个所述吸风口均位于第一固定座上,多个所述出风口均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

10、作为一种风向识别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两个相背侧,多个所述出风口以及检测头均位于第二固定座的其中一个相背侧,所述显示器位于第二固定座的另一个相背侧。

11、作为一种风向识别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限位件,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相对滑动设置,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相对活动。

12、作为一种风向识别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与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杆,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螺纹配合。

13、作为一种风向识别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路包括均为硬质特征的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其中:

14、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吸风口相连通;

15、所述第二支管与出风口固定连通;

16、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之间自由套接配合。

17、作为一种风向识别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多个格栅板,并依次线性排列。

18、作为一种风向识别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驱动件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挡罩,所述挡罩用于盖合吸风口,并通过所述驱动件进行活动。

19、本技术提供的风向识别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管路的连通作用,吸风口可以将高处的风引导至位于低处的出风口内进行吹出,从而通过风向检测仪进行检测,且吸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自由设置,从而实现对高处风向的检测作用,相比于现有常规检测技术来说,本装置能够更好的实现对高处海风的检测,另外相比于以上公开的装置来说,本装置在对高处海风检测时,主要通过将高处气流引导下来,并仍采用现有检测原理,因此检测结果的失真度要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向识别装置,包括风向检测仪,其包括显示器(1)以及与所述显示器(1)相配套的检测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座(6)与第二固定座(7),多个所述吸风口(3)均位于第一固定座(6)上,多个所述出风口(4)均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座(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7)具有两个相背侧,多个所述出风口(4)以及检测头(2)均位于第二固定座(7)的其中一个相背侧,所述显示器(1)位于第二固定座(7)的另一个相背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第一固定座(6)与第二固定座(7)之间相对滑动设置,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固定座(6)与第二固定座(7)之间相对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与第一固定座(6)转动连接的转动杆(8),其与所述第二固定座(7)之间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5)包括均为硬质特征的第一支管(501)与第二支管(502),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4)处设置有多个格栅板(9),并依次线性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6)上的挡罩(10),所述挡罩(10)用于盖合吸风口(3),并通过所述驱动件进行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向识别装置,包括风向检测仪,其包括显示器(1)以及与所述显示器(1)相配套的检测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座(6)与第二固定座(7),多个所述吸风口(3)均位于第一固定座(6)上,多个所述出风口(4)均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座(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7)具有两个相背侧,多个所述出风口(4)以及检测头(2)均位于第二固定座(7)的其中一个相背侧,所述显示器(1)位于第二固定座(7)的另一个相背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第一固定座(6)与第二固定座(7)之间相对滑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亚娜潘焕第李愉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