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65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供室内暖气设备用的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受液室、开闭阀、气液分离室容纳在一个容纳容器内而形成小型紧凑的结构,通过用驱动机构使开闭阀动作,把已被加热的制冷剂向放热器引导进行传热。具有使传热能力提高、装置小型化、构造简化、可靠性提高,制造成本降低等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室内暖气设备等用的传热装置,该装置以石油或燃气为热源对例如卤代烃类HCFC22等制冷剂加热,利用制冷剂本身压力变化和重力作用,将此被加热的制冷剂向放热器循环传送,本专利技术尤其和以提高传热能力、使装置小形化、构造简化、提高可靠性、降低制造成本为目的的传热装置有关。作为传统此类传热装置的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平成3-51631号公报揭示的传热装置已众所周知。后述附图说明图1A、1B表示该传热装置,图1B为图1A所示系统组成的具体化将通过钎焊等连接两件部件的容器1设置在具有燃烧器19的制冷剂加热器4的上方,其上部起着气液分离室2的作用,下部起着液态制冷剂3的集聚容器的作用,一方面,容器1具有由从容器1的下部通往制冷剂加热器4的入口管5,及在从制冷剂加热器4的出口侧到容器1的气液分离器2有开口部的出口管6连接成循环状加热回路,同时具有依次把从容器1上部引出气体的气体引出管16,具有送风机的放热器14,液体回流管18,第2止回阀17,配置在容器1更上方的受液器7,具有第1止回阀11的落入管10连接成循环状的放热回路。在出口管6的开口端上方设置其下端为喇叭管部13A、且向容器1内开口接合,其另一端和电磁开闭阀12的入口相连的均压管13,此外,使电磁开闭阀12的出口和受液器7的上部相连。受液器7由在其上方内设多孔板9的受液室8,其下部具有第1止回阀11的落入管10构成,且使其下端和容器1的气液分离室2相连通。由以上的均压管13,电磁开闭阀12以及落入管10构成液态制冷剂落入回路。电磁开闭阀12的开闭时间由控制部22,用燃烧器19的燃烧量控制器20和设置在出口管6上的温度检测器21的输出信号,按照预先用实验设定的时间进行控制。在上述构造中,使内燃烧器19加热的制冷剂以气液两相状态通过出口管6流入容器1,在气液分离器2被分成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再次作为液态制冷剂3集聚在容器1内,且再次通过入口管5流入制冷剂加热器4。另外,从制冷剂加热器4流入气液分离室2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的气态制冷剂通过气体引出管16,并用送风机15进行冷却,在放热器14内冷凝,且使制冷剂冷却至过冷却液状态。由于此时电磁开闭阀12关闭,受液室8内的第1止回阀11因弹簧11A的推压作用而成为关闭状态,使放热回路瞬间成为堵塞状态,当过冷却液态制冷剂压力比受液室8内压力高出若干时,过冷却液态制冷剂经液体回流管18,第2止回阀17流入受液室8。由于流入受液室8内的液态制冷剂因多孔板9而扩散,使受液室8内的气态制冷剂冷凝,使受液室8内压力迅速下降。例如,受液室8内存在60℃的饱和汽体,当30℃的液态制冷剂(过冷度30度)从放热器14流入受液室8,受液室8的压力从60℃的饱和压力24kg/cm2G(HCFC22)降下5—6kg/cm2。这样,使放热器14的液态制冷剂被吸入压力C下降的受液室8,使受液室8内被液态制冷剂充满,当一定时间后,使电磁开闭阀12打开时,把从出口管6喷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导入受液室8,由于重力作用,再加上来自出口管6的两相制冷剂的气体流动的动压力成分,就能克服弹簧11A的抵抗力,通过打开的第1止回阀,使受液室8内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容器1内。此时,第2止回阀17因受液室8内压力升高而形成关闭状态。接下来,当一定时间后电磁开闭阀12关闭时,受液室8的压力下降,第1止回阀11因弹簧11A的力而关闭,再次使过冷却液态制冷剂从放热器14流入受液室8,使受液室8内被液态制冷剂充满,当一定时间后又重复进行打开电磁开闭阀12的动作,也就是包含加热器4的加热回路按自然循环周期,包含放热器14的放热回路按间歇动作周期进行传热。上述构造中的制冷剂循环量G(kg/h)用下式表示G=V×γ×3600T×1000······(1)]]>V受液室容积(CC)γ受液室内液态制冷剂密度(g/cc)T电磁开闭阀周期(打开时间+闭合时间)(sec)另外,如果把放热器14的入口和其出口的制冷剂的焓差表示为Δi(kcal/kg),那么传热量及(Kcal/h)用下式表示,Q=Δi×G……(2)从(1)式,(2)式得出周期T用下式表示,T=Δi×V×γ×3600Q×1000······(3)]]>周期T和Δi成正比例,和燃烧量,即传热量Q成反比例。因此,为了使燃烧量大时,周期变短,燃烧量小时,周期变长,有必要使制冷剂循环量G和燃烧量平衡,由于根据制冷剂特性放热器14的压力高时,Δi变小,压力低时,Δi变大,即使根据放热器的压力状态,为了使压力高时,周期变短,压力低时周期变长,也有必要使制冷剂循环量G和放热器压力平衡。因此,根据气液两相状态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具有相关关系,通过配设在制冷剂流动经过的出口管6上的温度检测器21,对放热器14的压力状态进行间接测定,用控制部22,根据温度检测器21的输出信号和燃烧量控制器20的输出信号对电磁开关阀12的周期进行控制。然而,在上述构造中仍存在如下所述有关提高传热能力方面的课题。1.当电磁开关阀12呈打开状态,使从制冷剂加热器4的出口管6喷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引入受液室8,使早先停留在受液室8内的液态制冷剂在液态制冷剂的重力和从出口管6喷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而下落,由于在此液态制冷剂下落时,包含液体成分的制冷剂从均压管13进入受液室8,所以当关闭电磁开闭阀12使其呈闭合状态,第1止回阀11也由于弹簧11A的作用而关闭的时刻,液态制冷剂残留在受液室8内,此情况使受液室8的有效容积减少,从而使从放热器14抽出的制冷剂量减少。2.进而,当过冷液态制冷剂从放热器14向受液室8流入之际,当受热的液态制冷剂残留在受液室8内,除了使受液室8内的汽态制冷剂冷凝而使受液室8内压力减低以外,由于也使残留在受液室8内的液态制冷剂温度下降,利用过冷却液态制冷剂具有的冷却能力,使受液室8内的减压量减少,而从放热器14向受液室8内导入制冷剂需要时间。此外由于用潜焊或焊接将落入管10的两端连接在受液器8和容器1上,为了避免第1止回阀11连接时的热变形,有必要加长落入管10,使流动阻力增大,使落下也需要时间。根据以上理由,传统的构造,在提高传热能力上存在问题。3.此外,仅将不含液体的冷态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室2导入放热器14,进行潜热热交换,能在最大限度发挥放热能力的同时,能保持最少的必要的制冷到循环量,然而在传统的构造中,由于随着电磁开闭阀12的开闭动作,从制冷剂加热器4的出口管6喷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进行上方流动和下方流动的变动,在气液分离室2内,液滴呈飞散的紊流状,此液滴进入气体引出管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传热装置,具有将制冷剂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制冷剂加热器上方的气液分离室连接成循环状的加热回路,以及将上述气液分离室、放热器、设置在上述气液分离室更上方的受液室、用驱动机构驱动的开闭阀依次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气液分离室、受液室、开闭阀安设在一个容纳容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粉川胜藏山本克彦樱武达规今林敏统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