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282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线路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主体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加固垫,所述柔性线路板主体的内部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耐热层、第一薄膜层、基材层、第二薄膜层和第二耐热层,各层之间依次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固垫可以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的整体稳固性,防止柔性线路板主体拆装过程中出现撕裂现象,起到保护作用,通过第一耐热层和第二耐热层的结合使用,可以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整体的耐热性能,使其不易受到高温而出现损坏现象,保障了柔性线路板主体的正常使用,同时将耐热层设置为双面,可以大大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的耐热效果。

A high heat resistance double side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
本技术涉及柔性线路板
,具体是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
技术介绍
柔性电路板又称“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柔性电路提供优良的电性能,能满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也有助于减少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柔性电路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惟一解决方法。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以承受数百万次的动态弯曲而不损坏导线,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柔性电路板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但是现有的柔性线路板一方面耐热性能不佳,容易在高温环境下出现损坏现象,同时当柔性线路板在拆装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也会使其发生撕裂现象,影响柔性线路板的正常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主体、螺孔、基材层、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所述柔性线路板主体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加固垫,且柔性线路板主体的前表面边缘处开设有螺孔,所述柔性线路板主体的内部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耐热层、第一薄膜层、基材层、第二薄膜层和第二耐热层,各层之间依次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垫包括第一抗撕裂层和第二抗撕裂层,所述第一抗撕裂层的外层粘接有第二抗撕裂层,且第一抗撕裂层的内部填充有呈波浪形的加强筋丝,所述第一抗撕裂层和第二抗撕裂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抗撕裂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呈十字交叉式设置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为圆柱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耐热层和第二耐热层均为PTFE树脂材料,且第一耐热层和第二耐热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耐热层和第二耐热层的外部均涂覆有耐热剂,耐热剂为聚四氟乙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厚度相等,且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均为PET膜。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为一体式设置,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为橡胶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耐热层、第一薄膜层、基材层、第二薄膜层和第二耐热层的厚度均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加固垫可以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的整体稳固性,防止柔性线路板主体拆装过程中出现撕裂现象,起到保护作用;2、通过第一耐热层和第二耐热层的结合使用,可以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整体的耐热性能,使其不易受到高温而出现损坏现象,保障了柔性线路板主体的正常使用,同时将耐热层设置为双面,可以大大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的耐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中加固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柔性线路板主体;2、加固垫;3、螺孔;4、第一抗撕裂层;5、加强筋丝;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第二抗撕裂层;9、第一耐热层;10、第一薄膜层;11、基材层;12、第二薄膜层;13、第二耐热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主体1、螺孔3、基材层11、第一薄膜层10和第二薄膜层12,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加固垫2,且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前表面边缘处开设有螺孔3,加固垫2包括第一抗撕裂层4和第二抗撕裂层8,第一抗撕裂层4的外层粘接有第二抗撕裂层8,且第一抗撕裂层4的内部填充有呈波浪形的加强筋丝5,第一抗撕裂层4和第二抗撕裂层8的厚度相等,第二抗撕裂层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呈十字交叉式设置的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均为圆柱状,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为一体式设置,且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的大小相等,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均为橡胶材质的构件,通过加固垫2可以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整体稳固性,防止柔性线路板主体1拆装过程中出现撕裂现象,起到保护作用。在图3中: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内部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耐热层9、第一薄膜层10、基材层11、第二薄膜层12和第二耐热层13,第一耐热层9、第一薄膜层10、基材层11、第二薄膜层12和第二耐热层13的厚度均相等,各层之间依次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第一耐热层9和第二耐热层13均为PTFE树脂材料,且第一耐热层9和第二耐热层13的厚度相等,第一耐热层9和第二耐热层13的外部均涂覆有耐热剂,耐热剂为聚四氟乙烯,第一薄膜层10和第二薄膜层12的厚度相等,且第一薄膜层10和第二薄膜层12均为PET膜,通过第一耐热层9和第二耐热层13的结合使用,可以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1整体的耐热性能,使其不易受到高温而出现损坏现象,保障了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正常使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第一耐热层9和第二耐热层13均为PTFE树脂材料,且第一耐热层9和第二耐热层13的厚度相等,第一耐热层9和第二耐热层13的外部均涂覆有耐热剂,耐热剂为聚四氟乙烯,所以通过第一耐热层9和第二耐热层13的结合使用,可以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1整体的耐热性能,使其不易受到高温而出现损坏现象,保障了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正常使用,第一薄膜层10和第二薄膜层12的厚度相等,且第一薄膜层10和第二薄膜层12均为PET膜,而PET膜具有良好的韧性,可以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抗冲击强度,第一抗撕裂层4的内部填充有呈波浪形的加强筋丝5,第一抗撕裂层4和第二抗撕裂层8的厚度相等,第二抗撕裂层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呈十字交叉式设置的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均为圆柱状,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为一体式设置,且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的大小相等,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均为橡胶材质的构件,通过加固垫2可以增加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整体稳固性,防止柔性线路板主体1拆装过程中出现撕裂现象,起到保护作用。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主体(1)、螺孔(3)、基材层(11)、第一薄膜层(10)和第二薄膜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加固垫(2),且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前表面边缘处开设有螺孔(3),所述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内部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耐热层(9)、第一薄膜层(10)、基材层(11)、第二薄膜层(12)和第二耐热层(13),各层之间依次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主体(1)、螺孔(3)、基材层(11)、第一薄膜层(10)和第二薄膜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加固垫(2),且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前表面边缘处开设有螺孔(3),所述柔性线路板主体(1)的内部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第一耐热层(9)、第一薄膜层(10)、基材层(11)、第二薄膜层(12)和第二耐热层(13),各层之间依次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性双面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垫(2)包括第一抗撕裂层(4)和第二抗撕裂层(8),所述第一抗撕裂层(4)的外层粘接有第二抗撕裂层(8),且第一抗撕裂层(4)的内部填充有呈波浪形的加强筋丝(5),所述第一抗撕裂层(4)和第二抗撕裂层(8)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抗撕裂层(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呈十字交叉式设置的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所述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均为圆柱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致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