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53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涉及航空领域,能够根据需求伸缩直升机机体,增大可吊挂物体的尺寸,同时增大重心范围,提高气动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发动机、前旋翼、后旋翼、前侧板、后侧板、前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两片前侧板相向设置,前旋翼固定在前侧板的顶部;两片后侧板相向设置,后旋翼固定在后侧板的顶部。后侧板之间设置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后旋翼的转轴,发动机的输出轴还连接后主传动轴。前主传动轴传动前旋翼,前旋翼和后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前侧板和后侧板通过滑轨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相对距离可通过滑动改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物流、植保、航拍测绘、抢险投送等方面,前景广阔。

A retractable tandem unmanned helico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纵列式无人直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纵列式无人直升机。
技术介绍
与固定翼无人机相比,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可以垂直起降、空中悬停,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自主起飞和着陆能力,高度智能化;能以各种姿态飞行,如悬停、前飞、侧飞、倒飞等。与常规单旋翼无人直升机相比,纵列式直升机结构更加紧凑,折叠后直升机尺寸小,更适合海上舰载使用;载重量更大,并允许较大的重心变化;在较低桨盘载荷下可得到最佳性能,具有很高的悬停效率;在悬停时抗侧风扰动能力较强,有较大的操纵余量;任务可靠,安全性高,生存率高等。这些优点决定了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直升机很大一个缺点就是占用空间较大,传统纵列式直升机为了减小直升机机体尺寸,前后旋翼投影部分重合,但这样会造成前后旋翼产生较大气动干扰,降低了直升机的气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伸缩纵列式无人直升机,能够根据需求伸缩直升机机体,增大可吊挂物体的尺寸,同时增大重心范围,提高气动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包括:发动机、前旋翼、后旋翼、前侧板、后侧板、前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支撑板。两片前侧板相向设置,前旋翼固定在前侧板的顶部;两片后侧板相向设置,后旋翼固定在后侧板的顶部。后侧板之间设置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连接后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通过锥齿轮连接并带动后旋翼的转轴旋转。后主传动轴外套设前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沿前主传动轴的轴向滑动,并传递发动机扭矩。前主传动轴通过锥齿轮连接并带动前旋翼旋转,前旋翼和后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前主传动轴和后主传动轴上设置若干轴承,支撑板上设置和轴承配合的孔洞,轴承和支撑板配合连接,支撑板设置在相对的前侧板、后侧板之间,从而将前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通过支撑板和前侧板、后侧板连接。前侧板上开槽作为滑轨,前侧板和后侧板通过滑轨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相对距离可通过滑动改变。进一步的,所述后主传动轴的中心开六边形槽,所述前主传动轴插入六边形槽。进一步的,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上还分别设置起落架。进一步的,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还设置锁紧块,锁紧块与前侧板固定连接,锁紧块上设置螺栓、后侧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根据需求调整机身长度后通过螺栓和螺栓孔配合锁定,固定锁紧块与后侧板的相对位置,进而固定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相对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滑动配合,能够根据实际工况的需要改变无人直升机的长度,比如运输较大尺寸货物时,可伸长机体,以增大可吊挂物体的尺寸,同时增大重心范围,提高气动效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质量轻,效率高,载重量大,可应用于物流、植保、航拍测绘、抢险投送等方面,前景广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伸缩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传动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旋翼,2-后旋翼,3-发动机,4-起落架,5-前侧板,6-后侧板,7-前主传动轴,8-后主传动轴,9-滑轨,10-锁紧块,11-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伸缩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如图1所示,包括:发动机3、前旋翼1、后旋翼2、前侧板5、后侧板6、前主传动轴7、后主传动轴8、滑轨9、锁紧块10。两片前侧板5相向设置,前旋翼1固定在前侧板5的顶部;两片后侧板6相向设置,后旋翼2通过轴承安装于后侧板6的顶部。前侧板5、后侧板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板11,前主传动轴7、后主传动轴8与支撑板11通过轴承连接。后侧板6设置在前侧板5的内侧,前侧板5上设置滑轨9,前侧板5和后侧板6通过滑轨9连接。滑轨9上设置两列轨道,前侧板5和后侧板6的顶边分别设置在滑轨9的轨道内,前侧板5和后侧板6的相对位置通过滑动调整。前侧板5和后侧板6之间还设置锁紧块10,锁紧块10上设置两个卡槽,滑轨9固定在卡槽内,卡槽的下缘上设置螺孔,螺钉穿过螺钉将锁紧块10固定在后侧板6内侧。因此锁紧块10固定了前侧板5和所述后侧板6的相对位置,即机身的长度。前侧板5和后侧板6的下半部分还设置通孔,起落架4穿过通孔和前侧板5、后侧板6连接。后侧板6之间设置发动机3,发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后旋翼2的转轴,发动机3的输出轴还连接后主传动轴8。前主动轴7的中心开六边形槽,后主传动轴8插入前主动轴7,后主传动轴8沿前主传动轴7的轴向滑动,并传递发动机扭矩,带动前主传动轴7转动。发动机3输出轴通过齿轮带动后主传动轴8旋转,同时后主传动轴8上固连有锥齿轮,通过该锥齿轮带动后旋翼2旋转,如图4所示。后主传动轴8带动前主传动轴7旋转,前主传动轴7上设置锥齿轮带动前旋翼1旋转。前主传动轴7传动前旋翼1,前旋翼1和后旋翼2的转动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滑动配合,能够根据实际工况的需要改变无人直升机的长度,比如运输较大尺寸货物时,可伸长机体,以增大可吊挂物体的尺寸,同时增大重心范围,提高气动效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质量轻,效率高,载重量大,可应用于物流、植保、航拍测绘、抢险投送等方面,前景广阔。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前旋翼、后旋翼、前侧板、后侧板、前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支撑板;/n两片前侧板相向设置,前旋翼固定在前侧板的顶部;两片后侧板相向设置,后旋翼固定在后侧板的顶部;/n后侧板之间设置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连接后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通过锥齿轮连接并带动后旋翼的转轴旋转;/n后主传动轴外套设前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沿前主传动轴的轴向滑动;/n前主传动轴通过锥齿轮连接并带动前旋翼旋转,前旋翼和后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n前主传动轴和后主传动轴上设置若干轴承,支撑板上设置和轴承配合的孔洞,轴承和支撑板配合连接,支撑板设置在相对的前侧板、后侧板之间;/n前侧板上开槽作为滑轨,前侧板和后侧板通过滑轨连接,前侧板和后侧板的相对距离可通过滑动改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前旋翼、后旋翼、前侧板、后侧板、前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支撑板;
两片前侧板相向设置,前旋翼固定在前侧板的顶部;两片后侧板相向设置,后旋翼固定在后侧板的顶部;
后侧板之间设置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连接后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通过锥齿轮连接并带动后旋翼的转轴旋转;
后主传动轴外套设前主传动轴,后主传动轴沿前主传动轴的轴向滑动;
前主传动轴通过锥齿轮连接并带动前旋翼旋转,前旋翼和后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反;
前主传动轴和后主传动轴上设置若干轴承,支撑板上设置和轴承配合的孔洞,轴承和支撑板配合连接,支撑板设置在相对的前侧板、后侧板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炜朱清华高泽明何振亚招启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