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64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属于胶管制品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手柄带以及与手柄带卡扣连接且带有空腔的接头本体,接头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胶管端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接头本体于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连接孔与外部连通或封闭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之间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方便更换接头本体,节约成本的优点。

A kind of connector for rubber tube pu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
本技术属于胶管制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
技术介绍
拉力器是最早进入中国家庭的健身器械。目前,拉力器已经发展到弹簧拉力器、胶管拉力器以及重锤滑轮拉力器等多种形式,其中尤以胶管拉力器重量轻、便于携带,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在公开号为CN201182859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格斗训练拉力器,其包括手柄、手柄带以及胶管,手柄带连接处为胶管接头,胶管一端连接在胶管接头上,另一端为由胶管形成的套圈。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拉力器,其通过将胶管连接在手柄的胶管接头上,实现手柄与胶管的连接。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胶管接头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极易受损,若胶管接头损坏,则需要对手柄进行整体更换,不利于节约成本;且上述拉力器中胶管与胶管接头为固定卡接的方式,不便于更换,因此仍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拉力器接头,其具有能够方便更换接头本体,节约成本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包括手柄带以及与手柄带卡扣连接且带有空腔的接头本体,接头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胶管端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接头本体于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连接孔与外部连通或封闭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之间卡扣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时,首先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卡扣连接解开以使连接孔与外部连通,然后将胶管的端部置入连接孔内,最后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进行卡扣,使胶管端部的膨胀部位卡接在连接孔内,完成胶管的安装;另一端的手柄带与接头本体之间则通过卡扣完成连接,由此完成整个胶管拉力器的连接。综上,通过单独的接头本体对胶管以及手柄带进行连接,能够在其损坏时单独对接头本体进行更换,节约成本;而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卡接结构则能够方便对胶管进行固定与拆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接近第二连接部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滑槽嵌合的滑块,所述滑块远离连接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或拆卸胶管时,只需将滑块嵌入滑槽或从滑槽内取出,即可使连接孔打开或者封闭,由此能够方便对胶管进行安装或拆卸;其中,限位部能够在滑块滑入滑槽内后,对限位块以及第二连接部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滑块由滑槽的另一端滑出,导致胶管脱离接头本体。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顶角均呈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截面呈三角形的滑槽,能够方便滑块与滑槽进行定位,使其卡接过程更加方便,而呈圆弧状的顶角则能够降低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从而达到延长接头本体使用寿命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呈球状,且其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球状的限位部能够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抓握,从而使胶管的装卸过程更加方便,且防滑纹路能增大手部与限位部的摩擦力,从而使用户安装胶管的过程更加稳定。进一步的,还包括滑移套设在胶管外壁上且可相互扣接的两加强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胶管时先将两加强片分别置于接头本体的空腔内以及外部,当滑块嵌入滑槽后,将两加强片通过连接孔之间的缝隙扣合在一起,由此能够加强胶管与接头本体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两所述加强片相互远离的一侧沿其周向转动连接有若干抵接部,当所述抵接部转动至远离加强片的最远位置时,其端部抵接在胶管的外表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部的设置,能够在加强片扣接时,使抵接部嵌入到胶管的外表面内,从而从两侧固定住胶管的位置,提升拉力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带包括握把以及带环,所述握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穿孔,所述带环穿过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把、带环以及穿孔的设置,能够使握把与带环之间可相互滑动,从而使拉力器具有更加广泛的自由度,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进一步的,所述带环与接头本体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金属卡扣,且所述带环与接头本体相互接近的一端均设置有加强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卡扣能够使带环与接头本体之间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从而能够提升拉力器更换接头本体的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单独的接头本体对胶管以及手柄带进行连接,能够在其损坏时单独对接头本体进行更换,节约成本;而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卡接结构则能够方便对胶管进行固定与拆卸;(2)通过设置滑槽、滑块以及限位部,能够方便对胶管进行安装或拆卸;其中,限位部能够在滑块滑入滑槽内后,对限位块以及第二连接部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滑块由滑槽的另一端滑出,导致胶管脱离接头本体;(3)通过设置抵接部,能够在加强片扣接时,使抵接部嵌入到胶管的外表面内,从而从两侧固定住胶管的位置,提升拉力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手柄带;2、接头本体;3、加强片;11、握把;12、带环;13、穿孔;14、海绵层;15、金属卡扣;16、加强部;21、空腔;22、连接孔;23、第一连接部;24、第二连接部;31、环形卡槽;32、嵌槽;33、抵接部;231、滑槽;241、滑块;242、限位部;243、防滑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如图1、2所示,包括手柄带1以及与手柄带1卡扣连接且呈带环12状的接头本体2,接头本体2内带有空腔21,接头本体2的另一端开设有用于与胶管端部连接的连接孔22。如图2所示,手柄带1包括呈圆柱状的握把11以及由环形条带构成的带环12,握把1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柱状穿孔13,带环12穿过穿孔13,且握把11的表面套设有一层海绵层14,通过握把11、带环12以及穿孔13能够使握把11与带环12之间可相互滑动,从而使拉力器具有更加广泛的自由度,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其中,海绵层14能够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如图2所示,带环12与接头本体2连接的位置安装有相互配合的金属卡扣15,且带环12与接头本体2相互接近的一端均固定有加强部16。金属卡扣15能够使带环12与接头本体2之间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从而能够提升拉力器更换接头本体2的速度。如图2、3接头本体2于连接孔22的一侧固定有用于使连接孔22与外部连通或封闭的第一连接部23以及第二连接部24,第一连接部23以及第二连接部24之间卡扣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3接近第二连接部24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滑槽231,第二连接部24接近第一连接部23的一侧延伸有与滑槽231嵌合的滑块241,滑块241远离连接孔22的一端固定有一限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带(1)以及与手柄带(1)卡扣连接且带有空腔(21)的接头本体(2),接头本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胶管端部连接的连接孔(22),所述接头本体(2)于连接孔(2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连接孔(22)与外部连通或封闭的第一连接部(23)以及第二连接部(24),所述第一连接部(23)以及第二连接部(24)之间卡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带(1)以及与手柄带(1)卡扣连接且带有空腔(21)的接头本体(2),接头本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胶管端部连接的连接孔(22),所述接头本体(2)于连接孔(2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连接孔(22)与外部连通或封闭的第一连接部(23)以及第二连接部(24),所述第一连接部(23)以及第二连接部(24)之间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3)接近第二连接部(24)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滑槽(231),所述第二连接部(24)接近第一连接部(23)的一侧设置有与滑槽(231)嵌合的滑块(241),所述滑块(241)远离连接孔(2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2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管拉力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3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顶角均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源吴岩林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歌登工贸有限公司漳州市歌登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