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和带端子的包覆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773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涂布性优良的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和带端子的包覆电线。制成如下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其含有由润滑油基础油和酰胺化合物构成的粘稠性物质、包含下述通式(1)和(2)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以及成核剂。其中,X

Composition for metal surface coating and covered wire with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和带端子的包覆电线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80033609.6(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6/065174)、申请日为2016年5月2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和带端子的包覆电线”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和带端子的包覆电线,更具体而言,涉及涂布性优良的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和利用该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实施了防腐蚀处理的带端子的包覆电线。
技术介绍
对于金属设备、金属部件而言,出于润滑目的、防腐蚀目的等,使用润滑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含有全氟醚基础油、增稠剂、硫酸钡或氧化锑而得的润滑脂用于机械部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114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将润滑脂等表面涂覆剂涂布于金属表面的情况下,要求均匀。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涂布性优良的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而提高了防腐蚀性的带端子的包覆电线。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的主旨在于,含有粘稠性物质、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以及成核剂,所述粘稠性物质由润滑油基础油和酰胺化合物构成,所述磷化合物包含下述通式(1)和(2)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X1~X7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11~R1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基或碳原子数1~30的烃基,并且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R14~R1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基或碳原子数1~30的烃基,并且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上述成核剂优选为含有硅酸盐或镁氧的无机粒子。上述成核剂优选为滑石、高岭土、蒙脱石、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成核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0μm以下。上述成核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除成核剂以外的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为0.01~15质量份的范围内。上述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优选为由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羧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与上述磷化合物形成的组合物。上述金属羧酸盐优选为金属水杨酸盐。上述酰胺化合物优选为下述通式(3)~(5)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R21-CO-NH-R22(3)R23-CO-NH-Y31-NH-CO-R24(4)R25-NH-CO-Y32-CO-NH-R26(5)其中,R21~R2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5~25的饱和或不饱和的链状烃基,R22可以为氢,Y31和Y32表示选自由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亚苯基或碳原子数7~10的烷基亚苯基组成的组中的碳原子数1~10的二价烃基。上述酰胺化合物优选为熔点处于20~200℃的范围内的脂肪酸酰胺。上述磷化合物优选在其碳原子数1~30的烃基的结构中具有一个以上的支链结构或一个以上的碳-碳双键结构。与上述磷化合物形成组合物的金属优选为选自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钛、锌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润滑油基础油和酰胺化合物的合计与上述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之比优选以质量比计为98:2~30:70的范围内。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带端子的包覆电线的主旨在于,利用上述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包覆着端子配件与电线导体的电连接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由于含有由润滑油基础油和酰胺化合物构成的粘稠性物质、特定的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和成核剂,因此,能够均匀地涂布于金属表面,涂布性优良。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端子的包覆电线,由于利用上述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包覆着端子配件与电线导体的电连接部,因此,长期地发挥稳定的防腐蚀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的包覆电线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A-A线纵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本组合物)含有由润滑油基础油和酰胺化合物构成的粘稠性物质、特定的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和成核剂。作为润滑油基础油,可以使用通常作为润滑油的基础油所使用的任意的矿物油、蜡异构化油、合成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矿物油,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将对原油进行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而得到的润滑油馏分通过适当组合溶剂脱沥青、溶剂萃取、加氢裂化、溶剂脱蜡、催化脱蜡、加氢精制、硫酸清洗、白土处理等精制处理等而精制后的链烷烃系、环烷烃系等的油、正链烷烃等。作为蜡异构化油,可以使用通过对天然蜡或者合成蜡等蜡原料进行氢异构化处理而制备的蜡异构化油,该天然蜡为对烃油进行溶剂脱蜡而得的石油疏松石蜡等,该合成蜡为通过使一氧化碳与氢的混合物在高温高压下与适合的合成催化剂接触的所谓的费托合成方法(FischerTropsch合成方法)生成的合成蜡。在使用疏松石蜡作为蜡原料的情况下,由于疏松石蜡含有大量硫和氮,而它们对于润滑油基础油而言是不需要的,因此,优选使用根据需要进行氢化处理而削减了硫分、氮分的蜡作为原料。作为合成油,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1-辛烯低聚物、1-癸烯低聚物、乙烯-丙烯低聚物等聚α-烯烃或其氢化物、异丁烯低聚物或其氢化物、异链烷烃、烷基苯、烷基萘、二酯(戊二酸二(十三烷基)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二(十三烷基)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等)、多元醇酯(三羟甲基丙烷辛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壬酸酯、季戊四醇-2-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壬酸酯等)、聚氧化亚烷基二醇、二烷基二苯基醚、聚苯醚等。润滑油基础油的运动粘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在100℃下为1~150mm2/s的范围内。另外,从挥发性以及制造时的操作便利性优良出发,更优选100℃下的运动粘度为2~120mm2/s的范围内。运动粘度依据JISK2283进行测定。酰胺化合物在润滑油基础油中形成基于氢键的网状结构。由此,对润滑油基础油赋予粘稠性,形成润滑脂那样的粘稠性物质。即,通过与润滑油基础油一起使用,在常温下形成凝胶状物。即,酰胺化合物在常温下将液态的润滑油基础油凝胶化(半固体状化)。粘稠性物质利用其粘稠性在常温下或加热下保持于被涂布材料的涂布面。酰胺化合物是具有一个以上酰胺基(-NH-CO-)的化合物,可以优选使用酰胺基为一个的单酰胺化合物、酰胺基为两个的双酰胺化合物等。作为酰胺化合物,可以优选使用例如下述通式(3)~(5)所表示的化合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R21-CO-NH-R22(3)R23-CO-NH-Y31-NH-CO-R24(4)R25-NH-CO-Y32-CO-NH-R26(5)通式(3)~(5)中,R21~R2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5~25的饱和或不饱和的链状烃基,R22可以为氢,Y31和Y32表示选自由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亚苯基或碳原子数7~10的烷基亚苯基组成的组中的碳原子数1~10的二价烃基。另外,通式(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粘稠性物质、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以及成核剂,所述粘稠性物质由润滑油基础油和酰胺化合物构成,所述磷化合物包含下述通式(1)和(2)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1 JP 2015-1184151.一种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粘稠性物质、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以及成核剂,所述粘稠性物质由润滑油基础油和酰胺化合物构成,所述磷化合物包含下述通式(1)和(2)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其中,X1~X7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11~R1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基或碳原子数1~30的烃基,并且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R14~R1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基或碳原子数1~30的烃基,并且它们中的至少一个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
所述酰胺化合物为下述通式(3)~(5)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R21-CO-NH-R22(3)
R23-CO-NH-Y31-NH-CO-R24(4)
R25-NH-CO-Y32-CO-NH-R26(5)
其中,R21~R2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5~25的饱和或不饱和的链状烃基,R22可以为氢,Y31和Y32表示选自由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亚苯基或碳原子数7~10的烷基亚苯基组成的组中的碳原子数1~10的二价烃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为含有硅酸盐或镁氧的无机粒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涂覆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为滑石、高岭土、蒙脱石、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一雄细川武广长谷达也平井宏树小野纯一大塚拓次野村秀树后藤和宏沟口诚吉田公一小宫健一荒井孝设乐裕治八木下和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JXTG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