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红阳专利>正文

阻尼器弹簧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30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尼器弹簧座。该阻尼器弹簧座包括塑料内座和金属外座,内座左、右两侧均延伸有一根插接柱,两根插接柱的外径均小于内座的外径,同时右侧插接柱的外径小于左侧插接柱的外径,上述内座开有中心孔,通过中心孔使内座紧密套接在活塞杆上,同时上述外座中心也开有中心孔,外座紧密套接在左侧的插接柱上,且套接后的外座与内座外径水平,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内座采用塑料材质,其耐磨性更好,能够保护活塞杆表面,同时内座也不易破裂,采用塑料材质的内座后对于活塞杆的加工也更为的方便,活塞杆表面无需进行电镀处理,可以更为QPQ更为的环保,而金属外座的设计是为了增加强度,同时防止受挤压时内座边缘变形、破裂。

Damper spring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器弹簧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配件,具体的说是阻尼器弹簧座。
技术介绍
阻尼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提供运动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其运用的行业非常的广泛。阻尼器的活塞杆上会安装有弹簧座,现有弹簧座基本由粉末冶金材料制成,这类阻尼器在运行时,弹簧座与活塞杆造成摩擦较为严重,容易损伤活塞杆上的电镀层,从而引发活塞杆生锈或者油缸漏油的现象,同时粉末冶金材料较脆,阻尼器生产时,弹簧座容易压裂,影响成品合格率,同时由于弹簧座的问题,活塞杆必须要用电镀工序,这样也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阻尼器弹簧座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破裂,对活塞杆磨损较轻的阻尼器弹簧座,同时该阻尼器弹簧座使用时也较为的环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阻尼器弹簧座,包括:内座,所述内座由塑料制成,内座中心开有中心孔,内座通过中心孔套接在活塞杆上,所述内座两侧各延伸有一个外径小于内座的插接柱,同时内座外径上开有槽口;外座,所述外座由金属材料制成,外座套接在内座与活塞杆上弹簧相对一侧的插接柱上,同时外座外径与内座外径水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塑料内座的设计,降低对活塞杆的磨损,使活塞杆电镀加工可以改为QPQ加工,更为的环保,而且金属外座的设计同时增加了强度,防止被挤压时内座破裂。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阻尼器弹簧座零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座;2、中心孔;3、插接柱;4、槽口;5、外座。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底部”、“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弹簧座包括内座1和外座5,所述内座1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外座5由金属材料制成,内座1左、右两侧均延伸有一根插接柱3,两根插接柱3的外径均小于内座1的外径,同时右侧插接柱3的外径小于左侧插接柱3的外径,上述内座1开有中心孔2,通过中心孔2使内座紧密套接在活塞杆上,同时上述外座5中心也开有中心孔,外座5紧密套接在左侧的插接柱3上,且套接后的外座5与内座1外径水平。由于内座采用塑料材质,其耐磨性更好,能够保护活塞杆表面,同时内座也不易破裂,采用塑料材质的内座后对于活塞杆的加工也更为的方便,活塞杆表面无需进行电镀处理,可以更为QPQ更为的环保,而金属外座的设计是为了增加强度,同时防止受挤压时内座边缘变形、破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改变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器弹簧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座,所述内座由塑料制成,内座中心开有中心孔,内座通过中心孔套接在活塞杆上,所述内座两侧各延伸有一个外径小于内座的插接柱,同时内座外径上开有槽口;外座,所述外座由金属材料制成,外座套接在内座与活塞杆上弹簧相对一侧的插接柱上,同时外座外径与内座外径水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弹簧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座,所述内座由塑料制成,内座中心开有中心孔,内座通过中心孔套接在活塞杆上,所述内座两侧各延伸有一个外径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阳
申请(专利权)人:胡红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