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61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17
一种车用遮阳装置,使用者将支撑柱底部一端的底座与车窗框架底端相抵,然后将支撑柱顶部一端的固定座与车窗框架底端相固定,即可将支撑柱固定在车窗框架上下两端,进一步地,使用者将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拉出,并根据需要将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一端的吸盘与车窗玻璃的不同位置吸合;当需要下降车窗玻璃时,从第一遮阳帘和第二遮阳帘都将随车窗玻璃下降而向下运动,若是第一遮阳帘也随车窗玻璃下降而向下运动,会使第一遮阳帘与车窗卡死,且第一遮阳帘与车窗玻璃贴合时会阻碍第二遮阳帘下降,因此,需要第一遮阳帘一端的吸盘从车窗玻璃上拔起,并将该遮阳帘一端的粘贴盘与车窗框架边缘贴合固定,从而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A kind of vehicle sunsh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遮阳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车用遮阳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阳光直射车内,在不阻挡司机视线的车窗上安装遮阳帘,可以有效遮挡阳光,增加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夏季强阳光下的车内温度,以减少车内空调的使用强度,节能环保;目前市面上车窗遮阳帘主要有两种型式,一种是横向收拉方式,用粘胶方式安装在车窗框边;一种是采用吸盘方式吸附在车窗玻璃上;第一种方式,车辆行进时如果降低车窗玻璃,产生的气流会强力吹动遮阳帘,首先影响乘客舒适感,同时导致粘胶位置容易脱开缩短使用寿命,并且粘胶方式最终会在车门框边留下胶痕,影响内饰寿命且不美观;第二种方式,乘客想调整遮阳范围时不够方便灵活,收缩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遮阳装置,遮阳装置可随汽车车窗下降而调整,避免气流吹动遮阳帘,且可随意根据需要调整遮挡面积。(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包括支撑部、底座、固定部、遮阳帘、吸盘和粘贴盘,所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部(1),所述支撑部(1)包括支撑柱(11)和滑柱(12),所述支撑柱(11)底部设有第一容纳槽(110),所述滑柱(12)与第一容纳槽(110)平行且错位的设置,且滑柱(12)可沿支撑柱(11)长度方向与支撑柱(11)滑动连接,所述滑柱(12)内部设有第二容纳槽(120);/n底座(2),设置在支撑柱(11)底部一端,以将支撑柱(11)底部固定在车窗框架底端;/n固定部(3),设置在支撑柱(11)顶部一端,以将支撑柱(11)顶部固定在车窗框架顶端,所述底座(2)和固定部(3)配合使用,即可将支撑柱(11)固定在车窗框架上下两端之间;/n遮阳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1),所述支撑部(1)包括支撑柱(11)和滑柱(12),所述支撑柱(11)底部设有第一容纳槽(110),所述滑柱(12)与第一容纳槽(110)平行且错位的设置,且滑柱(12)可沿支撑柱(11)长度方向与支撑柱(11)滑动连接,所述滑柱(12)内部设有第二容纳槽(120);
底座(2),设置在支撑柱(11)底部一端,以将支撑柱(11)底部固定在车窗框架底端;
固定部(3),设置在支撑柱(11)顶部一端,以将支撑柱(11)顶部固定在车窗框架顶端,所述底座(2)和固定部(3)配合使用,即可将支撑柱(11)固定在车窗框架上下两端之间;
遮阳帘(4),包括安装在第一容纳槽(110)内的第一遮阳帘(41)和安装在第二容纳槽(120)内的第二遮阳帘(42),所述第一遮阳帘(41)和第二遮阳帘(42)分别收纳于第一容纳槽(110)和第二容纳槽(120)内,且所述第一遮阳帘(41)和第二遮阳帘(42)的第一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容纳槽(110)内和第二容纳槽(120)内,第一遮阳帘(41)和第二遮阳帘(42)的第二端均可被拉出第一容纳槽(110)和第二容纳槽(120),且其上还设有吸盘(5),以用于吸附车窗玻璃;
所述第一遮阳帘(41)第二端还安装有粘贴盘(6);当车窗上升时,第一遮阳帘(41)和第二遮阳帘(42)上的吸盘(5)均吸附于车窗玻璃上;当车窗下降时,第一遮阳帘(41)上的吸盘脱离车窗,并且所述粘贴盘(6)吸附于车窗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1)上还设有滑槽(11a),所述滑槽(11a)沿支撑柱(11)长度方向与第一容纳槽(110)平行且错位的设置,所述滑柱(12)上设有与滑槽(11a)相对应的滑块(12a),所述滑块(12a)与滑槽(11a)配合连接,以使滑柱(12)沿支撑柱(11)长度方向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a)设有两条且对称设置在支撑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强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