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86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该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包括铜导体、抗电脉冲薄膜和绝缘薄膜;其中,该铜导体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该抗电脉冲薄膜连续设置于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该第三表面和该第四表面;该绝缘薄膜层叠设置于该抗电脉冲薄膜的表面上。

A kind of corona resistant winding flat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
本技术涉及电机用绕组线的
,特别涉及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汽车中,为了更好地节约内部空间和改善散热性能,通常会将电机和变速箱共同设计在一起。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采用脉冲供电,如果电机脉冲供电对应的脉冲尖端电压超过电机用绕组线的绝缘保护层的极限电压,则该脉冲尖端电压会击穿该电机用绕组线并发生电晕现象,最终导致电机用绕组线发生短路情况和危机电机的工作安全性。可见,现有的电机用绕组线并不能有效地避免由脉冲尖端电压引起的击穿和电晕现象,其极容易发生绝缘性能下降和短路的不良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该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包括铜导体、抗电脉冲薄膜和绝缘薄膜;其中,该铜导体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该抗电脉冲薄膜连续设置于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该第三表面和该第四表面;该绝缘薄膜层叠设置于该抗电脉冲薄膜的表面上。可见,该耐电晕的绕包扁线有别于现有的扁线,其不仅具有绝缘薄膜来包覆铜导体以避免铜导体发生外露短路的情况,其还在铜导体和绝缘保密之间设置抗电脉冲薄膜,该抗电脉冲薄膜能够有效地将脉冲尖端电压进行传导和屏蔽,从而提高绕包扁线的抗脉冲尖端电压击穿的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包括铜导体、抗电脉冲薄膜和绝缘薄膜;其中,所述铜导体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抗电脉冲薄膜连续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绝缘薄膜层叠设置于所述抗电脉冲薄膜的表面上;进一步,所述抗电脉冲薄膜包括多层薄膜结构;其中,所述多层薄膜结构至少包括电脉冲传导结构层、电脉冲屏蔽结构层和粘合增强层;所述粘合增强层设置于所述电脉冲屏蔽结构层的下方,所述电脉冲屏蔽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电脉冲传导结构层的下方;进一步,所述多层薄膜结构还包括隔离层;其中,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电脉冲屏蔽层的上方;所述粘合增强层、所述电脉冲屏蔽结构层、所述电脉冲传导结构层和所述隔离层相互之间为致密接触;进一步,所述电脉冲传导结构层包括电脉冲传导微结构;其中,所述电脉冲传导微结构为渔网状微结构或者圆弧状周期微结构;所述电脉冲传导微结构的材质为电阻率小于所述铜导体的导电材料;进一步,所述渔网状微结构包括周期性相互交错的若干经线结构和若干纬线结构;所述经线结构和所述纬线结构均为丝状导电材料;所述经线结构和所述纬线结构的横截面直接小于或者等于0.005mm;进一步,所述圆弧状周期微结构包括周期性连续分布的若干圆弧状波浪单元;所述圆弧状波浪单元为由导电材料形成的表面光滑结构;所述圆弧状波浪单元的表面曲率半径大于或者等于10mm;进一步,所述电脉冲屏蔽结构包括电脉冲屏蔽微结构;其中,所述电脉冲屏蔽微结构为三角形齿状周期微结构;所述电脉冲屏蔽微结构的材质为电阻率大于所述铜导体的绝缘材料;进一步,所述三角形齿状周期微结构包括周期性连续分布的若干三角形单元;所述若干三角形单元中的每一个的顶角角度大于或者等于30度;进一步,所述绝缘薄膜为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0.2mm-0.3mm;进一步,所述绝缘薄膜的外表面还连续地覆盖有一层防划伤包封层;所述防划伤包封层由硬度大于聚酰亚胺硬度的有机材料形成。相比于现有技术,该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包括铜导体、抗电脉冲薄膜和绝缘薄膜;其中,该铜导体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该抗电脉冲薄膜连续设置于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该第三表面和该第四表面;该绝缘薄膜层叠设置于该抗电脉冲薄膜的表面上。可见,该耐电晕的绕包扁线有别于现有的扁线,其不仅具有绝缘薄膜来包覆铜导体以避免铜导体发生外露短路的情况,其还在铜导体和绝缘保密之间设置抗电脉冲薄膜,该抗电脉冲薄膜能够有效地将脉冲尖端电压进行传导和屏蔽,从而提高绕包扁线的抗脉冲尖端电压击穿的性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数字标记分别是:1:铜导体、2:抗电脉冲薄膜、3:绝缘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和侧视结构示意图。该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包括铜导体、抗电脉冲薄膜和绝缘薄膜;其中,该铜导体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该抗电脉冲薄膜连续设置于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该第三表面和该第四表面;该绝缘薄膜层叠设置于该抗电脉冲薄膜的表面上。优选地,该抗电脉冲薄膜包括多层薄膜结构;优选地,该多层薄膜结构至少包括电脉冲传导结构层、电脉冲屏蔽结构层和粘合增强层;优选地,该粘合增强层设置于该电脉冲屏蔽结构层的下方,该电脉冲屏蔽结构层设置于该电脉冲传导结构层的下方;优选地,该多层薄膜结构还包括隔离层;优选地,该隔离层设置于该电脉冲屏蔽层的上方;优选地,该粘合增强层、该电脉冲屏蔽结构层、该电脉冲传导结构层和该隔离层相互之间为致密接触;优选地,该电脉冲传导结构层包括电脉冲传导微结构;优选地,该电脉冲传导微结构为渔网状微结构或者圆弧状周期微结构;优选地,该电脉冲传导微结构的材质为电阻率小于该铜导体的导电材料;优选地,该渔网状微结构包括周期性相互交错的若干经线结构和若干纬线结构;优选地,该经线结构和该纬线结构均为丝状导电材料;优选地,该经线结构和该纬线结构的横截面直接小于或者等于0.005mm;优选地,该圆弧状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其特征在于:/n所述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包括铜导体、抗电脉冲薄膜和绝缘薄膜;其中,所述铜导体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n所述抗电脉冲薄膜连续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n所述绝缘薄膜层叠设置于所述抗电脉冲薄膜的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包括铜导体、抗电脉冲薄膜和绝缘薄膜;其中,所述铜导体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所述抗电脉冲薄膜连续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
所述绝缘薄膜层叠设置于所述抗电脉冲薄膜的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电脉冲薄膜包括多层薄膜结构;其中,
所述多层薄膜结构至少包括电脉冲传导结构层、电脉冲屏蔽结构层和粘合增强层;
所述粘合增强层设置于所述电脉冲屏蔽结构层的下方,所述电脉冲屏蔽结构层设置于所述电脉冲传导结构层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薄膜结构还包括隔离层;其中,
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电脉冲屏蔽层的上方;
所述粘合增强层、所述电脉冲屏蔽结构层、所述电脉冲传导结构层和所述隔离层相互之间为致密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脉冲传导结构层包括电脉冲传导微结构;其中,
所述电脉冲传导微结构为渔网状微结构或者圆弧状周期微结构;
所述电脉冲传导微结构的材质为电阻率小于所述铜导体的导电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电晕的绕包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渔网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安奚骏刘明福宋健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