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桥弯抽芯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52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桥弯抽芯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和过桥弯型芯;所述定模板上设有定模型腔和斜导柱;所述动模板上动模型腔;所述动模板上位于动模型腔的两侧均设有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滑轨,所述第一直线滑轨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直线滑轨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的驱动油缸;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二直线滑轨,所述第二直线滑轨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斜导孔;所述承口型芯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内侧,所述斜型芯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承口型芯套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与对应侧斜型芯的倾斜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抽芯效率低下的问题。

A kind of injection mold with bent core pu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桥弯抽芯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过桥弯抽芯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PPR管道安装案例中,管道与管道交叉的地方都是用过桥弯管件进行过渡,管道间交叉点多所用的过桥弯产品需求量大。因过桥弯产品结构影响,产品内部中间过渡部分型芯为实现正常脱模,采用注塑前嵌入活动型芯,注塑后人工取出活动型芯的方式生产。此种生产方式虽然能做出成品,但存在效率低、人工操作步骤多、活动型芯无法通运水冷却至周期延长等问题,无法满足该产品产能需求。在现有产品结构的前提下,如何取消人工操作装卸活动型芯,通过模具抽芯实现全自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桥弯抽芯注塑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抽芯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桥弯抽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板1、动模板2和过桥弯型芯;所述定模板1中心设有定模型腔11,所述定模板1上定模型腔11两侧均设有斜导柱12;所述动模板2中心设有与定模型腔11相匹配的动模型腔20;所述动模板2上位于动模型腔20的两侧均设有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滑轨22,所述第一直线滑轨22上设有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直线滑轨22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23的驱动油缸30;所述第一滑块23上设有第二直线滑轨24,所述第二直线滑轨24上设有第二滑块25,所述第二滑块25上设有与斜导柱12相匹配的斜导孔26;所述过桥弯型芯左右对称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承口型芯27和斜型芯28;所述承口型芯27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25内侧,所述斜型芯28通过连接杆29与第一滑块23固定连接,所述承口型芯27套在连接杆29上;所述第一滑块23的滑动方向与对应侧斜型芯28的倾斜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板1上定模型腔11周围设有定位柱13,所述动模板2上设有与定位柱13相匹配的定位孔21。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板1上还设有与定模型腔11连通的注料孔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油缸30为方形油缸,安装在第一直线滑轨反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解决了过桥弯需人工操作装卸活动斜型芯的问题,解决了过桥弯不能实现全自动生产问题,解决了PPR过桥弯人工操作效率低、产能低的问题;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产能提高,模具动作可靠。方形油缸反装结构减小了模具容模空间,在小型注塑机上生产降低了大型注塑机带来的高能耗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动模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定模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动模板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动模板的局部拆解平面示意图。图5是过桥弯的截面示意图。图中:定模板1,定模型腔11,斜导柱12,定位柱13,注料孔14;动模板2,动模型腔20,定位孔21,第一直线滑轨22,第一滑块23,第二直线滑轨24,第二滑块25,斜导孔26,承口型芯27,斜型芯28,连接杆29,驱动油缸30,过桥弯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过桥弯抽芯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1、动模板2和过桥弯型芯;所述定模板1中心设有定模型腔11,所述定模板1上定模型腔11两侧均设有斜导柱12,所述定模板1上定模型腔11周围设有定位柱13,所述定模板1上还设有与定模型腔11连通的注料孔14;所述动模板2中心设有与定模型腔11相匹配的动模型腔20,所述动模板2上设有与定位柱13相匹配的定位孔21;所述动模板2上位于动模型腔20的两侧均设有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滑轨22,所述第一直线滑轨22上设有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直线滑轨22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23的驱动油缸30,所述驱动油缸30为方形油缸,安装在第一直线滑轨反面(第一滑块23为正面安装);所述第一滑块23上设有第二直线滑轨24,所述第二直线滑轨24上设有第二滑块25,所述第二滑块25上设有与斜导柱12相匹配的斜导孔26;所述过桥弯型芯左右对称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承口型芯27和斜型芯28;所述承口型芯27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25内侧,所述斜型芯28通过连接杆29与第一滑块23固定连接,所述承口型芯27套在连接杆29上;所述第一滑块23的滑动方向与对应侧斜型芯28的倾斜方向相同。本技术的动作过程:(1)分离定模板1和动模板2,通过斜导柱12和斜导孔26的配合动作,带动第二滑块25移动,从而带动承口型芯27脱离;(2)驱动油缸30驱动第一滑块23移动,第一滑块23沿斜型芯28的倾斜方向带动斜型芯28脱离,完成抽芯。以上说明仅为本技术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桥弯抽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板(1)、动模板(2)和过桥弯型芯;/n所述定模板(1)中心设有定模型腔(11),所述定模板(1)上定模型腔(11)两侧均设有斜导柱(12);/n所述动模板(2)中心设有与定模型腔(11)相匹配的动模型腔(20);所述动模板(2)上位于动模型腔(20)的两侧均设有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滑轨(22),所述第一直线滑轨(22)上设有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直线滑轨(22)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23)的驱动油缸(30);所述第一滑块(23)上设有第二直线滑轨(24),所述第二直线滑轨(24)上设有第二滑块(25),所述第二滑块(25)上设有与斜导柱(12)相匹配的斜导孔(26);/n所述过桥弯型芯左右对称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承口型芯(27)和斜型芯(28);所述承口型芯(27)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25)内侧,所述斜型芯(28)通过连接杆(29)与第一滑块(23)固定连接,所述承口型芯(27)套在连接杆(29)上;所述第一滑块(23)的滑动方向与对应侧斜型芯(28)的倾斜方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桥弯抽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板(1)、动模板(2)和过桥弯型芯;
所述定模板(1)中心设有定模型腔(11),所述定模板(1)上定模型腔(11)两侧均设有斜导柱(12);
所述动模板(2)中心设有与定模型腔(11)相匹配的动模型腔(20);所述动模板(2)上位于动模型腔(20)的两侧均设有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滑轨(22),所述第一直线滑轨(22)上设有第一滑块(23),所述第一直线滑轨(22)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23)的驱动油缸(30);所述第一滑块(23)上设有第二直线滑轨(24),所述第二直线滑轨(24)上设有第二滑块(25),所述第二滑块(25)上设有与斜导柱(12)相匹配的斜导孔(26);
所述过桥弯型芯左右对称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承口型芯(27)和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牛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