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路面结构及排水道路
本技术涉及道路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路面结构及排水道路。
技术介绍
排水沥青路面,又称多孔沥青路面,通常是指表面层透水的沥青路面。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具有的沥青路面排水功能层(PorousAsphaltCourse,以下简称PAC),是由空隙率在18%以上的沥青混合料压实而成,是一种能提供排水、抗滑和降低噪音等服务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层。排水沥青路面的PAC层形成“骨架-空隙”结构,通过竖向透水和横向排水实现排水功能,在雨天路表面不会积水,路面基本无水膜存在,有效减少了高速行车车辆形成“水漂”的可能性。但是,现有的排水沥青路面结构仍然存在透水性不足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现有的排水沥青路面结构中仅设有单层路面排水功能层,而在多雨地区,现有的排水沥青路面很难承担过高的降雨量,在降雨量过高的地区使用现有的排水沥青路面很难满足路面排水要求。另一方面,现有的路面结构中,面层石料通常全部采用玄武岩制成,全部采用石灰岩制作面层集料的制作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路面结构,包括铺设于基层上方的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透水面层、第二透水面层和第三透水面层,所述第一透水面层和第二透水面层的集料空隙率均大于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路面结构,包括铺设于基层上方的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透水面层、第二透水面层和第三透水面层,所述第一透水面层和第二透水面层的集料空隙率均大于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水面层为以玄武岩为集料的结构,所述第二透水面层和所述第三透水面层分别为以石灰岩为集料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水面层为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结构,所述第二透水面层为开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结构,所述第三透水面层为密集配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结构或者为开级配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水面层、所述第二透水面层和所述第三透水面层的沥青颗粒的最大公称粒径之比为:9.5~13.2:16:2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曹东伟,杨栋,李明亮,王犇乾,吴键华,高洪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路高科北京公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