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682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包括:通过智能设备内的NFC模块与待充电设备进行初步交互,得到初步交互信息;若初步交互信息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则获取智能设备产生的电磁场的强度;对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进行计算,得到智能设备的多个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对无线充电位置区域进行区域筛选,得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获得待充电设备的尺寸,对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和待充电设备的尺寸进行尺寸匹配计算,得到待充电设备的优选预选框;待充电设备在优选预选框进行充电后,对待充电设备的优选预选框进行移动异物检测,若检测到有移动异物,则采用相对应的处理策略;实现了全面优化了无线充电体验,同时保障充电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近年来智能设备的普及,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能量补给手段,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无线充电的便利性在于消除了物理连接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简单地将设备放置在充电器上来为其充电。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面临着几个主要挑战,包括充电效率问题、设备放置不准确导致的充电效率低下,以及充电过程中移动异物可能对充电效率和设备安全性造成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实现了全面优化了无线充电体验,同时保障了充电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智能设备的一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3、通过智能设备内的nfc模块与待充电设备进行初步交互,得到初步交互信息;

4、判断所述初步交互信息是否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若所述初步交互信息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则获取智能设备产生的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

5、通过预设的模糊均值算法对所述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进行计算,得到智能设备的多个无线充电位置区域;

6、通过预设的imogwo算法对各个无线充电位置区域进行区域筛选,得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

7、获得待充电设备的尺寸,通过预设的yolov7-nh模型对所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和待充电设备的尺寸进行尺寸匹配计算,得到待充电设备的优选预选框;

8、待充电设备在所述优选预选框进行充电后,通过帧间差分法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优选预选框进行移动异物检测,若检测到有移动异物,则采用相对应的处理策略。

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包括充电接口标准、功率需求、通信协议以及设备识别信息。

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通过智能设备内的nfc模块与待充电设备进行初步交互,得到初步交互信息,并判断所述初步交互信息是否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包括:

11、对智能设备内的nfc模块进行初始化;

12、通过初始化后的nfc模块与待充电设备建立初步匹配,得到待充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判断所述标识信息是否是预置的标志信息;

13、若所述标识信息符合预置的标志信息,则通过智能设备内的requester接口对待充电设备发送sqa请求,得到待充电设备的服务质量信息;其中,所述待充电设备的服务质量信息包括待充电设备的充电速率、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以及待充电设备的温度参数;

14、对待充电设备的服务质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要求信息;

15、基于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要求信息,通过智能设备内的nfc模块与待充电设备进行初步交互,得到初步交互信息。

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判断所述初步交互信息是否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若所述初步交互信息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则获取智能设备产生的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包括:

17、对初步交互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待充电设备的关键数据的详细报告;其中,待充电设备的关键数据的详细报告包括电能量传输要求;

18、对待充电设备的关键数据的详细报告和相对应的充电协议进行对比校验,以确定待充电设备的关键数据的详细报告是否满足相对应的充电协议;

19、若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关键数据的详细报告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则获取智能设备的电磁场模拟的边界条件;其中,所述电磁场模拟的边界条件包括智能设备的几何形状、智能设备的材料属性,基于智能设备的几何形状、智能设备的材料属性得到电磁场模拟所需的环境参数;

20、基于所述环境参数,通过麦克斯韦方程对待充电设备内的线圈电阻进行电磁场分布计算,得到电磁场的空间分布信息;

21、获取智能设备的材质磁导率,并对所述智能设备的材质磁导率进行测量,得到材质磁导率的特性;

22、基于所述材质磁导率的特性以及电磁场的空间分布信息,对智能设备产生的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电磁场变化的规律;

23、基于所述电磁场变化的规律得到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

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过预设的模糊均值算法对所述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进行计算,得到智能设备的多个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包括:

25、通过预设的模糊均值算法对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进行估值计算,得到多个初始的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

26、对各个初始的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进行空间分割,得到对应的电磁场不同区域的边界和特性,对各个所述电磁场不同区域的边界和特性进行划分,得到对应电磁场子区域的空间布局方案;

27、对各个所述电磁场子区域的空间布局方案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对应电磁场的相似性子区域,基于各个电磁场的相似性子区域得到对应电磁场相似性的充电位置区域群组;

28、获取待充电设备的实际需求,基于待充电设备的实际需求对各个所述电磁场相似性的充电位置区域群组进行聚类调整,得到多个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其中,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实际需求包括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以及充电时间。

2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通过预设的imogwo算法对各个无线充电位置区域进行区域筛选,得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包括:

30、基于预设的imogwo算法对各个无线充电位置区域进行区域筛选,得到性能指标较优的候选充电位置集;

31、获取影响无线充电风险的关键变量,对所述影响无线充电风险的关键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得到cox回归分析结果;所述cox回归分析结果包括低、中、高无线充电风险比率;

32、基于所述cox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所述列线图用于展示不同充电位置的风险比率;

33、获取不同充电位置的风险比率对应的充电效率,将所述不同充电位置的风险比率对应的充电效率与不同充电位置的风险比率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

3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获得待充电设备的尺寸,通过预设的yolov7-nh模型对所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和待充电设备的尺寸进行尺寸匹配计算,得到待充电设备的优选预选框,包括:

35、获得待充电设备的尺寸,并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尺寸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的待充电设备的尺寸;

36、通过预设的yolov7-nh模型对所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和待充电设备的尺寸进行关键特征信息提取,得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关键特征信息包括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

37、对所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的特征信息进行多维度分析,得到多个初始预选框;

38、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各个初始预选框进行深度检测,得到深度检测结果;

39、判断所述深度检测结果是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智能设备的一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包括充电接口标准、功率需求、通信协议以及设备识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智能设备内的NFC模块与待充电设备进行初步交互,得到初步交互信息,并判断所述初步交互信息是否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初步交互信息是否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若所述初步交互信息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则获取智能设备产生的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模糊均值算法对所述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进行计算,得到智能设备的多个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预设的IMOGWO算法对各个无线充电位置区域进行区域筛选,得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待充电设备的尺寸,通过预设的YOLOv7-NH模型对所述最佳无线充电位置区域和待充电设备的尺寸进行尺寸匹配计算,得到待充电设备的优选预选框,包括:

8.一种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系统,所述智能设备的一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智能设备的一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包括充电接口标准、功率需求、通信协议以及设备识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智能设备内的nfc模块与待充电设备进行初步交互,得到初步交互信息,并判断所述初步交互信息是否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初步交互信息是否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若所述初步交互信息符合相对应的充电协议,则获取智能设备产生的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模糊均值算法对所述电磁场的强度以及分布区域进行计算,得到智能设备的多个无线充电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波严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致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