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尧林生专利>正文

一种电加热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69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加热灶具,在灶具本体(10)上设有凹部(30),在所述凹部(30)内设有电发热元件(2),通过在凹部(30)的表面(5)上设置真空保温层(4)和聚热反光层(3)可以加强灶具的节能保温效果。在电发热元件(2)上方设置耐高温玻璃层(1)可以保护电发热元件(2)。这种电加热灶具具有安全节能保温的效果,而且适应性广,使用方便,既适合家用的各种锅,也适合学校,企业,部队等大食堂用的大锅。(*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灶具,特别涉及一种电加热灶具。技术背景:现有的电加热灶具中一般的电炉,其由发热元件和炉体组成,通常的问题是由于发热元件在加热锅体的时候会向外界辐射热量,电能利用率较低,还对室温环境有影响,并且其对锅具的选择也有很大的限制。而目前普遍运用的电磁炉,虽然是通过锅体直接感应电磁加热,但是依然存在热量向外界辐射的问题,另外电磁炉对锅的材质和形状还有特殊的限制,比如,只能使用铁质锅具,大多数电磁炉只能用平底锅,或是使用圆底锅,则对锅体的球面半径还有一定的限制。同时电磁炉还需风扇、散热片等散热装置,并且还存在一定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至于目前运用的镜面炉,也只能适用于平底锅,在节能保温方面存在同样的缺陷,另外其产生的强热和光对室温有影响,还会给作业人员的身体、眼睛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节能保温优点的电加热灶具。其适应性广,能适用各种材料、形状的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电加热灶具在灶具本体上设有凹部,在该凹部内设有电发热元件。由于电发热元件设置在凹部内,使用时,当锅体放在灶具上后,凹部表面与锅体底面形成封闭空间,充分隔断了热量直接向外部空间散失的途径,达到节能的作用。同时,由于凹部的设计,灶具的适应性广,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锅体,材料和形状都不受限制。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结构,在灶具本体的凹部表面上设有聚热反光层。当发热元件发热时,聚热反光层将光和热聚焦在凹部中央,防止热量向外辐射,可使凹部的中央的温度迅速升高,从而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获得高效节能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结构,在灶具本体的凹部处设有真空保温层。真空保温层可阻止热传导,防止热量向灶体外传导,提高节能效果,同时真空保温层还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可以有保温,冷藏的作用。在灶具本体的凹部表面上设有真空保温层,该真空保温层上设有聚热反光层,通过聚热-->反光层将光和热聚焦灶体中央,减少热量辐射流失,通过真空保温层阻止热量直接向外传导,这样共同作用,可获得更好的节能保温效果。在灶具本体凹部内设有耐高温玻璃层,覆盖在电发热元件之上,起到保护电发热元件的作用。并且即使有水滴溢漏上面也不会因瞬间温差过大发生爆裂,这样可以起到更安全的保护效果。为方便日后保养维修,电发热元件和耐高温玻璃层设计为活动的可拆式构造,可供用户直接从凹部拆卸和安装更换部件。另外设置温控装置主要是便于方便的控制电发热元件的功率,调节火力,适合不同功能的需要。所述的温控装置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采用公知技术与电发热元件连接,该温控装置的操作面板可设置在灶体上也可独立于灶体,通过导线与灶体连接,后一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在用较大口径的大锅时,操作者能够方便的调节火力。本技术电加热灶具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本技术电加热灶具结构简单;2,热能利用率高,具有高效节能的效果;3,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烟尘等污染物产生,也没有电磁辐射的危害,环保安全;4,防止强光高温对室温环境的影响;有效减轻炎热季节人们下厨的疲劳;5,适应性广,日常通用的各种大小形状以及材料的锅都适用:6,可实现长时间保热保冷功能,配备内胆式设计,具备常用电饭煲煮饭、熬汤功能,智能调节炒、煮、焖、炖、烤等所需的火力和温度,实现一灶多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加热灶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加热灶具灶体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电加热灶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电加热灶具灶体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电加热灶具,在灶具本体10上设有一个凹部30,该凹部表面5为圆柱形,在该凹部30内设有电发热元件2,凹部表面5上还设有聚热反光层3,温控装置的操作面板6设置在灶具外壳上。其中电发热元件2可以是用卤素管,红外线电炉丝等发热元件。-->在使用本技术的电加热灶具时,可以将锅放在灶具本体10的凹部30的开口上,由于灶体凹部30的开口的圆形面与锅体圆形截面吻合,隔断了锅体热量直接向外部空间散失的途径,有效地防止强光高温直接传递给人体和眼睛而带来的不便;同时也防止强光高温对室温环境的造成影响。对于一些园柱形的锅具还可直接放置在灶具凹部30内,进行烧水,煲汤,煮饭等,这时可以凹部30的开口处增加设置灶盖,以防止热量的流失。而当灶具不加热的时候还可相当于保温盒。也可以专门配备圆柱型内胆,相当于电饭锅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在靠近凹部30开口的灶具本体10上开有防溢漏槽20,在防溢漏槽20内设有通孔21。对于在有灶盖时进行烧水褒汤时,能够方便排压,防溢漏。实施例2:图3,图4所示的电加热灶具,在灶具本体10上设有一个凹部30,凹部30的表面5为球面形,在所述的凹部表面5上设有真空保温层4,所述的真空保温层4上设有聚热反光层3,在凹部30内设有电发热元件2和耐高温玻璃层1,所述的耐高温玻璃层1覆盖在电发热元件2上方。温控装置的操作面板6独立于灶具本体10,通过导线连接到灶具本体10中的温控装置。其连接方式是常规方法。操作面板6独立于灶具本体主要是为了适用于学校,军队,企业等大食堂用的特大形锅,如口径大于60cm的锅体。在使用时,因为灶具置于大锅底部,若操作面板在灶具本体上,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通过独立于灶具本体的操作面板6来控制调节灶具的火力等,对使用者而言就变得非常方便简单。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如凹部可以不只有一个,凹部表面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形状,电发热元件可以用其他的更先进的发热元件,真空保温层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绝缘保温层代替,改变灶体的形状,高度以及凹部大小以适应不同的需要等,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在灶具本体(10)上设有凹部(30),在该凹部(30)内设有电发热元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在灶具本体(10)上设有凹部(30),在该凹部(30)内设有电发热元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30)的表面(5)之上设有聚热反光层(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30)处的所述灶具本体(10)内设有真空保温层(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30)的表面(5)上设有真空保温层(4),该真空保温层(4)上设有聚热反光层(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该电加热灶具还包括温控装置,该温控装置连接所述的电发热元件(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的操作面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尧林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