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和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04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机、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和端盖。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振配合部,并且所述电机还包括至少一个减振部件,所述减振部件被布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端盖之间并且抵靠所述减振配合部和所述定子,用以在所述定子与所述端盖之间提供沿着所述定子的径向的径向作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改善现有电机中的振动、噪声和冲击等问题,并且制造和装配成本低,装配操作快捷方便,能够保证减振降噪效果持续有效。

Motor, damping components and end caps for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和端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和端盖。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供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电机产品,它们被广泛应用到众多的装置、设备或者系统中,服务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等活动。然而,电机在运行时将会产生振动、噪声和冲击等问题。对此,人们已经采用了很多技术手段来加以解决,例如通过在电机内部的一些零部件之间布置橡胶减振部件等,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现有技术手段仍然存在着诸如无法保证减振和降噪效果持续有效、装配操作不便且耗时、减振材料容易损耗、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机、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和端盖,从而有效解决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这些问题以及其他方面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首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电机,其包括定子和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振配合部,并且所述电机还包括至少一个减振部件,所述减振部件被布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端盖之间并且抵靠所述减振配合部和所述定子,用以在所述定子与所述端盖之间提供沿着所述定子的径向的径向作用力。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中,可选地,所述减振部件被构造成板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并且所述减振配合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的凹槽,用以将所述凸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其中。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中,可选地,所述减振部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出部,它们被布置在所述减振部件的一个端部两侧,并且所述减振配合部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中,可选地,所述减振部件设置有4个,它们沿着所述定子的周向被均匀布置,并且所述端盖上设置有4个所述减振配合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中,可选地,所述减振部件沿着所述定子的轴向被插装在所述定子与所述端盖之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中,可选地,所述减振配合部被构造成凸耳形状,并且/或者所述端盖的外端面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中,可选地,所述端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减振配合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中,可选地,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定子之间设置有弹性减振环,并且/或者所述后端盖与所述定子之间设置有弹性减振环,并且/或者所述后端盖的外端面的顶部设置有导向结构。其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所述减振部件是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电机中的减振部件。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的端盖,所述端盖是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电机中的端盖。从与附图相结合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会清楚地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技术方案的原理、特点、特征以及优点等。例如,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现有电机中的振动、噪声和冲击等问题,不仅可以节省制造和装配成本,而且装配过程相当快捷且方便,对现有的电机生产线上的装配过程影响小,并且能够保证减振降噪效果持续有效。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只是出于解释目的而设计的,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机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机实施例中的前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前端盖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前端盖的一个局部侧剖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电机实施例中的后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后端盖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的电机实施例中的减振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的电机实施例中的减振部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的电机实施例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从一个视角显示出了一个减振部件被装配在前端盖和定子之间的局部结构。图11是图1所示的电机实施例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从另一个视角显示出了一个减振部件被装配在前端盖和定子之间的局部结构。图12是图1所示的电机实施例的一个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出了一个减振部件被装配在前端盖和定子之间的局部结构。图13是使用图1所示的电机实施例与改进前的现有电机进行噪声信号测试的测试信号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机、用于电机的减振部件和端盖的结构、组成、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形成任何的限制。本文中出于描述的目的,技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及其派生词应联系如各附图中定向的本专利技术,并且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采取其他的多种替代定向。此外,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从而应当认为这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更多实施例也是在本文的记载范围之内。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12,通过这些附图示意性地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组成情况,下面就对此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该电机1包括前端盖2、后端盖3、定子4、减振部件5和弹性减振环6。应当理解,在本文中没有提及设置在该电机1中例如转子、电刷等其他零部件,由于这些零部件的结构、功能等已经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或熟知,并且不属于本专利技术中的重点,因此在本文予以简化。对于上述的前端盖2和后端盖3来讲,在一些应用场合下有可能将它们分别称为驱动端盖、电刷端盖或者可能存在的更多其他名称,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是将此类两个端盖分别统称为前端盖、后端盖,通过它们二者的接合可以提供用来将定子4、转子等零部件容纳于其中的电机内部空间。如图2和图12所示,可以通过在前端盖2与定子4之间设置弹性减振环6(和/或在后端盖3与定子4之间设置弹性减振环6),如此能够有效减少从定子4到前端盖2(和/或定子4到后端盖3)的振动能量传递,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零部件以及相关联的零部件中产生的振动、噪声和冲击等问题。本案专利技术人通过进行大量的试验总结分析发现,端盖震动引起的噪音是产生电机低速噪音的最主要的诱因,而端盖振动主要是由定子振动引起的被迫振动,所以,隔断定子向端盖传递振动的路径,能有效降低低速噪音,而所述径向作用力越小,那么对隔振作用越好,噪音表现越好,但是由于需要所述径向作用力同时要支撑定子工作时的自重及振动力,所以径向作用力大小最好适中。对于定子4来讲,它的振动是来源于电机工作时定子和转子交互作用的电磁力,定子4的振动将会引起前端盖2和后端盖3的受迫振动,而前端盖2和后端盖3的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1),其包括定子(4)和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振配合部(26),并且所述电机(1)还包括至少一个减振部件(5),所述减振部件(5)被布置在所述定子(4)与所述端盖之间并且抵靠所述减振配合部(26)和所述定子(4),用以在所述定子(4)与所述端盖之间提供沿着所述定子(4)的径向的径向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1),其包括定子(4)和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振配合部(26),并且所述电机(1)还包括至少一个减振部件(5),所述减振部件(5)被布置在所述定子(4)与所述端盖之间并且抵靠所述减振配合部(26)和所述定子(4),用以在所述定子(4)与所述端盖之间提供沿着所述定子(4)的径向的径向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1),其中,所述减振部件(5)被构造成板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出部(53),并且所述减振配合部(26)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出部(53)相适配的凹槽(25),用以将所述凸出部(53)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1),其中,所述减振部件(5)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出部(53),它们被布置在所述减振部件(5)的一个端部两侧,并且所述减振配合部(26)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凹槽(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1),其中,所述减振部件(5)设置有4个,它们沿着所述定子(4)的周向被均匀布置,并且所述端盖上设置有4个所述减振配合部(26)。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龙
申请(专利权)人:索恩格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