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02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1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其中,转向架包括:构架;轴箱;车轴;车轮,设置在车轴上,可沿轴向方向移动;车轮上设置有沿轴向方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组锁定槽;定位盘,设置在车轴上与车轴同步转动;夹钳;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钳爪;钳爪通过销轴与定位盘相连;缓解盘,设置在定位盘上与定位盘同步转动;缓解盘沿第一方向移动对钳爪施力,以使钳爪转动至从锁定槽脱出;缓解盘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对钳爪施力使钳爪转动至插入锁定槽;解锁装置,设置在轴箱或构架上,用于对缓解盘施加轴向推力,以使缓解盘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能够降低对地面变轨装置的要求。

Bogie and rai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轨道车辆通常分为单轨列车和双轨列车,其中,双轨列车是沿着两条等距离的轨道行驶。轨距为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采用统一的轨距,而某些国家或地区的轨距是不同的。当轨道列车从一种轨距的轨道驶入另一种轨距的轨道之前,需要进行变轨操作,即:调整轨道列车中连接在同一条车轴上的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使车轮之间的距离能够适应新的轨距。通过调研世界各国对变轨距转向架的研究,目前一些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轨距转向架的研究、研制、试验甚至运营工作。专利技术人了解到,常用的变轨距转向架包括:可相对移动的两个半构架以及横跨在两个半构架之间的枕梁,轮对上的两个车轮分别设置在半构架上,可随对应的半构架一起移动,在枕梁和半构架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在变轨距的过程中,先通过锁紧结构解除半构架和枕梁之间的锁定,然后通过地面变轨装置驱动两个半构架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车轮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移动到位后通过锁紧结构将半构架和枕梁锁定,完成变轨距过程。由于半构架和车轮的自重较大,而且对于动力转向架而言,半构架上还设置有较重的牵引电机,因此,对构架与地面变轨装置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需要地面变轨装置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才能推动半构架移动,并且,构架与地面变轨装置之间的接触磨损也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能够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r>轴箱,通过一系悬架与所述构架相连;车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轴箱相连;车轮,设置在所述车轴上,可沿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车轴移动;所述车轮上设置有至少两组锁定槽,至少两组锁定槽沿所述轴向方向依次排布;定位盘,设置在所述车轴上,与所述车轴同步转动;夹钳;所述夹钳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钳爪;所述钳爪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销轴与所述定位盘相连;缓解盘,设置在所述定位盘上,与所述定位盘同步转动;所述缓解盘能够沿与轴向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对所述钳爪的第一端施力,以使所述钳爪转动至所述第二端从所述锁定槽脱出;所述缓解盘还能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对所述钳爪的第一端施力,以使所述钳爪转动至所述第二端插入所述锁定槽;解锁装置,设置在所述轴箱或构架上,用于对所述缓解盘施加轴向推力,以使所述缓解盘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轴箱通过一系悬挂与构架相连,车轴通过轴承与轴箱相连,车轮设置在车轴上可沿轴向方向相对于车轴移动,车轮上还设置有沿轴向方向依次排布的至少两组锁定槽;还采用定位盘设置在车轴上与车轴同步转动,对称设置的两个钳爪通过销轴与定位盘相连,采用缓解盘设置在定位盘上与定位盘同步转动,采用解锁装置设置在轴箱或构架上,用于对缓解盘施加轴向推力以使缓解盘能够沿与轴向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对钳爪的第一端施力,使钳爪转动至其第二端从锁定槽脱出,实现对车轮进行解锁;缓解盘还能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对钳爪的第一端施力,使其转动至第二端插入锁定槽内,对车轮进行锁定。相比于已有技术中移动构架的方式,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驱动车轮移动实现变轨,并在车轮移动到位时进行锁定,由于车轮的重量远小于半构架的重量,其变轨所需的驱动力较小,降低了对地面变轨装置的要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对与轴箱相连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对的局部剖视图一;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对的局部剖视图二;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对的局部剖视图三;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轮对的局部剖视图四;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缓解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钳爪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锁紧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解锁装置中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解锁装置中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解锁装置与车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轴箱与解锁装置装配的局部剖视图;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地面变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地面变轨装置的纵向断面图;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地面变轨装置中解锁轨的局部视图;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地面变轨装置中解锁轨的纵向剖视图;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地面变轨装置中解锁轨的横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构架;2-轴箱;21-箱体;211-第六轴孔;212-第一安装孔;213-第二安装孔;22-轴承;23-支撑座;3-轮对;31-车轴;311-花键槽;32-车轮;321-锁定槽;322-轮体;323-锁定块;324-轮盘;325-轮毂;3251-第一轴孔;326-锁定部;327-花键;4-锁定装置;41-定位盘;411-第二轴孔;412-容纳缺口;42-缓解盘;421-第三轴孔;422-连接凸起;4221-第一连接孔;423-导向杆;424-第三连接孔;43-钳爪;431-第一端;432-第二端;433-导向缺口;434-销孔;44-销轴;45-锁紧盖;451-第四轴孔;452-限位部;4521-导向面;453-装配部;454-第二连接孔;46-防尘罩;461-第五轴孔;47-第一复位弹簧;5-解锁装置;51-第一推杆;511-第一导向斜面;52-第二推杆;521-第二导向斜面;522-导向滚轮;523-减磨滚轮;53-解锁支架;531-连接轴;54-解锁滚轮;55-第二复位弹簧;61-第一轨道;62-第二轨道;71-导向轨;72-解锁轨;721-轨体;722-支撑辊;723-解锁台;724-导向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构架;/n轴箱,通过一系悬架与所述构架相连;/n车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轴箱相连;/n车轮,设置在所述车轴上,可沿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车轴移动;所述车轮上设置有至少两组锁定槽,至少两组锁定槽沿所述轴向方向依次排布;/n定位盘,设置在所述车轴上,与所述车轴同步转动;/n夹钳;所述夹钳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钳爪;所述钳爪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销轴与所述定位盘相连;/n缓解盘,设置在所述定位盘上,与所述定位盘同步转动;所述缓解盘能够沿与轴向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对所述钳爪的第一端施力,以使所述钳爪转动至所述第二端从所述锁定槽脱出;所述缓解盘还能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对所述钳爪的第一端施力,以使所述钳爪转动至所述第二端插入所述锁定槽;/n解锁装置,设置在所述轴箱或构架上,用于对所述缓解盘施加轴向推力,以使所述缓解盘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架;
轴箱,通过一系悬架与所述构架相连;
车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轴箱相连;
车轮,设置在所述车轴上,可沿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车轴移动;所述车轮上设置有至少两组锁定槽,至少两组锁定槽沿所述轴向方向依次排布;
定位盘,设置在所述车轴上,与所述车轴同步转动;
夹钳;所述夹钳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钳爪;所述钳爪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销轴与所述定位盘相连;
缓解盘,设置在所述定位盘上,与所述定位盘同步转动;所述缓解盘能够沿与轴向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对所述钳爪的第一端施力,以使所述钳爪转动至所述第二端从所述锁定槽脱出;所述缓解盘还能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对所述钳爪的第一端施力,以使所述钳爪转动至所述第二端插入所述锁定槽;
解锁装置,设置在所述轴箱或构架上,用于对所述缓解盘施加轴向推力,以使所述缓解盘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盖,设置在所述车轴上,与所述缓解盘相连,以与所述缓解盘同步转动和同步移动;所述锁紧盖的内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钳爪的第二端插入所述锁定槽后将所述第二端限位保持在插入锁定槽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上设有导向面,用于在所述钳爪从所述锁定槽脱出的过程对所述钳爪的第二端进行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盖的内壁设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上设有中心线与轴向方向平行的螺纹孔,用于通过螺栓与缓解盘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缓解盘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用于与第一驱动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缓解盘与所述定位盘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为设置在定位盘上的容纳缺口;第二驱动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缓解盘端面上的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可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钳爪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缓解盘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与第一导向结构配合,以通过第一导向结构对所述第一端施加沿轴向方向的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导向缺口,所述导向缺口的中心线为弧线;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可容纳于所述导向缺口内的导向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连接凸起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缓解盘和定位盘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江张隶新李兆盈荆红伟马永江尹文龙卢权宋学毅王家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