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柔性管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01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28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柔性管涵结构。该柔性管涵结构包括管涵。所述管涵的两端分别为承口部和插口部。所述管涵承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承口部端面在环形凹槽外围设置有斜切角。所述管涵插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插口部端面在环形凸缘外围设置有斜切角。所述环形凸缘可以嵌入相邻管涵的承口部的环形凹槽中。所述环形凸缘和环形凹槽的间隙中布置有止水橡胶垫块。该柔性管涵结构易于实施,有助于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可减小管涵互相挤压产生的破坏,适应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柔性管涵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柔性管涵结构。
技术介绍
管涵广泛地应用于市政、桥涵、公路、铁路工程中。随着管涵运营年限的增加,在环境和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管涵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开裂、沉降、变形等问题。当地基出现不均匀变形时,往往会发生管节脱落、错牙、管节漏水等问题,影响管涵的正常使用和长期性状,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柔性管涵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柔性管涵结构,包括管涵。所述管涵的两端分别为承口部和插口部。所述管涵承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承口部端面在环形凹槽外围设置有斜切角。所述管涵插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所述插口部端面在环形凸缘外围设置有斜切角。所述环形凸缘可以嵌入相邻管涵的承口部的环形凹槽中。所述环形凸缘和环形凹槽的间隙中布置有止水橡胶垫块。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1.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有助于延长工程使用寿命;2.可减小管涵互相挤压产生的破坏,适应大变形;3.密封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柔性管涵结构示意图;图2为承口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接口处局部放大图。图中:管涵1、斜切角3、止水橡胶垫块4、环形凹槽5、环形凸缘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柔性管涵结构,包括管涵1。所述管涵1的两端分别为承口部和插口部。参见图2,所述管涵1承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5。所述承口部端面在环形凹槽5外围设置有斜切角3。所述管涵1插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6。所述插口部端面在环形凸缘6外围设置有斜切角3。参见图3,所述环形凸缘6可以嵌入相邻管涵1的承口部的环形凹槽5中。所述环形凸缘6和环形凹槽5的间隙中布置有止水橡胶垫块4。止水橡胶垫块4同时还能起到减小两侧管涵1互相挤压而产生的破坏的作用。斜切角3可以使管涵产生一定的转角,适应大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柔性管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涵(1);所述管涵(1)的两端分别为承口部和插口部;所述管涵(1)承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5);所述承口部端面在环形凹槽(5)外围设置有斜切角(3);所述管涵(1)插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6);所述插口部端面在环形凸缘(6)外围设置有斜切角(3);所述环形凸缘(6)可以嵌入相邻管涵(1)的承口部的环形凹槽(5)中;所述环形凸缘(6)和环形凹槽(5)的间隙中布置有止水橡胶垫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大变形的柔性管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涵(1);所述管涵(1)的两端分别为承口部和插口部;所述管涵(1)承口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5);所述承口部端面在环形凹槽(5)外围设置有斜切角(3);所述管涵(1)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华宋叶青唐安石孔增增龚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交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