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金莲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2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具有能够便于对炉帽的变形部位进行更换和能够进行降温的效果;其结构包括炉底、炉身、炉衬、永久层、工作层、进料口、托圈、耳轴、充填层和炉帽,在炉身顶部安装了炉帽,炉帽的固定板底部安装有底块,有利于气雾进行排出,固定板顶部的固定环左右两侧通过螺栓与固定套进行固定,在高温产生变形后可进行更换,固定套顶部的降温机构内部设置有水管,通过水流动,将热量带走,使温度进行下降,解决了在高温的作用下,炉帽极易产生变形,影响使用和容易造成浪费的问题。

A converter for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amless steel tub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
本技术涉及转炉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
技术介绍
无缝钢管是由整块金属制成的,表面上没有接缝的钢管,称为无缝钢管,根据生产方法,无缝管分热轧管、冷轧管、冷拔管、挤压管、顶管等,无缝钢管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钢通常用转炉进行提炼;转炉指可以倾动的圆筒状吹氧炼钢容器炼钢炉的一种,一般指可以倾动的圆筒状吹氧炼钢容器,炉体圆筒形,架在一个水平轴架上,可以转动,也用来炼铜,现有技术的转炉的炉帽由于处于高温炉气区,直接受喷溅物烧损,并受烟罩辐射热的作用,其温度经常高达300*400+,在高温的作用下,炉帽极易产生变形,影响使用和容易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用以解决在高温的作用下,炉帽极易产生变形,影响使用和容易造成浪费的问题,达到能够便于对炉帽的变形部位进行更换和能够进行降温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包括炉底、炉身、炉衬、永久层、工作层、进料口、托圈、耳轴、充填层和炉帽,所述炉底顶部与炉身固定连接,所述炉身外侧设置有炉衬,所述炉衬内侧与永久层固定连接,所述永久层内侧与工作层固定连接,所述炉身前部顶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炉身前部中侧固定有托圈,所述托圈左侧中部固定有耳轴,所述工作层内侧固定有充填层,所述炉身顶部固定有炉帽,所述炉帽由底块、固定板、拉环、固定环、连接孔、固定套、螺栓、降温机构和顶盖组成,所述底块顶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设置有有拉环,所述固定板顶部中侧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固定环外侧设置有固定套,并且螺栓通过固定套与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内侧顶部固定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顶部固定有顶盖,所述降温机构由壳体、第一支撑架、水管和第二支撑架组成,所述壳体外侧与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前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与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水管底侧后部通过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炉衬由钢板焊成。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外侧设置有法兰。进一步的,所述耳轴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耳轴设置于托圈的左右两侧,且形状和大小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底块呈截圆锥形或球缺截圆锥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顶侧均设置有凹槽,并且凹槽的宽度大于水管的宽度0.8cm。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的内径大于固定环的外径1cm。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使用的材料为铜。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使用的材料为碳素结构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具有以下优点:1)、在炉身顶部安装了炉帽,炉帽的固定板底部安装有底块,有利于气雾进行排出,固定板顶部的固定环左右两侧通过螺栓与固定套进行固定,在高温产生变形后可进行更换,固定套顶部的降温机构内部设置有水管,通过水流动,将热量带走,使温度进行下降,解决了在高温的作用下,炉帽极易产生变形,影响使用和容易造成浪费的问题,达到能够便于对炉帽的变形部位进行更换和能够进行降温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炉身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炉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炉底-1、炉身-2、炉衬-3、永久层-4、工作层-5、进料口-6、托圈-7、耳轴-8、炉帽-9、充填层-10、底块-90、固定板-91、拉环-92、固定环-93、连接孔-94、固定套-95、螺栓-96、降温机构-97、顶盖-98、壳体-970、第一支撑架-971、水管-972、第二支撑架-97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包括炉底1、炉身2、炉衬3、永久层4、工作层5、进料口6、托圈7、耳轴8、充填层10和炉帽9,炉底1顶部与炉身2固定连接,炉身2外侧设置有炉衬3,炉衬3内侧与永久层4固定连接,永久层4内侧与工作层5固定连接,炉身2前部顶侧设置有进料口6,炉身2前部中侧固定有托圈7,托圈7左侧中部固定有耳轴8,工作层5内侧固定有充填层10,炉身2顶部固定有炉帽9,炉帽9由底块90、固定板91、拉环92、固定环93、连接孔94、固定套95、螺栓96、降温机构97和顶盖98组成,底块90顶部与固定板91固定连接,固定板91左右两侧设置有有拉环92,固定板91顶部中侧与固定环93固定连接,固定环93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孔94,固定环93外侧设置有固定套95,并且螺栓96通过固定套95与连接孔94固定连接,固定套95内侧顶部固定有降温机构97,降温机构97顶部固定有顶盖98,降温机构97由壳体970、第一支撑架971、水管972和第二支撑架973组成,壳体970外侧与固定套95固定连接,壳体970内部前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架971,第一支撑架971顶部与水管972固定连接,水管972底侧后部通过第二支撑架973与第一支撑架97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炉衬3由钢板焊成,有利于增大炉衬3的结构强度。其中,所述进料口6外侧设置有法兰,便于与外界物品进行对接。其中,所述耳轴8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耳轴8设置于托圈7的左右两侧,且形状和大小相同,有利于本设计进行转动。其中,所述底块90呈截圆锥形或球缺截圆锥形,有利于气体进行排出。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971和第二支撑架973顶侧均设置有凹槽,并且凹槽的宽度大于水管972的宽度0.8cm,有利于水管972进行安装。其中,所述固定套95的内径大于固定环93的外径1cm,便于固定套95套在固定环93外侧。其中,所述水管972使用的材料为铜。其中,所述固定板91使用的材料为碳素结构钢。本专利所述的而炉衬3内侧设置有工作层5、永久层4和充填层10三部分,工作层5直接与炉内液体金属、炉渣和炉气接触,易受浸蚀,国内通常用沥青镁砖砌筑,永久层紧贴炉壳,用以保护炉壳钢板,修炉时永久层可不拆除,在永久层4和工作层5之间设充填层10,由焦油镁砂或焦油白云石组成,其作用是减轻工作层热膨胀对炉壳的压力,并便于拆炉。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托圈7的耳轴8将本设计安装在进行使用的位置,然后将液态生铁和需要使用到的物料从进料口6倒入,再通过进料口6充入氧气,将水管972接通外界电源,从而进行冶钢;在冶钢过程中,由于高温,会在工作层5内部产生喷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包括炉底(1)、炉身(2)、炉衬(3)、永久层(4)、工作层(5)、进料口(6)、托圈(7)、耳轴(8)和充填层(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帽(9),所述炉底(1)顶部与炉身(2)固定连接,所述炉身(2)外侧设置有炉衬(3),所述炉衬(3)内侧与永久层(4)固定连接,所述永久层(4)内侧与工作层(5)固定连接,所述炉身(2)前部顶侧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炉身(2)前部中侧固定有托圈(7),所述托圈(7)左侧中部固定有耳轴(8),所述工作层(5)内侧固定有充填层(10),所述炉身(2)顶部固定有炉帽(9),所述炉帽(9)由底块(90)、固定板(91)、拉环(92)、固定环(93)、连接孔(94)、固定套(95)、螺栓(96)、降温机构(97)和顶盖(98)组成,所述底块(90)顶部与固定板(9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1)左右两侧设置有有拉环(92),所述固定板(91)顶部中侧与固定环(9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93)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孔(94),所述固定环(93)外侧设置有固定套(95),并且螺栓(96)通过固定套(95)与连接孔(9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95)内侧顶部固定有降温机构(97),所述降温机构(97)顶部固定有顶盖(98),所述降温机构(97)由壳体(970)、第一支撑架(971)、水管(972)和第二支撑架(973)组成,所述壳体(970)外侧与固定套(95)固定连接,所述壳体(970)内部前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架(971),所述第一支撑架(971)顶部与水管(972)固定连接,所述水管(972)底侧后部通过第二支撑架(973)与第一支撑架(97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无缝钢管生产用转炉,包括炉底(1)、炉身(2)、炉衬(3)、永久层(4)、工作层(5)、进料口(6)、托圈(7)、耳轴(8)和充填层(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帽(9),所述炉底(1)顶部与炉身(2)固定连接,所述炉身(2)外侧设置有炉衬(3),所述炉衬(3)内侧与永久层(4)固定连接,所述永久层(4)内侧与工作层(5)固定连接,所述炉身(2)前部顶侧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炉身(2)前部中侧固定有托圈(7),所述托圈(7)左侧中部固定有耳轴(8),所述工作层(5)内侧固定有充填层(10),所述炉身(2)顶部固定有炉帽(9),所述炉帽(9)由底块(90)、固定板(91)、拉环(92)、固定环(93)、连接孔(94)、固定套(95)、螺栓(96)、降温机构(97)和顶盖(98)组成,所述底块(90)顶部与固定板(9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1)左右两侧设置有有拉环(92),所述固定板(91)顶部中侧与固定环(9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93)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孔(94),所述固定环(93)外侧设置有固定套(95),并且螺栓(96)通过固定套(95)与连接孔(9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95)内侧顶部固定有降温机构(97),所述降温机构(97)顶部固定有顶盖(98),所述降温机构(97)由壳体(970)、第一支撑架(971)、水管(97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莲
申请(专利权)人:郑金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