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构件;第二混凝土构件;护套,所述护套被布置在通孔的内部,所述通孔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贯穿到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张紧部件,所述张紧部件插入穿过所述护套的整个长度,并且受到张力;固定工具,所述固定工具将所述张紧部件固定至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或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以及防腐部件,所述防腐部件覆盖所述固定工具。所述张紧部件包括:绞合丝部件;和第一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覆盖所述绞合丝部件的外周。所述护套和所述张紧部件之间的空间未填充灌浆材料。
concre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混凝土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本申请要求2017年7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45953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技术介绍
作为混凝土构件的预制混凝土块能够用作例如桥梁的桥面板。作为一种构造桥梁的桥面板的方法,已知一种其中在钢梁上并排地布置多个预制混凝土(PC)桥面板,并且使用连续地插入到多个PC桥面板中的张紧部件以将压缩应力引入到PC桥面板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98490号。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15-151768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结构是在其中多个混凝土构件并排布置并且彼此连接的混凝土结构。该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构件,其被布置在一个端部上;第二混凝土构件,其被布置在另一端部上;护套,其被布置在通孔的内部,从而使得护套覆盖围绕通孔的壁表面,该通孔从第一混凝土构件到第二混凝土构件延伸穿过多个混凝土构件;张紧部件,其在护套的整个长度上被插入,以使端部区域从护套的两端露出,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受到张力;固定工具,其将张紧部件的、从护套露出的端部区域固定至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以及防腐部件,其覆盖固定工具。张紧部件包括:绞合丝部件,在该绞合丝部件中,多根钢丝被绞合;和第一覆盖层,其覆盖绞合丝部件的外周。护套和张紧部件之间的空间未填充灌浆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一种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示出一种护套和连通路径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示出一种张紧部件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示出一种固定工具和防腐部件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是示出一种固定工具附近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将解决的问题]当使用以上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结构时,将张紧部件插入到被嵌入在PC桥面板中的护套中。护套和张紧部件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灌浆材料。这使得张紧的张紧部件和PC桥面板彼此集成在一起。然而,当使用这种结构并且要更换多个PC桥面板中的一些PC桥面板时,难以移除张紧部件的张紧力。因此,执行用于更换一些PC桥面板的操作变得很麻烦。近年来,不仅是从高架道路和桥梁开始普遍使用起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的高架道路和桥梁需要大规模更新,而且待更新的高架道路和桥梁以及将来建造的新高架道路和新桥梁也需要易于维修。因而,一个目标在于,在向其中多个混凝土构件并排布置并且彼此连接的混凝土结构中引入压缩应力的同时,易于更换该多个混凝土构件中的一些混凝土构件。[本公开的有利效果]根据上述结构,在其中多个混凝土构件彼此并排布置并且彼此连接的混凝土结构中,可以在引入压缩应力的同时易于更换一些混凝土构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首先,列举并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形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式的混凝土结构是在其中多个混凝土构件并排布置并且彼此连接的混凝土结构。该混凝土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构件,其被布置在一个端部上;第二混凝土构件,其被布置在另一端部上;护套,其被布置在通孔的内部,从而使得护套覆盖围绕通孔的壁表面,该通孔从第一混凝土构件到第二混凝土构件延伸穿过多个混凝土构件;张紧部件,其在护套的整个长度上被插入,以使端部区域从护套的两端露出,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受到张力;固定工具,其将张紧部件的、从护套露出的端部区域固定至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以及防腐部件,其覆盖固定工具。张紧部件包括:绞合丝部件,在该绞合丝部件中,多根钢丝被绞合;和第一覆盖层,其覆盖绞合丝部件的外周。护套和张紧部件之间的空间未填充灌浆材料。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式的混凝土结构中,护套和张紧部件之间的空间未填充灌浆材料。换句话说,该空间填充有空气。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构件与张紧部件之间的集成处于可停止状态。因此,如果移除防腐部件和固定工具,则移除了张紧部件的张力。结果,易于更换一些混凝土构件。张紧部件具有在其中绞合丝部件被第一覆盖层覆盖的结构。因此,即使护套与张紧部件之间的空间未填充灌浆材料,也能够抑制绞合丝部件的腐蚀发生。以这种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结构,在其中多个混凝土构件并排布置并且彼此连接的混凝土结构中,可以在引入压缩应力的同时易于更换一些混凝土构件。在上述混凝土结构中,可以在多个混凝土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混凝土构件中形成有连通路径,该连通路径允许混凝土构件的外部和护套的内部彼此连通。因此,即使例如湿气已经进入护套和张紧部件之间的空间,也可以经由连通路径排出湿气。期望连通路径从水平方向向下形成,并且更期望在竖直方向上形成。这使得可以有效地排出已经进入该空间的湿气。在上述混凝土结构中,护套可包括:多个护套单元,该多个护套单元具有管状形状,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且彼此连接;和连接构件,其连接彼此相邻的护套单元。另外,彼此相邻的护套单元之间的间隙与连通路径可以彼此连通。这使得可以易于实现在其中护套内部和连通路径彼此连通的结构。在上述混凝土结构中,连接构件可以包括连通部件,其允许间隙和连通路径彼此连通。另外,连接构件的连通部件可以被布置在混凝土构件的连通路径的内部。这使得可以易于实现在其中护套的内部和连通路径彼此连通的结构。在上述混凝土结构中,第一覆盖层可以由环氧树脂制成。作为制造第一覆盖层的材料,环氧树脂是合适的。环氧树脂在耐腐蚀性、耐磨性、耐压缩性和与钢丝的粘合性方面优异,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绞合丝部件发生腐蚀。在上述混凝土结构中,张紧部件还可以包括第二覆盖层,该第二覆盖层围绕第一覆盖层的外周侧,并且由不同于第一覆盖层的材料的材料制成。这使得可以更可靠地抑制绞合丝部件发生腐蚀。在上述混凝土结构中,第二覆盖层可以由聚乙烯制成。作为制造第二覆盖层的材料,聚乙烯是合适的。由于聚乙烯的耐候性优异,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并进一步抑制绞合丝部件的腐蚀。在上述混凝土结构中,张紧部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之间的油脂层。这使得可以更可靠地抑制绞合丝部件发生腐蚀。在上述混凝土结构中,固定工具可以约束端部区域,以与第一覆盖层相接触。这使得固定工具可以更可靠地约束张紧部件。在上述混凝土结构中,防腐部件可以包括覆盖部件,该覆盖部件由可分解树脂制成,并且覆盖固定工具。这使得在更换混凝土构件时易于移除覆盖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可分解树脂”是指具有以下强度的树脂:该强度允许其独立并且防止其自然崩解,同时该强度允许其被人分解成碎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细节]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结构的实施例。在下面的附图中,相同或等效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重复其描述。1.桥面板结构参考图1,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结构的用于高架道路的桥面板结构1具有下列结构:其中,作为多个混凝土构件的PC桥面板被并排布置并且彼此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结构,其中,多个混凝土构件并排布置并且彼此连接,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n第一混凝土构件,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被布置在一个端部上;/n第二混凝土构件,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被布置在另一端部上;/n护套,所述护套被布置在通孔的内部,从而使得所述护套覆盖围绕所述通孔的壁表面,所述通孔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到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延伸穿过所述多个混凝土构件;/n张紧部件,所述张紧部件在所述护套的整个长度上被插入,以使端部区域从所述护套的两端露出,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受到张力;/n固定工具,所述固定工具将所述张紧部件的、从所述护套露出的所述端部区域固定至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或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以及/n防腐部件,所述防腐部件覆盖所述固定工具,/n其中,所述张紧部件包括:/n绞合丝部件,在所述绞合丝部件中,多根钢丝被绞合,和/n第一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覆盖所述绞合丝部件的外周,/n其中,所述护套和所述张紧部件之间的空间未填充灌浆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8 JP 2017-1459531.一种混凝土结构,其中,多个混凝土构件并排布置并且彼此连接,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
第一混凝土构件,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被布置在一个端部上;
第二混凝土构件,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被布置在另一端部上;
护套,所述护套被布置在通孔的内部,从而使得所述护套覆盖围绕所述通孔的壁表面,所述通孔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到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延伸穿过所述多个混凝土构件;
张紧部件,所述张紧部件在所述护套的整个长度上被插入,以使端部区域从所述护套的两端露出,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受到张力;
固定工具,所述固定工具将所述张紧部件的、从所述护套露出的所述端部区域固定至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或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以及
防腐部件,所述防腐部件覆盖所述固定工具,
其中,所述张紧部件包括:
绞合丝部件,在所述绞合丝部件中,多根钢丝被绞合,和
第一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覆盖所述绞合丝部件的外周,
其中,所述护套和所述张紧部件之间的空间未填充灌浆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多个混凝土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混凝土构件中形成有连通路径,所述连通路径允许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外部和所述护套的内部彼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护套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野元庸,山田真人,松原喜之,大岛克仁,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