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解槽及电解槽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槽,特别是涉及包括离子交换膜的第一电解槽设置于包括隔膜的第二电解槽的上游的电解槽。
技术介绍
以往,净水器通常具备可以连续摄取电解水的电解槽,例如,在电解槽内通过隔膜来分隔形成阳极室和阴极室,该阳极室通过设置阳极而生成酸性水,该阴极室通过设置阴极而生成碱性水,可以通过将导水管与所述阳极室及阴极室连通并连接而使原水流入的同时,从连通并连接到各室的取水管中分别摄取酸性水和碱性水。此外,为了提供具有提高的溶解氢浓度的碱性水,利用由离子交换膜构成的隔膜使在阳极室中产生的氢离子通过电渗透向阴极室移动,从而使溶解氢气体粒子包含在阴极水(碱性水)中。但是,这种装置需要用于添加氧化还原物质的装置,并且具有装置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日本授权专利公报第4417707号中提出了通过串联连接两个电解槽而在阴极水中包含溶解氢气体粒子。净水器1具备作为主要结构要素的净水部2和电解部3,该净水部2具备用于净化原水且呈盒形的净水槽20,该电解部3具备对净化后的原水进行电分解的主电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解槽,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离子交换膜;和/n第二电解槽,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以及被布置在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隔膜,/n在所述第一电解槽中生成的包含溶解氢的电解水被供给到所述第二电解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17 KR 10-2017-00903671.一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解槽,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离子交换膜;和
第二电解槽,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以及被布置在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隔膜,
在所述第一电解槽中生成的包含溶解氢的电解水被供给到所述第二电解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用于将在所述第一电解槽中生成的电解水供给到所述第二电解槽中的流路形成在所述第一电解槽和所述第二电解槽的相对的面中的一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被形成为长孔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与所述隔膜相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流路转换阀,所述流路转换阀用于将所述第二电解槽的第三室和第四室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解槽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布置有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
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壳体中形成有突起,所述突起在与流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水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伸长,
形成有多个所述突起,
所述突起中的至少一个突起被形成为直径比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入水口或出水口的直径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解槽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布置有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
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壳体中形成有突起,所述突起在与流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水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伸长,
形成有多个所述突起,
所述突起中的至少一个突起弯曲形成以围绕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入水口或出水口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解槽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布置有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
在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壳体中形成有突起,所述突起在与流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水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伸长,
形成有多个所述突起,
所述突起中的至少两个突起在水的流动方向上错开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上形成有能够使水经过的第一孔,
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