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64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箱涵,两段箱涵上方跨设有桥接悬挂梁,该桥接悬挂梁下方挂接有用于将将两段箱涵连通的钢箱涵;钢箱涵包括沿着长度方向顺次连接的三段钢箱涵节,其中位于两端的为端部钢箱涵节,位于中部的为中间钢箱涵节;端部钢箱涵节的外端设置有对接头,对接头分别与相应的箱涵对接,端部钢箱涵节的内端与中间钢箱涵节的端部之间通过端头止水结构搭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桥接悬挂梁易于吊装到两段箱涵上,其下方挂接由三段钢箱涵节组成的钢箱涵,拼装式的钢箱涵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钢箱涵的端部与箱涵端面对接,能够快速恢复箱涵应急排水功能。

A repair system of steel box culvert with large dia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箱涵修复
,具体涉及用于快速修复破损箱涵的钢箱涵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受设施老化、地质环境改变和建筑施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箱涵伸缩缝错位、开裂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管网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大口径箱涵常用于主排水管线上,维修困难,并且一般不允许长时间停水维修。因此,需要对损坏箱涵段快速应急修复,以维持箱涵通畅。目前市政施工领域已有一些正在使用的涵管修复的技术,基本以使用封堵材料或封堵件对裂缝处进行封堵为主。对于较小的裂缝或者小尺寸涵管,封堵法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损坏面积大或错位严重的涵管特别是大尺寸箱涵,封堵法难以修复,或者修复后流道截面损失较大,难以获得好的修复效果,只能将损坏部分截除,使用修复体进行修复。但不同于小型涵管,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大口径箱涵修复的难点在于,必须使用大尺寸的高强度修复体,修复体的加工、安装难度更大,因此需要合理设计修复结构,以便于施工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箱涵,其关键在于,两段所述箱涵上方跨设有桥接悬挂梁,该桥接悬挂梁下方挂接有钢箱涵,该钢箱涵将两段所述箱涵连通;所述钢箱涵包括沿着长度方向顺次连接的三段钢箱涵节,其中位于两端的所述钢箱涵节为端部钢箱涵节,位于中部的所述钢箱涵节为中间钢箱涵节;所述端部钢箱涵节的外端设置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箱涵对接,所述端部钢箱涵节的内端为连接端;所述中间钢箱涵节的两端分别从所述连接端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与其贴合搭接,所述中间钢箱涵节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与所述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端头止水结构。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桥接悬挂梁易于吊装到两段箱涵上,其下方挂接由三段钢箱涵节组成的钢箱涵,拼装式的钢箱涵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钢箱涵的端部与箱涵端面对接,能够快速恢复箱涵应急排水功能。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桥接悬挂梁包括桥接横梁和两个梁体座,两个所述梁体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箱涵上,所述桥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落在相应的所述梁体座上;所述桥接横梁的下方设置有两排悬挂件,两排所述悬挂件对称分布在所述桥接横梁的两边,每排所述悬挂件沿着所述桥接横梁的长度方向排布,并分别与所述钢箱涵的相应侧壁连接。采用以上设计,在桥接悬挂梁放置到位后,方便吊装钢箱涵。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悬挂件为伸缩式悬挂件,所述悬挂件的上端与所述桥接横梁相连,所述悬挂件的下端连接有所述钢箱涵。采用以上设计,伸缩式悬挂件允许小幅度调整其长度,从而有助于保持其下方的钢箱涵节的竖向位置和姿态,提高各段钢箱涵节之间的连接吻合度。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对接头的截面与箱涵的内壁相适应,所述对接头的截面呈U形,所述对接头分别伸入相应的所述箱涵,沿着该对接头的外壁环向设置有抵紧板,该抵紧板与所述对接头的轴向方向垂直,该抵紧板的内边缘与所述对接头的外壁连接,所述抵紧板抵靠所述箱涵的端面;所述对接头与箱涵之间连接有张紧组件;所述抵紧板与所述箱涵之间设置有端面密封件。采用以上设计,便于将对接头与箱涵密封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张紧组件包括紧固座和张拉紧固件;所述紧固座呈门形,所述紧固座套设在所述箱涵上,所述紧固座的两竖向部上分别设有一列拉紧孔;所述抵紧板的两侧边分别延伸超出所述箱涵的侧壁外表面,在所述抵紧板上靠近其两侧边分别贯穿分布有一列抵紧板孔,所述抵紧板孔与所述拉紧孔一一正对;所述抵紧板孔为条形孔,所述抵紧板孔竖向设置,每个所述抵紧板孔内各穿设有一个所述张拉紧固件,所述张拉紧固件平行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紧固座相连。采用以上设计,通过抵紧板将端部钢箱涵节与箱涵固定抵接,并且条形的抵紧板孔提供了一定的竖向装配冗余。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端面密封件包括呈U形的端面密封垫,所述端面密封垫与所述抵紧板形状相适应并位于所述抵紧板与所述箱涵的端面之间;所述端面密封垫的水平段连接有底部密封条,该底部密封条沿着所述端面密封垫的水平段设置,该底部密封条位于所述插入端和所述箱涵的底壁之间;所述端面密封垫和所述底部密封条朝向所述所述箱涵的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根连续的压变凸条;所有所述压变凸条均平行于所述抵紧板设置。采用以上设计,端面密封垫将抵靠板与箱涵端面之间密封,由于抵紧板底部与箱涵之间未设置张拉紧固件,设置底部密封条可进一步提高对接头与箱涵内底之间的密封效果。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钢箱涵节包括底板和两块立板,两块所述立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两条相对侧边;两块所述立板从下边缘到上边缘逐渐外展,形成横截面下窄上宽的所述钢箱涵节;所述对接头的底部与所述端部钢箱涵节的底板相平,所述对接头的侧壁上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立板上边缘相平,所述对接头的侧壁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立板之间连接有三角形的过渡连接板;所述端头止水结构包括挤压变形条,该挤压变形条沿着所述中间钢箱涵节的环向设置,该挤压变形条连续贴设在所述中间钢箱涵节的外表面上,该挤压变形条夹设在所述中间钢箱涵节与所述连接端的相对表面之间。采用以上设计,截面下窄上宽的结构设计使得钢箱涵节的立板能够承担一定的压力,在装水量保持不变的情形下,防止底板过度受压;另外,中间钢箱涵节受压时,其整体下沉使挤压变形条变形,装水越多,倾斜设置的立板结构使得中间钢箱涵节与端部钢箱涵节贴合度越好,挤压变形条的密封更好。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端部钢箱涵节内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端部限位条,所述端部限位条沿着所述端部钢箱涵节的环向延伸设置,该端部限位条的一边与所述端部钢箱涵节的内表面相连,另一边朝向所述中间钢箱涵节;所述端部限位条位于两条所述定位槽之间。采用以上设计,对挤压变形条进行限位防护,具有辅助防止中间钢箱涵节的端部向外滑出端部钢箱涵节的连接端。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中间钢箱涵节的外表面上沿着每根所述挤压变形条的走向分别设置有一条定位槽,该定位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端部钢箱涵节的内表面,该定位槽内设置有所述挤压变形条,所述挤压变形条超出所述定位槽的槽口并与所述端部钢箱涵节的内表面贴合。采用以上设计,设置定位槽可防止挤压变形条移位滑动。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沿着所述挤压变形条的走向平行设置有一对角钢,所述角钢的一边贴设焊接在所述中间钢箱涵节的外表面,所述角钢的另一边立设在所述中间钢箱涵节的外表面上;一对所述角钢与所述钢箱涵节的表面围成所述定位槽;述挤压变形条为管状,所述挤压变形条的外壁分别抵靠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和两个槽壁,所述定位槽的槽深为所述挤压变形条外径的1/3-2/3。采用以上设计,使用一对角钢将挤压变形条的位置固定,结构简单,管状的挤压变形条的管腔形成让位空间,挤压变形条在受压时易于发生变形,密封性好。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箱涵(a),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箱涵(a)上方跨设有桥接悬挂梁(600),该桥接悬挂梁(600)下方挂接有钢箱涵,该钢箱涵将两段所述箱涵(a)连通;/n所述钢箱涵包括沿着长度方向顺次连接的三段钢箱涵节,其中位于两端的所述钢箱涵节为端部钢箱涵节(100),位于中部的所述钢箱涵节为中间钢箱涵节(200);/n所述端部钢箱涵节(100)的外端设置有对接头(150),所述对接头(150)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箱涵(a)对接,所述端部钢箱涵节(100)的内端为连接端;/n所述中间钢箱涵节(200)的两端分别从所述连接端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与其贴合搭接,所述中间钢箱涵节(200)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与所述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端头止水结构(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包括两段相对设置的箱涵(a),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箱涵(a)上方跨设有桥接悬挂梁(600),该桥接悬挂梁(600)下方挂接有钢箱涵,该钢箱涵将两段所述箱涵(a)连通;
所述钢箱涵包括沿着长度方向顺次连接的三段钢箱涵节,其中位于两端的所述钢箱涵节为端部钢箱涵节(100),位于中部的所述钢箱涵节为中间钢箱涵节(200);
所述端部钢箱涵节(100)的外端设置有对接头(150),所述对接头(150)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箱涵(a)对接,所述端部钢箱涵节(100)的内端为连接端;
所述中间钢箱涵节(200)的两端分别从所述连接端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与其贴合搭接,所述中间钢箱涵节(200)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与所述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端头止水结构(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悬挂梁(600)包括桥接横梁(610)和两个梁体座(630),两个所述梁体座(630)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箱涵(a)上,所述桥接横梁(610)的两端分别落在相应的所述梁体座(630)上;
所述桥接横梁(610)的下方设置有两排悬挂件(620),两排所述悬挂件(620)对称分布在所述桥接横梁(610)的两边,每排所述悬挂件(620)沿着所述桥接横梁(610)的长度方向排布,并分别与所述钢箱涵的相应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620)为伸缩式悬挂件,所述悬挂件(620)的上端与所述桥接横梁(610)相连,所述悬挂件(620)的下端连接有所述钢箱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150)的截面与箱涵(a)的内壁相适应,所述对接头(150)的截面呈U形,所述对接头(150)分别伸入相应的所述箱涵(a),沿着该对接头(150)的外壁环向设置有抵紧板(180),该抵紧板(180)与所述对接头(150)的轴向方向垂直,该抵紧板(180)的内边缘与所述对接头(150)的外壁连接,所述抵紧板(180)抵靠所述箱涵(a)的端面;
所述对接头(150)与箱涵(a)之间连接有张紧组件(400);
所述抵紧板(180)与所述箱涵(a)之间设置有端面密封件(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箱涵的钢箱涵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400)包括紧固座(410)和张拉紧固件(420);
所述紧固座(410)呈门形,所述紧固座(410)套设在所述箱涵(a)上,所述紧固座(410)的两竖向部上分别设有一列拉紧孔(414);
所述抵紧板(180)的两侧边分别延伸超出所述箱涵(a)的侧壁外表面,在所述抵紧板(180)上靠近其两侧边分别贯穿分布有一列抵紧板孔(181),所述抵紧板孔(181)与所述拉紧孔(414)一一正对;
所述抵紧板孔(181)为条形孔,所述抵紧板孔(181)竖向设置,每个所述抵紧板孔(181)内各穿设有一个所述张拉紧固件(420),所述张拉紧固件(420)平行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紧固座(410)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诚刘石虎何华黄晶余升柳菁翠何荣郭舟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