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为实现液晶显示和触控功能的集成,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一般通过将公共电极图案化,既作为液晶显示的公共电极,又作为触控功能的感应电极,通过分时作业同时驱动显示和触控功能。根据感应电极在液晶面板中的内嵌程度分为OnCellTP技术和InCellTP技术。其中,InCellTP技术将触控功能完全内嵌到液晶像素中,因此具有整机厚度薄、显示效果优、穿透率佳等突出优点,是高端市场的首选方案。具体地,InCellTP技术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分为互电容式触控技术和自电容式触控技术。自电容式InCellTP技术通过图形化方法将感应电极分割成棋盘排列的感应垫,每个感应垫通过布置一根或多根金属引线单独接出形成触控通道。一般地,触控引线层与公共电极层之间用平坦层间隔绝缘,通过在特定位置制作连接孔以实现触控引线对特定感应垫输入控制信号。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薄膜晶体管结构层;/n触控层,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上;/n平坦层,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上且包覆所述触控层;/n第一槽孔,从所述平坦层的远离所述触控层的一面延伸至所述触控层的表面,所述触控层的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第一槽孔为台阶结构;/n公共电极层,设于所述平坦层、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触控层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薄膜晶体管结构层;
触控层,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上;
平坦层,设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上且包覆所述触控层;
第一槽孔,从所述平坦层的远离所述触控层的一面延伸至所述触控层的表面,所述触控层的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第一槽孔为台阶结构;
公共电极层,设于所述平坦层、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触控层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钝化层,设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上;以及
第一通孔,对应于所述第一槽孔且贯穿所述钝化层,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槽孔连通;
第二槽孔,从所述钝化层延伸至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的表面;
导电层,覆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面、所述第一槽孔中所述公共电极层的表面形成补偿层以及覆于所述第二槽孔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钝化层的表面形成像素电极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结构层包括
基板;
有源层,设于所述基板上;
栅极绝缘层,设于所述有源层上;
层间绝缘层,设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
源漏极层,设于所述层间绝缘层上,且与所述有源层相接;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源漏极层同层间隔设置;所述源漏极的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二槽孔中,所述像素电极层设于所述源漏极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包括第一孔体和围绕所述第一孔体的第二孔体,所述第一孔体与所述第二孔体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