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振锋专利>正文

一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018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包括下支座、上支座、下支撑柱、上支撑柱、导杆、刀架、刀片,在下支座的上表面,成矩阵式排列一组孔,下支撑柱的一端插入孔内,竖直安装在下支座的上表面上;在上支座的下表面,对应的设置有一组孔,上支撑柱的一端插入孔内,竖直安装在上支座的下表面上;两个垂直设置的刀架架体在竖直方向上上下固定连接,在两个架体朝向内侧的侧面上,分别等间隔的设置有一组刀片,每个刀片的刀刃均向下,且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柱的间隙里;上下支撑杆能够紧紧夹住物料,刀架利用两排垂直设置的刀片,可瞬间将物料切成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块状,其结构合理,维护保养方便,操作简单,故障率低。

A multi blade combined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特别指一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
技术介绍
中国家庭或饭店在烹饪菜肴的过程中,将食材切割成块是常见的加工的程序,出于烹饪方式的需要,往往需要将一些食材在烹饪前沿某个方向切成截面大体相等的块状,例如在加工红烧肉的过程中,由于其独特的外观和加工工艺,炊事人员往往需要将猪肉沿肉厚方向切成截面为20~30mm的正方形肉块。而新鲜的猪肉,肉质油滑,切割过程中炊事人员不好把握食材的切割尺寸,肉块往往大小不一;传统方法将肉冷冻后再切,但猪肉经长时间冷冻,变得质地坚硬,人工切割需要预先消融,耽误烹饪时间。中国技术专利CN200420011947.4公开了一种多刀片组合高效切肉机,包括胎具、刀片组及手柄,但是这种切肉机只能切割体积较小的肉块,且只能将肉块切段、切片或切丝,不能实现切成肉块的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这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能够在瞬间将食材切成截面为正方形的块状,从而提高烹饪效率,这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特别适合在餐厅厨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由如下结构来实现:一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包括下支座(1)、上支座(2)、下支撑柱(3)、上支撑柱(4)、导杆(8)、刀架(10)、刀片(12);所述下支座(1)为水平截面为边长500~800mm的正方形,在下支座(1)的上表面,成矩阵式排列一组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每两个相邻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的中心距离为20~30mm,下支撑柱(3)的一端插入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内,竖直安装在下支座(1)的上表面上;所述上支座(2)为水平截面为边长500~800mm的正方形,在上支座(2)的下表面,与下支座(1)的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对应设置有一组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每两个相邻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的中心距离为20~30mm,上支撑柱(4)的一端插入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内,竖直安装在上支座(2)的下表面上;在下支座(1)的四角边缘,分别设置有下支座边角孔(7),所述导杆(8)的一端插入下支座边角孔(7),竖直安装在下支座(1)的四个边角上,在所述上支座(2)的四个边角与下支座(1)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上支座边角通孔(9),所述4个导杆(8)分别穿过上支座边角通孔(9),从而使上支座(2)可沿导杆(8)上下移动;所述刀架(10)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架体,两个架体在竖直方向上上下错开,端部重叠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架体靠近两端的位置与导杆(8)对应设置有刀架通孔(11),导杆(8)从刀架通孔(11)中穿过,从而使刀架(10)能够沿导杆(8)在两个垂直的平面内上下移动;在两个架体朝向内侧的侧面上,分别等间隔的设置有一组刀片(12),每一个刀片(12)的刀刃均向下,且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柱的间隙里;作为优选方案,在上支座(2)的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装有弹簧(13),当上支撑柱(4)压紧物料时,受到竖直向上的反作用力,压紧弹簧(13),不同部位的上支撑柱(4)根据物料的不同形状,受到不同的反作用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进而确保上下支撑柱能够确实压紧物料;当外力减小时,上支撑柱(4)会被弹簧(13)弹出,恢复到初始状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12)的刀背厚度为2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12)远离刀架(10)的一端为圆弧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12)的刀刃所在的直线与刀架(10)的内侧面夹角为60°~8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支座(2)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沿导杆(8)上下移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架(10)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沿导杆(8)向上移动,在重力作用力下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支座(1)的上表面,每两排下支撑柱(3)的间隙设置为“V”形。本技术上下支撑杆能够紧紧夹住物料,刀架利用两排垂直设置的刀片,可瞬间将物料切成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块状。其结构合理,维护保养方便,操作简单,故障率低。附图说明图1多刀片组合切割机等轴测视图;图2多刀片组合切割机刀架视图;图3多刀片组合切割机下支座俯视图;图4多刀片组合切割机上支座主视图;图5多刀片组合切割机上支座局部剖视图。图中:1下支座、2上支座、3下支撑柱、4上支撑柱、5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6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7下支座边角孔、8导杆、9上支座边角通孔、10刀架、11刀架通孔、12刀片、1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包括下支座1、上支座2、下支撑柱3、上支撑柱4、导杆8、刀架10、刀片12;所述下支座1的水平截面为边长600mm的正方形,在下支座1的上表面,成矩阵式排列一组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每两个相邻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的中心距离为25mm,下支撑柱3的一端通过螺纹与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配合连接,竖直安装在下支座1的上表面上;所述上支座2为水平截面为边长600mm的正方形,在上支座2的下表面,与下支座1的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对应设置有一组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每两个相邻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的中心距离为25mm,上支撑柱4的一端插入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内,竖直安装在上支座2的下表面上;在下支座1的四角边缘,分别设置有一个下支座边角孔7,所述导杆8的一端插入下支座边角孔7,竖直安装在下支座1的四个边角上,在所述上支座2的四个边角与下支座1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上支座边角通孔9,所述4个导杆8分别穿过上支座边角通孔9,从而使上支座2可沿导杆8上下移动;所述刀架10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架体,两个架体在竖直方向上上下错开,端部重叠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架体靠近两端的位置与导杆8对应设置有刀架通孔11,导杆8从刀架通孔11中穿过,从而使刀架10能够沿导杆8在两个垂直的平面内上下移动;在两个架体朝向内侧的侧面上,分别等间隔的设置有一组刀片12,每一个刀片12的刀刃均向下,且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柱的间隙里;所述上支座2的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内部装有弹簧13,当上支撑柱4压紧物料时,受到竖直向上的反作用力压紧弹簧13,不同部位的上支撑柱4根据物料的不同形状,受到不同的反作用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进而确保上下支撑柱能够确实压紧物料;当外力减小时,上支撑柱4会被弹簧13弹出,恢复到初始状态;所述刀片12远离刀架10的一端为圆弧形,刀背厚度为2mm,刀片12的刀刃所在的直线与刀架10的内侧面夹角为70°;上支座2和刀架10均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沿导杆8上下移动;所述下支座1的上表面,两排下支撑柱3的间隙设置为“V”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包括下支座(1)、上支座(2)、下支撑柱(3)、上支撑柱(4)、导杆(8)、刀架(10)、刀片(12),其特征在于:/n所述下支座(1)为水平截面为边长500~800mm的正方形,在下支座(1)的上表面,成矩阵式排列一组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每两个相邻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的中心距离为20~30mm,所述下支撑柱(3)的一端插入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内,竖直安装在下支座(1)的上表面上;/n所述上支座(2)为水平截面为边长500~800mm的正方形,在上支座(2)的下表面,与下支座(1)的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对应设置有一组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每两个相邻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的中心距离为20~30mm,上支撑柱(4)的一端插入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内,竖直安装在上支座(2)的下表面上;/n在下支座(1)的四角边缘,分别设置有下支座边角孔(7),所述导杆(8)的一端插入下支座边角孔(7),竖直安装在下支座(1)的四个边角上,在所述上支座(2)的四个边角与下支座(1)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支座边角通孔(9),所述4个导杆(8)分别穿过上支座边角通孔(9),上支座(2)可沿导杆(8)上下移动;/n所述刀架(10)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架体,两个架体在竖直方向上上下错开,一个端部重叠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架体靠近两端的位置与导杆(8)对应设置有刀架通孔(11),导杆(8)从刀架通孔(11)中穿过,从而使刀架(10)能够沿导杆(8)在两个垂直的平面内上下移动;在两个架体朝向内侧的侧面上,分别等间隔的设置有一组刀片(12),每个刀片(12)的刀刃均向下,且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柱的间隙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刀片组合切割机,包括下支座(1)、上支座(2)、下支撑柱(3)、上支撑柱(4)、导杆(8)、刀架(10)、刀片(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支座(1)为水平截面为边长500~800mm的正方形,在下支座(1)的上表面,成矩阵式排列一组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每两个相邻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的中心距离为20~30mm,所述下支撑柱(3)的一端插入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内,竖直安装在下支座(1)的上表面上;
所述上支座(2)为水平截面为边长500~800mm的正方形,在上支座(2)的下表面,与下支座(1)的下支座上表面阵列孔(5)对应设置有一组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每两个相邻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的中心距离为20~30mm,上支撑柱(4)的一端插入上支座下表面阵列孔(6)内,竖直安装在上支座(2)的下表面上;
在下支座(1)的四角边缘,分别设置有下支座边角孔(7),所述导杆(8)的一端插入下支座边角孔(7),竖直安装在下支座(1)的四个边角上,在所述上支座(2)的四个边角与下支座(1)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支座边角通孔(9),所述4个导杆(8)分别穿过上支座边角通孔(9),上支座(2)可沿导杆(8)上下移动;
所述刀架(10)包括两个垂直设置的架体,两个架体在竖直方向上上下错开,一个端部重叠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架体靠近两端的位置与导杆(8)对应设置有刀架通孔(11),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振锋潘姝臣潘姝羽
申请(专利权)人:潘振锋潘姝臣潘姝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