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器气流换向接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52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负压吸引器气流换向接头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具有上模仁,下模具有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围成圆柱形的阀体成型腔,阀体成型腔的外表面设有凹环;上模仁设有与阀体成型腔连通的换向块成型腔,换向块成型腔之下具有与之连通的限位块成型腔;上模仁设有插入阀体成型腔内的上模芯杆;下模仁具有与阀体成型腔正交的三通主管芯杆,上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之间有距离;下模设有与阀体成型腔对中的下模芯杆;下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之间有距离;下模的侧向设有三通支管芯杆,三通支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接触且正交。通过注塑的方式成批生产带有三通的气体换向接头。

Mould for air flow reversing joint of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吸引器气流换向接头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三通的软管插头接口模具。
技术介绍
乳房活检是乳房活组织病理检查的简称,是指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并肩检查,以确定诊断的方法。在做乳房活检过程时,在穿刺部位的皮肤局麻下作一个小切口,用较粗的枕头或者带针芯的穿刺针刺入,吸出小块组织做病理检查。或者用换钻取材。现有乳房活检系统是通过活检针装置配合负压吸引装置,由活检针从切口刺入,活检针旋转进入乳房组织内,通过旋切的方式获得取样组织。负压吸引装置内设负压泵,活检针的手柄内设有与负压泵相连的管道。乳房活检系统在进行旋切取样时,需要通过负压泵产生的负压将取样组织从患者体内取出,并且涉及到气流的方向切换来实现取样。气流的方向切换通过气流换向接头实现,气流换向阀包括圆柱形的阀体,阀体内设置三通,阀体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凸起,密封圈凸起将阀体分隔为两部分,三通位于第一部分,另一部分设置换向拨块和限位块;限位块是设置于阀体表面的弧形块,限位块的圆心角为90°;换向拨块为沿阀体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凸条,换向拨块位于阀体的端部。需要进行气流换向时,拨动拨块,实现气流在三通的三个接口之间切换。三通包括气流管道和开设与阀体的通孔,气流管道包括贯穿阀体的主管和与主管正交的支管,支管一端与阀体相交、另一端与主管相通;三通的通孔包括主管的两个端口和支管与阀体相交的端口。目前尚无用注塑的方法批量制作这种气流换向接头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注塑的方式成批生产气流换向接头的模具。负压吸引器气流换向接头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具有上模仁,下模具有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围成圆柱形的阀体成型腔,阀体成型腔的外表面设有凹环;上模仁设有与阀体成型腔连通的换向块成型腔,换向块成型腔之下具有与之连通的限位块成型腔,限位块成型腔是与阀体成型腔呈台阶的弧形槽,换向块成型腔是与阀体成型腔正交的矩形腔;上模仁设有插入阀体成型腔内的上模芯杆;下模仁具有与阀体成型腔正交的三通主管芯杆,上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之间有距离;下模设有与阀体成型腔对中的下模芯杆;下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之间有距离;下模的侧向设有三通支管芯杆,三通支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接触且正交。如此结构,可以成型出具有圆柱形的阀体,阀体内具有三通,三通之上为盲孔,三通之下也是盲孔。阀体的顶部具有换向块;换向块之下是弧形的限位块。限位块成型腔分别与换向块成型腔和阀体成型腔相连,成型出弧形的限位块。三通主管芯杆和上模芯杆、下模芯杆之间的区域成型出三通的主管;三通支管芯杆和上模芯杆、下模芯杆之间的区域成型出三通的支管。优选的,上模仁内设有4个换向块成型腔,4个换向块成型腔等间隔分布,其中三个换向块成型腔分别于三通管道对中,另一个换向块成型腔的长度大于其他三个换向块成型腔的长度。如此,三个换向块的尺寸一致,只有未对准三通通孔的换向块比其他换向块长,使用时方便识别出与三通通孔对应的换向块。优选的,相邻的换向块成型腔通过弧形腔连通,4个弧形腔组成一个圆;弧形腔与阀体成型腔之间形成台阶。弧形腔成型出相邻换向块之间的加强筋。优选的,弧形腔的高度低于换向块成型腔的高度。优选的,换向块成型腔的端部呈圆弧形。相当于换向块的端部呈圆弧形,便于脱模。优选的,该模具为该模具为一模四穴模具,上模和上模之间设置入料通道,入料通道包括入料主通道和与四穴成型腔连通的4个入料支流通道,入料主通道位于四穴成型腔的中央,入料支流通道与换向块成型腔连通。这样,料液先经过换向块成型腔再进入阀体成型腔,提高阀体内表面的成型精度。优选的,入料主通道和入料支流通道相互垂直,入料支流通道与入料主通道的端部有距离。避免进料出现类直角的剧烈弯道,使进料时料液得到缓冲。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注塑的方式成批生产带有三通的气体换向接头。附图说明图1是气体换向接头的示意图。图2是合模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F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开模示意图。图6为图5中B-B向的剖视图。图7上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下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上模1,上模仁11,上模芯杆12,下模2,下模仁21,下模芯杆22,阀体成型腔3,凹环31,换向块成型腔4,弧形腔41,限位块成型腔5,入料主通道61,入料支流通道62,阀体7,三通71,换向块72,限位块73,加强筋7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8所示,负压吸引器气流换向接头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具有上模仁11,下模2具有下模仁21,上模仁11和下模仁21围成圆柱形的阀体成型腔3,阀体成型腔3的外表面设有凹环31;上模仁11设有与阀体成型腔3连通的换向块成型腔4,换向块成型腔4之下具有与之连通的限位块成型腔5,限位块成型腔5是与阀体成型腔3呈台阶的弧形槽,换向块成型腔4是与阀体成型腔3正交的矩形腔;上模仁11设有插入阀体成型腔3内的上模芯杆12;下模仁21具有与阀体成型腔3正交的三通主管芯杆,上模芯杆12与三通主管芯杆之间有距离;下模2设有与阀体成型腔3对中的下模芯杆22;下模芯杆22与三通主管芯杆23之间有距离;下模2的侧向设有三通支管芯杆,三通支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接触且正交。如此结构,可以成型出具有圆柱形的阀体7,如图1所示,阀体7内具有三通71,三通71之上为盲孔,三通71之下也是盲孔。阀体7的顶部具有换向块72;换向块72之下是弧形的限位块73。限位块成型腔5分别与换向块成型腔4和阀体成型腔3相连,成型出弧形的限位块73。三通主管芯杆和上模芯杆12、下模芯杆22之间的区域成型出三通的主管;三通支管芯杆和上模芯杆12、下模芯杆22之间的区域成型出三通的支管。如图7所示,上模仁11内设有4个换向块成型腔4,4个换向块成型腔4等间隔分布,其中三个换向块成型腔4分别于三通管道对中,另一个换向块成型腔4的长度大于其他三个换向块成型腔4的长度。如此,三个换向块的尺寸一致,只有未对准三通通孔的换向块比其他换向块长,使用时方便识别出与三通通孔对应的换向块。如图6-7所示,相邻的换向块成型腔4通过弧形腔41连通,4个弧形腔41组成一个圆;弧形腔41与阀体成型腔3之间形成台阶。弧形腔41成型出相邻换向块之间的加强筋74。弧形腔41的高度低于换向块成型腔4的高度。换向块成型腔4的端部呈圆弧形。相当于换向块的端部呈圆弧形,便于脱模。如图7-8所示,该模具为一模四穴模具,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置入料通道6,入料通道包括入料主通道61和与四穴成型腔连通的4个入料支流通道62,入料主通道61位于四穴成型腔的中央,入料支流通道62与换向块成型腔4连通。这样,料液先经过换向块成型腔4再进入阀体成型腔3,提高阀体内表面的成型精度。入料主通道61和入料支流通道62相互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负压吸引器气流换向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具有上模仁,下模具有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围成圆柱形的阀体成型腔,阀体成型腔的外表面设有凹环;上模仁设有与阀体成型腔连通的换向块成型腔,换向块成型腔之下具有与之连通的限位块成型腔,限位块成型腔是与阀体成型腔呈台阶的弧形槽,换向块成型腔是与阀体成型腔正交的矩形腔;上模仁设有插入阀体成型腔内的上模芯杆;下模仁具有与阀体成型腔正交的三通主管芯杆,上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之间有距离;下模设有与阀体成型腔对中的下模芯杆;下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之间有距离;下模的侧向设有三通支管芯杆,三通支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接触且正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负压吸引器气流换向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具有上模仁,下模具有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围成圆柱形的阀体成型腔,阀体成型腔的外表面设有凹环;上模仁设有与阀体成型腔连通的换向块成型腔,换向块成型腔之下具有与之连通的限位块成型腔,限位块成型腔是与阀体成型腔呈台阶的弧形槽,换向块成型腔是与阀体成型腔正交的矩形腔;上模仁设有插入阀体成型腔内的上模芯杆;下模仁具有与阀体成型腔正交的三通主管芯杆,上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之间有距离;下模设有与阀体成型腔对中的下模芯杆;下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之间有距离;下模的侧向设有三通支管芯杆,三通支管芯杆与三通主管芯杆接触且正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引器气流换向接头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仁内设有4个换向块成型腔,4个换向块成型腔等间隔分布,其中三个换向块成型腔分别于三通管道对中,另一个换向块成型腔的长度大于其他三个换向块成型腔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撖亚頔何柳金美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灵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