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底架边梁与铸件钻孔铆接的辅助工装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052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用于底架边梁与铸件钻孔铆接的辅助工装及其方法,提出新型的钻孔铆接辅助工装,以针对性地解决铝合金底架边梁与铸件的铆接加工问题,以期实现一种实用性强、钻孔精准度高、加工效率高的钻孔铆接工艺,有效地解决现有底架边梁难于精准钻孔和拉铆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降低现场加工工作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辅助工装包括有托板,F型卡栏,支撑框架,定位支撑块和磁力钻。所述的托板具有平板状结构,支撑框架的截面形状为L型,定位支撑块具有至少两个连接为一体的连续的T型结构。所述的支撑框架在其两个直角折边之间设置一截面为矩形的通槽,边梁的外缘抵入通槽中。

Auxiliary tooling and method for drilling and riveting of underframe side beam and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底架边梁与铸件钻孔铆接的辅助工装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铝合金动车组的底架边梁与铸件实施钻孔铆接加工的辅助工装及其铆接工艺改进,属于轨道车辆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动车组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车体结构设计与组装加工工艺不断地得以优化与提升,车体结构设计日趋成熟。底架作为铝合金车体的重要部件之一,直接与转向架相连接且起到举足轻重的连接与承载分配的基础作用。而边梁上的重要附件—抗侧滚安装座的精准定位尺寸会直接影响到车体的质量及安全,因此,对于此类抗侧滚安装座的加工位置与尺寸、产品质量等性能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铝合金车体的底架边梁附件—抗侧滚安装座,是直接焊接在边梁上的铝合金结构,受焊接变形因素的影响,难于调修,且很难保证尺寸公差要求。较为新型改进设计,是将抗侧滚安装座由铝合金结构改为铸件结构,采用现场手动配钻的方式通过铆钉将铸件固定在边梁上,因此边梁的设计结构、抗侧滚安装座的安装空间位置和手动钻孔等人为不确定因素等,直接决定了现场配钻孔的难易及所钻孔的精准度。例如申请人现有设计与使用的某型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底架边梁与铸件钻孔铆接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3),F型卡栏(4),支撑框架(6),定位支撑块(7)和磁力钻(8);/n所述的托板(3)具有平板状结构,支撑框架(6)的截面形状为L型,定位支撑块(7)具有至少两个连接为一体的连续的T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底架边梁与铸件钻孔铆接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3),F型卡栏(4),支撑框架(6),定位支撑块(7)和磁力钻(8);
所述的托板(3)具有平板状结构,支撑框架(6)的截面形状为L型,定位支撑块(7)具有至少两个连接为一体的连续的T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底架边梁与铸件钻孔铆接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所述的支撑框架(6),在其两个直角折边之间设置一截面为矩形的通槽(61),边梁(10)的外缘抵入通槽(6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底架边梁与铸件钻孔铆接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在边梁下表面(40)处,所述的托板(3)、铸件各自位于边梁下表面(40)上,磁力钻(8)位于托板(3)上;至少一个F型卡栏(4)夹持固定于托板(3)上表面与边梁下表面(40)的垂向两端,至少一个F型卡栏(4)夹持于铸件与边梁下表面(40)的垂向两端;
在边梁内斜面(50)处,所述的定位支撑块(7)、铸件各自位于边梁内斜面(50)上,磁力钻(8)位于定位支撑块(7)上,支撑框架(6)位于边梁(10)的下表面外缘;至少一个F型卡栏(4)夹持固定于定位支撑块(7)的上表面与支撑框架(6)底面的垂向之间,至少一个F型卡栏(4)夹持于铸件与支撑框架(6)底面的垂向两端。


4.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用于底架边梁与铸件钻孔铆接的辅助工装的铆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实施步骤,
(1)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吉王洋杨丽徐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