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02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包括机架、侧模组件以及第一动模组件和第二动模组件;所述侧模组件包括两个侧模具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侧模具相向或相背移动的侧模驱动装置,各所述侧模具上分别开设有型槽,两个所述侧模具相互抵接后,两个所述型槽共同形成型孔;所述第一动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型孔同轴布置的第一撞针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撞针沿所述型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动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型孔同轴布置的第二撞针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撞针沿所述型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成型设备可直接通过冷挤压的方式获得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工艺较为简单,产品内部孔隙少,抗腐蚀性能好。

A molding equipment of lead-acid battery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的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普遍采用浇铸成型,即将铅锭熔化后浇铸到成型模具中,开模后获得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但是这种方式获得的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的内部不可避免存在孔隙,抗腐蚀性能相对较差。公开号为CN10136215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挤压制造蓄电池铅圈的工艺方法,其实质就是一种制造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重力铸造过程中进行挤压有效减小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内的孔隙,有效提高了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的抗腐蚀性能,然而,该方法同样需要将铅锭熔化以进行浇铸,工艺相对复杂。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的成型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获得的产品抗腐蚀性能相对较好且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的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安装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侧模组件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侧模组件两侧的第一动模组件和第二动模组件;/n所述侧模组件包括两个相向布置的侧模具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侧模具相向或相背移动的侧模驱动装置,各所述侧模具上分别开设有型槽,两个所述侧模具相互抵接后,两个所述型槽共同形成用于成型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的型孔;/n所述第一动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型孔同轴布置的第一撞针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撞针沿所述型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n所述第二动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型孔同轴布置的第二撞针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撞针沿所述型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侧模组件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侧模组件两侧的第一动模组件和第二动模组件;
所述侧模组件包括两个相向布置的侧模具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侧模具相向或相背移动的侧模驱动装置,各所述侧模具上分别开设有型槽,两个所述侧模具相互抵接后,两个所述型槽共同形成用于成型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的型孔;
所述第一动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型孔同轴布置的第一撞针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撞针沿所述型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所述第二动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型孔同轴布置的第二撞针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撞针沿所述型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开合模滑轨,各所述侧模具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开合模滑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模滑轨包括底座和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压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侧模具滑动的滑槽,两个所述压板覆盖在所述滑槽的槽口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滑槽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动模组件和所述侧模组件之间的靠模组件,所述靠模组件包括靠模座和用于驱动所述靠模座沿着所述型孔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靠模驱动装置,所述靠模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型孔同轴布置的穿针孔。


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增实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一鸣交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