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头部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08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头部倒角装置,至少包括进料装置、加工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进料板和模具板,所述加工装置至少包括第三支柱、加工面板和倒角机,所述模具板位于进料通道底部的正下方,模具板的右侧设有模具位,所述模具位的正前方设有助推器,所述加工面板的中间设有模具夹孔,所述出料装置至少包括倾斜出料板,该软管头部倒角装置不仅可以快速进料,同时可以对软管进行45度倒角,全程自动运行,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效率高。

A chamfering device for hose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头部倒角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管头部倒角装置,属于软管加工

技术介绍
倒角指的是把工件的棱角切削成一定斜面的加工,倒角是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软管的结构限制,对于软管等物料的端部进行倒角加工时,去除软管端部的毛刺,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漏气作用和防止毛刺割伤软管帽等效果,而目前的软管头部倒角装置大部分是半自动化装置,同时操作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软管倒角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软管头部倒角装置,不仅可以快速进料,同时可以对软管进行45度倒角,全程自动运行,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效率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管头部倒角装置,至少包括进料装置、加工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进料板和模具板,所述加工装置至少包括第三支柱、加工面板和倒角机,所述进料板的右端比左端高,且左端向下垂直延伸,所述进料板上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覆盖进料板的左端和下端,且进料通道的底部与进料板下端的底部平齐,所述模具板位于进料通道底部的正下方,且模具板为长方体状,所述模具板的左侧设有第一推送装置,模具板的右侧设有模具位,且模具位为“U”型槽状,所述模具位的正前方设有助推器,所述加工面板的中间设有模具夹孔,模具夹孔位于模具位的后方,所述倒角机的下方设有第二推送装置,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和模具板均位于第一支撑板上,且第一推送装置与第一支撑板采用滑槽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与第二推送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推送装置与第二支撑板采用滑槽结构连接,所述出料装置至少包括倾斜出料板,且倾斜出料板位于加工面板的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倒角机的刀口方向与模具夹孔的孔口方向在水平面上呈45度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和第二推送装置的内部均至少设有气缸。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的底部与模具板的距离小于软管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板的上表面和进料板的上表面均为金属光滑面。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位的宽度小于软管两倍的宽度,模具位的底部到进料通道底部的距离小于软管两倍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位与加工面板的垂直距离大于软管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加工面板的后面设有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倾斜出料板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橡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夹孔内至少设有夹具和伸缩杆。本技术提供的软管头部倒角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软管头部倒角装置的进料板有坡度,软管在进料板上滑下,通过模具板左右移动,确保每次使一根软管掉落至模具位内,并通过助推器将软管推送至模具夹孔上,同时在电机的作用下使软管旋转,倒角机通过45度角对软管头部进行倒角,倒角完成后,模具夹孔内的伸缩杆将软管推至出料板上,进料过程无需传送带等传送装置,利用进料板和模具板实现一根一根的进料,同时通过模具面板和倒角机实现45度倒角,该软管头部倒角装置全程自动运行,操作简单,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软管头部倒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软管头部倒角装置模具夹孔的剖视图。图中:1.进料板,2.进料通道,3.模具板,4.模具位,5.助推器,6.加工面板,7.模具夹孔,8.第一支柱,9.第二支柱,10.第一支撑板,11.第一推送装置,12.倒角机,13.第三支柱,14.第二推送装置,15.第二支撑板,16.出料板,17.电机,18.夹具,19.伸缩杆,20.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软管头部倒角装置,至少包括进料装置、加工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柱8、第二支柱9、进料板1和模具板3,所述模具板3的上表面和进料板1的上表面均为金属光滑面,所述加工装置至少包括第三支柱13、加工面板6和倒角机12,所述进料板1的右端比左端高,且左端向下垂直延伸,所述进料板1上设有进料通道2,所述进料通道2覆盖进料板1的左端和下端,且进料通道2的底部与进料板1下端的底部平齐,所述进料通道2的底部与模具板3的距离小于软管20的厚度,所述模具板3位于进料通道2底部的正下方,且模具板3为长方体状,所述模具板3的左侧设有第一推送装置11,模具板3的右侧设有模具位4,且模具位4为“U”型槽状,所述模具位4的正前方设有助推器5,所述加工面板6的中间设有模具夹孔7,所述加工面板6的后面设有电机17,模具夹孔7位于模具位4的后方,且模具夹孔7内至少设有夹具18和伸缩杆19,所述倒角机12的刀口方向与模具夹孔7的孔口方向在水平面上呈45度角,所述倒角机12的下方设有第二推送装置14,所述第一支柱8与第二支柱9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10,所述第一推送装置11和模具板3均位于第一支撑板10上,且第一推送装置11与第一支撑板10采用滑槽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支柱13与第二推送装置14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15,且第二推送装置14与第二支撑板15采用滑槽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推送装置11和第二推送装置14的内部均至少设有气缸,所述出料装置至少包括倾斜出料板16,且倾斜出料板16位于加工面板6的正下方,所述倾斜出料板16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橡胶制成,所述模具位4的宽度小于软管20两倍的宽度,模具位4的底部到进料通道2底部的距离小于软管20两倍的厚度,所述模具位4与加工面板6的垂直距离大于软管20的长度。第一推送装置11与第一支撑板10采用滑槽结构连接,第二推送装置14与第二支撑板15采用滑槽结构连接,且第一推送装置11和第二推送装置14的内部均至少设有气缸,第一推送装置11与模具板3为固定连接状态,第一推送装置11推动模具板3左右运动,同理第二推送装置14与倒角机12固定连接,倒角机12随着第二推送装置14一起做左右运动。当软管20在进料板1上时,由于进料板1左端比右端高,同时进料板1表面为金属光滑面,软管20滑入进料通道2,同时并掉落至进料通道2的下端,进料通道2的厚度大于软管20的厚度,并小于软管20两倍的厚度,可以确保软管20处于进料通道2的下端后,保持一列的排列顺序,同时模具板3左右移动,当模具板3的模具位4移动至进料通道2下端出口时,软管20掉落至模具位4内,同时模具板3的表面距离进料通道2的下端距离小于软管20的厚度,模具位4的底部到进料通道2底部的距离小于软管20两倍的厚度,可以保证只有一个软管20下落至模具位4后,同时模具板3移动后,由于模具板3上表面为金属光滑面,所以其他软管20还是位于进料通道2内,当模具位4移动至正对着模具夹孔7时,助推器5将软管20推至模具夹孔7上,同时夹具18,夹紧软管20,电机17启动带动模具夹孔7和软管20旋转,此时倒角机12移动至软管20的头部,由于软管20旋转,即可对软管20倒角,而且倒角机12的刀口方向与软管20的方向呈45度,可以实现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头部倒角装置,至少包括进料装置、加工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进料板和模具板,所述加工装置至少包括第三支柱、加工面板和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的右端比左端高,且左端向下垂直延伸,所述进料板上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覆盖进料板的左端和下端,且进料通道的底部与进料板下端的底部平齐,所述模具板位于进料通道底部的正下方,且模具板为长方体状,所述模具板的左侧设有第一推送装置,模具板的右侧设有模具位,且模具位为“U”型槽状,所述模具位的正前方设有助推器,所述加工面板的中间设有模具夹孔,模具夹孔位于模具位的后方,所述倒角机的下方设有第二推送装置,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和模具板均位于第一支撑板上,且第一推送装置与第一支撑板采用滑槽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与第二推送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推送装置与第二支撑板采用滑槽结构连接,所述出料装置至少包括倾斜出料板,且倾斜出料板位于加工面板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头部倒角装置,至少包括进料装置、加工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进料板和模具板,所述加工装置至少包括第三支柱、加工面板和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的右端比左端高,且左端向下垂直延伸,所述进料板上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覆盖进料板的左端和下端,且进料通道的底部与进料板下端的底部平齐,所述模具板位于进料通道底部的正下方,且模具板为长方体状,所述模具板的左侧设有第一推送装置,模具板的右侧设有模具位,且模具位为“U”型槽状,所述模具位的正前方设有助推器,所述加工面板的中间设有模具夹孔,模具夹孔位于模具位的后方,所述倒角机的下方设有第二推送装置,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推送装置和模具板均位于第一支撑板上,且第一推送装置与第一支撑板采用滑槽结构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与第二推送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推送装置与第二支撑板采用滑槽结构连接,所述出料装置至少包括倾斜出料板,且倾斜出料板位于加工面板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头部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机的刀口方向与模具夹孔的孔口方向在水平面上呈45度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宏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修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