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25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冷却装置,包括传送架、冷却装置和控制单元;所述冷却装置位于传送架上方;所述传送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从传送架上掉落的物料支架;所述物料支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风扇和雾化喷头;所述风扇位于传送架上方靠近物料支架的一侧;所述风扇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产品经过传送架传送至物料支架上,雾化喷头将水雾喷洒在产品表面,风扇将产品表面吹干,通过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冷却;产品从传送架上掉落到物料支架上后,温度传感器检测产品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结果对风扇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冷却效果。

Intelligent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架,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橡胶制品从模具中取出的时候表面温度较高,在存储之前需要保证其完全冷却。现有的冷却方式主要分为水冷和风冷,水冷是通过将表面温度较高的塑料制品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进行冷却;风冷是利用流动的空气带走塑料制品表面的热量,达到冷却的目的;现有的冷却装置大多功能单一且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冷却效果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冷却装置,可根据产品冷却情况自动调节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冷却装置,包括传送架、冷却装置和控制单元;所述冷却装置位于传送架上方;所述传送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从传送架上掉落的物料支架;所述物料支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风扇和雾化喷头;所述风扇位于传送架上方靠近物料支架的一侧;所述风扇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产品经过传送架传送至物料支架上,雾化喷头将水雾喷洒在产品表面,风扇将产品表面吹干,通过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冷却;产品从传送架上掉落到物料支架上后,温度传感器检测产品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结果对风扇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是:所述传送架包括多个传送辊和用于驱动传送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每个传送辊均通过轴承安装于辊支架上;除了最靠近物料支架和驱动电机的两个辊支架外,其余辊支架底部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每两个相邻的传送辊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所述传送架远离物料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驱动电机的电机支架。使用多个传送辊对产品进行传送,相较传统的传动带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有利于产品冷却。进一步的是:所述每两个相邻的传送辊之间连接有用于传动的传动绳。驱动电机带动传送辊转动,使得每个传送辊同步转动,提高产品传送效率。进一步的是:所述每两个相邻的传送辊之间设置有四根连接条;所述四根连接条依次首尾铰接组成一平行四边形;所述两个相邻的传送辊的轴位于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上。每两个相邻的传送辊之间距离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条铰接而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而改变,使得传送架的整体长度可调,在传送辊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传送架的长度控制产品在传送架上的传送时间,方便控制产品的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电机与最靠近驱动电机的传送辊通过同步带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驱动电机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传送架的传送速度,调节产品在传送架上的时间,控制冷却效果。进一步的是:所述雾化喷头上连接有气管和水管。所述雾化喷头可使用低压雾化喷头,只需外接气管和水管即可喷出水雾。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10、传送辊;111、辊支架;112、滚轮;120、连接条;130、电机支架;131、驱动电机;210、风扇;220、雾化喷头;300、物料支架;310、温度传感器;400、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冷却装置,包括传送架、冷却装置和控制单元400;所述冷却装置位于传送架上方;所述传送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从传送架上掉落的物料支架300;所述物料支架300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10;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风扇210和雾化喷头220;所述风扇210位于传送架上方靠近物料支架300的一侧;所述风扇210和温度传感器31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所述风扇210采用单相电机风扇,所述控制单元400包括主控制器、继电器和电机驱动器;所述主控制器可选用单片机或者PLC,本实例中的主控制器选用51系列单片机,通过外接三极管、过零检测电路和双向可控硅即可实现对单相电机转速的控制,从而控制风扇210的风速。产品经过传送架传送至物料支架300上,依次经过雾化喷头220和风扇210的下方,雾化喷头220将水雾喷洒在产品表面,风扇210将产品表面吹干,通过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冷却;产品从传送架上掉落到物料支架300上后,温度传感器310检测产品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单元400,控制单元400根据温度传感器310检测结果对风扇210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冷却效果。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传送架包括多个传送辊110和用于驱动传送辊110转动的驱动电机131;所述每个传送辊110均通过轴承安装于辊支架111上;除了最靠近物料支架300和驱动电机131的两个辊支架111外,其余辊支架111底部均设置有滚轮112;所述每两个相邻的传送辊110之间通过连接条120连接;所述传送架远离物料支架30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驱动电机131的电机支架130。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每两个相邻的传送辊110之间连接有用于传动的传动绳。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每两个相邻的传送辊110之间设置有四根连接条120;所述四根连接条120依次首尾铰接组成一平行四边形;所述两个相邻的传送辊110的轴位于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上。每两个相邻的传送辊110之间距离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条120铰接而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而改变,使得传送架的整体长度可调,在传送辊110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传送架的长度控制产品在传送架上的传送时间,方便控制产品的冷却效果。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电机131与最靠近驱动电机131的传送辊110通过同步带连接。还可以使用联轴器将驱动电机131的转轴与传送辊110连接。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电机131与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00还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310的检测结果对驱动电机131的速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传送架的传送速度,调节产品在传送架上的时间,控制冷却效果。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雾化喷头220上连接有气管和水管。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架、冷却装置和控制单元(400);所述冷却装置位于传送架上方;所述传送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从传送架上掉落的物料支架(300);所述物料支架(300)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10);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风扇(210)和雾化喷头(220);所述风扇(210)位于传送架上方靠近物料支架(300)的一侧;所述风扇(210)和温度传感器(31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架、冷却装置和控制单元(400);所述冷却装置位于传送架上方;所述传送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从传送架上掉落的物料支架(300);所述物料支架(300)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10);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风扇(210)和雾化喷头(220);所述风扇(210)位于传送架上方靠近物料支架(300)的一侧;所述风扇(210)和温度传感器(310)与控制单元(40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架包括多个传送辊(110)和用于驱动传送辊(110)转动的驱动电机(131);所述每个传送辊(110)均通过轴承安装于辊支架(111)上;除了最靠近物料支架(300)和驱动电机(131)的两个辊支架(111)外,其余辊支架(111)底部均设置有滚轮(112);所述每两个相邻的传送辊(110)之间通过连接条(120)连接;所述传送架远离物料支架(300)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合信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