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电调装置以及飞行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281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电调装置以及飞行器,涉及印制电路板技术领域。该电路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顶面层级板和底面层级板。第一板层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第二板层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一走线,第三板层上设置有第三导电线路,第四板层上设置有第四导电线路,第三导电线路和第四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二走线,第一走线的路径与第二走线的路径错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由于采用了路径相互错开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所以能够通过空间错开走线的方式实现有限面积内的大电流走线,以提高走线的功能密度。

A kind of circuit board,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and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电调装置以及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印制电路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板、电调装置以及飞行器。
技术介绍
印制电路板是飞行器中必不可少的电子部件,其既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又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印制电路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印制电路板受到空间体积的限制,很难实现在有限面积内的大电流走线,使得走线的功能密度低,导致整机的运行功率低。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走线功能密度高的电路板、电调装置以及飞行器特别是在印制电路板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能够在有限面积内实现大电流走线,提高走线的功能密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调装置,其内的电路板能够在有限面积内实现大电流走线,提高走线的功能密度。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器,其内的电调装置能够在有限面积内实现大电流走线,提高走线的功能密度,从而提高整机的运行功率。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路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顶面层级板和底面层级板,顶面层级板包括第一板层和第二板层,第一板层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第二板层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一走线,底面层级板包括第三板层和第四板层,第三板层上设置有第三导电线路,第四板层上设置有第四导电线路,第三导电线路和第四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二走线,第一走线的路径与第二走线的路径错开。进一步地,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在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投影重叠设置,第三导电线路和第四导电线路在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投影重叠设置。即第一导电线路的路径与第二导电线路的路径相同,第三导电线路的路径与第四导电线路的路径相同。进一步地,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三导电线路在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投影错位设置,第二导电线路和第四导电线路在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投影错位设置。以使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在空间上错开,从而实现在有限面积内的大电流走线,并且提高走线的功能密度。进一步地,顶面层级板上开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第一导电线路的一端通过第一过孔与第二导电线路的一端连接,第一导电线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过孔与第二导电线路的另一端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的并联。进一步地,底面层级板上开设有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第三导电线路的一端通过第三过孔与第四导电线路的一端连接,第三导电线路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过孔与第四导电线路的另一端连接。以实现第三导电线路和第四导电线路的并联。进一步地,顶面层级板还包括第五板层,第五板层上设置有第五导电线路,第五导电线路分别与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并联。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一走线能够通过的电流。进一步地,底面层级板还包括第六板层,第六板层上设置有第六导电线路,第六导电线路分别与第三导电线路和第四导电线路并联。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二走线能够通过的电流。一种电调装置,包括电调插拔模块、中心仓插拔模块以及上述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顶面层级板和底面层级板,顶面层级板包括第一板层和第二板层,第一板层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第二板层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一走线,底面层级板包括第三板层和第四板层,第三板层上设置有第三导电线路,第四板层上设置有第四导电线路,第三导电线路和第四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二走线,第一走线的路径与第二走线的路径错开,电调插拔模块和中心仓插拔模块均安装于电路板上,中心仓插拔模块的底座通过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进一步地,底座设置有两个引脚,一个引脚通过一个第一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另一个引脚通过一个第二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以实现中心仓插拔模块和电调插拔模块之间的大电流走线,提高走线的功能密度。进一步地,底座设置有三个引脚,一个引脚通过一个第一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另外两个引脚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进一步地,底座设置有三个引脚,一个引脚通过一个第二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另外两个引脚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进一步地,电调装置还包括电池连接模块,电池连接模块安装于电路板上,电池连接模块包括正极连接单元和负极连接单元,正极连接单元通过第一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负极连接单元通过第二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以实现电池连接模块与电调插拔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进一步地,电路板还包括中间层级板,中间层级板设置于顶面层级板和底面层级板之间,中间层级板包括第七板层和第八板层,第七板层上设置有第七导电线路,第八板层上设置有第八导电线路,正极连接单元通过第七导电线路与中心仓插拔模块连接,负极连接单元通过第八导电线路与中心仓插拔模块连接。以实现电池连接模块与中心仓插拔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一种飞行器,包括上述的电调装置,该电调装置包括电调插拔模块、中心仓插拔模块以及上述的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顶面层级板和底面层级板,顶面层级板包括第一板层和第二板层,第一板层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第二板层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一走线,底面层级板包括第三板层和第四板层,第三板层上设置有第三导电线路,第四板层上设置有第四导电线路,第三导电线路和第四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二走线,第一走线的路径与第二走线的路径错开,电调插拔模块和中心仓插拔模块均安装于电路板上,中心仓插拔模块的底座通过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与电调插拔模块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电调装置以及飞行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顶面层级板包括第一板层和第二板层,第一板层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第二板层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一走线,底面层级板包括第三板层和第四板层,第三板层上设置有第三导电线路,第四板层上设置有第四导电线路,第三导电线路和第四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二走线,第一走线的路径与第二走线的路径错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由于采用了路径相互错开的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所以能够通过空间错开走线的方式实现有限面积内的大电流走线,以提高走线的功能密度。本技术提供的电调装置,其内的电路板能够通过空间错开走线的方式实现有限面积内的大电流走线,以提高走线的功能密度。本技术提供的飞行器,其内的电调装置能够通过空间错开走线的方式实现有限面积内的大电流走线,以提高走线的功能密度,从而提高整机的运行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顶面层级板和底面层级板,所述顶面层级板包括第一板层和第二板层,所述第一板层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所述第二板层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路,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和所述第二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一走线,所述底面层级板包括第三板层和第四板层,所述第三板层上设置有第三导电线路,所述第四板层上设置有第四导电线路,所述第三导电线路和所述第四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的路径与所述第二走线的路径错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顶面层级板和底面层级板,所述顶面层级板包括第一板层和第二板层,所述第一板层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所述第二板层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线路,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和所述第二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一走线,所述底面层级板包括第三板层和第四板层,所述第三板层上设置有第三导电线路,所述第四板层上设置有第四导电线路,所述第三导电线路和所述第四导电线路并联,且组合形成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的路径与所述第二走线的路径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和所述第二导电线路在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投影重叠设置,所述第三导电线路和所述第四导电线路在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投影重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和所述第三导电线路在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投影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线路和所述第四导电线路在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投影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层级板上开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导电线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导电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导电线路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层级板上开设有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所述第三导电线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四导电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线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过孔与所述第四导电线路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层级板还包括第五板层,所述第五板层上设置有第五导电线路,所述第五导电线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和所述第二导电线路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层级板还包括第六板层,所述第六板层上设置有第六导电线路,所述第六导电线路分别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振华于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