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力绳门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64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力绳门扣。其技术要点是:一种拉力绳门扣,包括滚轴和织带,织带穿过滚轴内部并形成一个环,且织带靠近滚轴的两内侧固定在一起使得织带形成两个环,滚轴套设于较小的一个环内,织带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拉力绳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较大环的织带内侧的连接板、垂直固定在连接板表面的固定夹板、滑动连接在连接板表面上且与固定夹板平行的移动夹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上位于移动夹板远离固定夹板一端上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用于带动移动夹板将拉力绳夹紧于固定夹板和移动夹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穿过拉力绳门扣的拉力绳进行固定,避免做运动时拉力绳在织带上发生滑动,提高拉力绳门扣适用性的优点。

A kind of pull rope door b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力绳门扣
本技术涉及健身用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拉力绳门扣。
技术介绍
由于时代的进步及经济的发达,现代人对于个人身材及身体健康的保养遂成一种时尚,而由于现代人生活的忙碌,各种居家或办公环境所便利使用的健身器材乃深受大众的喜爱,如利用弹性的拉力绳体构成的拉力绳健身器,由于轻小方便携带,随时能提供健身运动的实用性,是现代人锻键身体很好的选择。在使用拉力绳的时候,需要用到拉力绳门扣,现有的拉力绳门扣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空心的滚轴和织带,织带穿过滚轴内部形成一个环,且织带靠近滚轴的两内侧缝制在一起使得织带形成两个不一样大的环,滚轴套设于较小的一个环内。在使用时将具有滚轴的一端置于门外的一侧,然后关上门使得织带被夹紧在门缝间,然后将拉力绳的一端穿过较大的环,便可以通过拉力绳做一些力量、拉伸、舒展等运动。但是在将拉力绳的一端穿过较大的环内进行运动时,织带无法对穿过环内的拉力绳进行固定,会导致在做一些运动时,人们的左手在拉动拉力绳的一端时,会导致握在右手端的拉力绳被拉动,影响到一些运动的进行,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力绳门扣,其具有能够对穿过拉力绳门扣的拉力绳进行固定,避免做运动时拉力绳在织带上发生滑动,提高拉力绳门扣适用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力绳门扣,包括内部空心的滚轴和扁平状的织带,织带穿过滚轴内部并形成一个环,且织带靠近滚轴的两内侧固定在一起使得织带形成两个不一样大的环,所述滚轴套设于较小的一个环内,所述织带上设置有用于夹紧穿过较大环的拉力绳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较大环的织带内侧的连接板、垂直固定在连接板表面的固定夹板、滑动连接在连接板表面上且与固定夹板平行的移动夹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上位于移动夹板远离固定夹板一端上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用于带动移动夹板将拉力绳夹紧于固定夹板和移动夹板之间,所述固定夹板沿着织带的宽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拉力绳门扣夹紧在门缝后,套在织带较小环上的滚轴被卡在门外,将拉力绳穿过织带的较大环,通过设置夹紧装置能够将穿过织带的拉力绳夹紧固定在织带上,拉力绳穿过移动夹板、固定夹板和连接板围成的夹缝间,然后通过推动机构带动移动夹板将拉力绳夹紧在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且可以通过控制推动机构来消除对拉力绳的固定。从而在做一些运动时避免在左手拉动拉力绳时,右手握住的拉力绳不会被拉动,达到提高拉力绳门扣适用性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连接板上且与移动夹板平行设置的支撑板、穿过支撑板且一端转动连接于移动夹板上的丝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螺纹连接在支撑板上的丝杆,且丝杆与移动夹板转动连接,丝杆转动时可带动移动夹板沿着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夹板的方向进行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远离移动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蝶形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蝶形螺母便于使用者直接通过手便能旋转丝杆,从而带动移动夹板进行移动,无需借助其他工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沿着垂直固定夹板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移动夹板靠近连接板的底面设置有滑移且卡接于滑槽内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的配合,能够实现移动夹板与连接板的滑动连接,且避免移动夹板与连接板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与移动夹板转动连接的位置位于靠近支撑板中心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丝杆与移动夹板转动连接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撑板中心的位置,能够在转动丝杆带动移动夹板进行移动时,使得移动夹板的受力能够更加均匀,能够更好将拉力绳夹紧固定在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相对的一面均固定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力绳一般为橡胶材料,在将拉力绳夹紧在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时,通过设置橡胶层能够增加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与拉力绳的摩擦力,提高将夹紧装置的夹紧固定效果,避免拉力绳在移动夹板和固定搅拌之间发生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橡胶层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多条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沿着垂直支撑板的方向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力绳的横截面多为圆形状,通过设置弧形槽能够增加橡胶层与拉力绳的夹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固定装置对拉力绳的夹紧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轴外壁套设有海绵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海绵换能够具有缓冲作用,避免硬质的滚轴直接与门板直接造成门板划伤,可起到保护门板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由推动机构、连接板、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组成的固定装置,能够将拉力绳穿过织带时,调整好拉力绳位于织带两端的位置后,将拉力绳放置于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并通过推动机构带动移动夹板将拉力绳夹紧固定在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实现拉力绳门扣与拉力绳的固定,达到避免做运动时拉力绳在织带上发生滑动,提高拉力绳门扣适用性的效果;(2)通过设置丝杆和支撑板组成的推动结构,在转动丝杆时,能够带动与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的移动夹板朝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夹板的方向进行移动,且通过设置蝶形螺母能够实现无需借助其他工具便能转动丝杆,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推动机构;(3)通过设置橡胶层,能够提高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与拉力绳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对拉力绳的夹紧效果,且在橡胶层上设置弧形槽能够增加橡胶层与拉力绳的夹紧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对拉力绳的夹紧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力绳门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滚轴;2、织带;3、海绵环;4、固定装置;41、连接板;42、固定夹板;43、移动夹板;44、推动机构;441、支撑板;442、丝杆;5、蝶形螺母;6、滑槽;7、橡胶层;8、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拉力绳门扣,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内部空心的滚轴1和扁平状的织带2,织带2穿过滚轴1内部并形成一个密封的环,且织带2靠近滚轴1的两内侧缝制固定在一起使得织带2形成两个不一样大的环,滚轴1套设于较小的一个环内;其中,织带2为加厚织带2,使用时将套有滚轴1的一端置于门的外侧,然后关上门使得织带2被夹紧在门缝间,再将拉力绳的一端穿过较大的环,调整好拉力绳位于织带2较大环内的位置后,便可以通过拉力绳做一些运动;且在滚轴1外壁套设有用于防止硬质的滚轴1划伤门板的海绵环3。结合图2和图3所示,织带2上设有用于夹紧穿过较大环的拉力绳的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在较大环的织带2内侧的连接板41、垂直固定在连接板41表面的固定夹板42、滑动连接在连接板41表面上且与固定夹板42平行的移动夹板43、以及设置在连接板41上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力绳门扣,包括内部空心的滚轴(1)和扁平状的织带(2),织带(2)穿过滚轴(1)内部并形成一个环,且织带(2)靠近滚轴(1)的两内侧固定在一起使得织带(2)形成两个不一样大的环,所述滚轴(1)套设于较小的一个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2)上设置有用于夹紧穿过较大环的拉力绳的固定装置(4),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设置在较大环的织带(2)内侧的连接板(41)、垂直固定在连接板(41)表面的固定夹板(42)、滑动连接在连接板(41)表面上且与固定夹板(42)平行的移动夹板(43)、以及设置在连接板(41)上位于移动夹板(43)远离固定夹板(42)一端上的推动机构(44),所述推动机构(44)用于带动移动夹板(43)将拉力绳夹紧于固定夹板(42)和移动夹板(43)之间,所述固定夹板(42)沿着织带(2)的宽度方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绳门扣,包括内部空心的滚轴(1)和扁平状的织带(2),织带(2)穿过滚轴(1)内部并形成一个环,且织带(2)靠近滚轴(1)的两内侧固定在一起使得织带(2)形成两个不一样大的环,所述滚轴(1)套设于较小的一个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2)上设置有用于夹紧穿过较大环的拉力绳的固定装置(4),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设置在较大环的织带(2)内侧的连接板(41)、垂直固定在连接板(41)表面的固定夹板(42)、滑动连接在连接板(41)表面上且与固定夹板(42)平行的移动夹板(43)、以及设置在连接板(41)上位于移动夹板(43)远离固定夹板(42)一端上的推动机构(44),所述推动机构(44)用于带动移动夹板(43)将拉力绳夹紧于固定夹板(42)和移动夹板(43)之间,所述固定夹板(42)沿着织带(2)的宽度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力绳门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44)包括固定在连接板(41)上且与移动夹板(43)平行设置的支撑板(441)、穿过支撑板(441)且一端转动连接于移动夹板(43)上的丝杆(4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源吴岩林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歌登工贸有限公司漳州市歌登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