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栋安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热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84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燃气加温送入室内取暖、同时将燃烧后的烟气排出室外的燃气热风器,设有由燃烧室、热交换器、排烟道构成的燃气通道和与燃气通道相隔的、由进风通道、风扇、预热室、热交换器的受热介质进出口、增温室构成的载热气体通道,燃气与载热气体逆向而行,热交换过程贯穿于全流程,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价格低廉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热风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以燃气如城市管道煤气、液化气、天然气作为燃料的采暖、供热设备,尤其是指一种将室外新鲜冷空气经过加温送入室内取暖、同时将燃烧后的烟气排出室外的燃气热风器。采用燃气作为取暖的燃料是比较经济的,但现有市售的多为开放式炉具,用室内空气作为供氧体,燃烧后的热烟气排在室内用于取暖,其安全性是极差的,在密闭的房间内容易造成人员中毒。而用电能作为动力或热源的各种空调器,不但购置费用昂贵,而且运行费用也很高,同时不能向密封的房间提供新鲜空气。本技术的任务是设计一种高热效率的燃气热风器,以室内空气为供氧体,把室外的空气经过加温引入室内,既能取暖,又能保持室内的高含氧量,从而提供一种费用低廉、安全性可靠的取暖设备。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一种燃气热风器,包括燃烧具、燃烧室、热交换器和排烟道,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受热介质入口连通一预热室,该预热室与排烟道相邻并与之至少有一公共壁;热交换器受热介质出口连通一增温室,该增温室与燃烧室相邻并与之至少有一公共壁;沿排烟道、预热室、热交换器、燃烧室和增温室所组成的机芯外侧围设一夹套壁,机芯的外侧与夹套壁之间形成一环形进风通道,夹套壁的下摆边与机芯各组件相对应的下边沿密封连接,进风通道的上端与排烟道呈内外管相套结构,中心圆管为排烟道出口,外圈环形管为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另设一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进风通道相通,风机的出风口与预热室相通。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中心线剖面侧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图5是图2的C-C剖面图。附图所示的燃气热风器,包括燃烧具1、该燃具1所在的燃烧室4、热交换器8和排烟道13。来自室内的空气从供氧空气进口28到燃烧室4内,燃气点燃后进入热交换器8后从排烟道13排出,形成一个燃气通道,如图2中以实心箭头所示。热交换器8的受热介质入口10连通一预热室15,预热室15与排烟道13相邻并与排烟道13至少有一公共壁12。热交换器8的受热介质出口6连通一增温室21,增温室21与燃烧室4相邻并与燃烧室4至少有一公共壁5。上述排烟道13、热交换器8、燃烧室4、预热室15和增温室21构成一机芯,在该机芯的外侧围设一夹套壁11,机芯的外侧与夹套壁11之间形成一环形进风通道9,夹套壁11的下摆与机芯各组件相对应的下边沿,如与燃烧室4相对应部位3、与增温室21相对应部位22、与预热室15相对应部位16均密封连接。进风通道9的上端与排烟道13呈内外管相套结构,中心圆管为排烟道13的出口,外圈环形管为进风通道9的入风口14。另设一风机18,该风机18的进风口19与进风通道9相通,风机19的出风口17与预热室15相通。在风机19的驱动下,室外新鲜空气从入风口14进入,流经进风通道9、风机进风口19、风机出风口17、预热室15,从介质入口10进入热交换器8,再从介质出口6进入增温室21,再从增温室21所设置的出风口23流入室内用于取暖或用于烘干作业。增温室21设有向后和向下的两个出风口23,根据实际需要两者取一,封堵其中一个。如图2中空心箭头所示的路径形成一个热风通道。如图4所示,进风通道9内还可设置气流导向板25,以保气流的均衡。如图5所示,预热室15与排烟道13的公共壁12的两侧设有传热翅片26,以利排烟道13中的烟气热量传导至预热室15中的空气;增温室21内也设有传热翅片27,该翅片27连接在与燃烧室4相邻的公共壁5上,有利于燃烧室4内燃气热量传至增温室21中的空气。燃烧室4的正面位于夹套壁11的下沿设有一个穿通进风通道9的观火孔2,该观火孔2与进风通道9之间用密封垫圈密封,不影响进风通道9在此处的密封性。整机的前面设置一罩壳7,对应于观火孔2的位置开设观火栅缝24,在机外可以看到燃烧工况。整机的后面设置一个安装板20,在对应于风机18的部位开设百叶窗,以利风机18的散热,同时可设置挂墙架一类的安装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本实施例可增设一些附件,如电子点火器、燃气安全装置、温控器、空气净化器、空气活化器、热空气增湿器等。本技术的优点是室外新鲜空气作为载热体由进风口进入,不断地被相邻的燃气加热后从出风口排到室内用于含氧量高的热源,燃气与载热气体逆向而行,热交换过程贯穿于全流程,热交换效率高,燃烧后的烟气排出室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所用的燃气与电能相比价格低廉,是一种理想的热风器。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热风器,包括燃烧具、燃烧室、热交换器和排烟道,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受热介质入口连通一预热室,该预热室与排烟道相邻并与之至少有一公共壁;热交换器受热介质出口连通一增温室,该增温室与燃烧室相邻并与之至少有一公共壁;沿排烟道、预热室、热交换器、燃烧室和增温室所组成的机芯外侧围设一夹套壁,机芯的外侧与夹套壁之间形成一环形进风通道,夹套壁的下摆边与机芯各组件相对应的下边沿密封连接,进风通道的上端与排烟道呈内外管相套结构,中心圆管为排烟道出口,外圈环形管为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另设一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进风通道相通,风机的出风口与预热室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风器,其特征在于进风通道内设有保持气流均衡的气流导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风器,其特征在于预热室与排烟道相邻的公共壁的两侧设有传热翅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风器,其特征在于增温室内设有热传翅片,该翅片连接在与燃烧室相邻的公共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燃气加温送入室内取暖、同时将燃烧后的烟气排出室外的燃气热风器,设有由燃烧室、热交换器、排烟道构成的燃气通道和与燃气通道相隔的、由进风通道、风扇、预热室、热交换器的受热介质进出口、增温室构成的载热气体通道,燃气与载热气体逆向而行,热交换过程贯穿于全流程,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价格低廉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热风器。文档编号F24C1/00GK2291588SQ9720638公开日1998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曹栋安 申请人:曹栋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热风器,包括燃烧具、燃烧室、热交换器和排烟道,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受热介质入口连通一预热室,该预热室与排烟道相邻并与之至少有一公共壁;热交换器受热介质出口连通一增温室,该增温室与燃烧室相邻并与之至少有一公共壁;沿排烟道、预热室、热交换器、燃烧室和增温室所组成的机芯外侧围设一夹套壁,机芯的外侧与夹套壁之间形成一环形进风通道,夹套壁的下摆边与机芯各组件相对应的下边沿密封连接,进风通道的上端与排烟道呈内外管相套结构,中心圆管为排烟道出口,外圈环形管为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另设一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进风通道相通,风机的出风口与预热室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栋安
申请(专利权)人:曹栋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