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翅片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通道换热器
,具体是一种新型翅片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结构紧凑,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高温高压系统。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紧凑、高效的换热器,一般通过蚀刻、光刻等加工而成,多块金属板之间通过扩散焊叠置在一起,其通体结构采用的材料一致,不会因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换热器变形失效,因此可用于高温高压系统,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等。微通道换热器中,流体在板间的凹槽内流动,通过板的壁面进行热量交换,具有很高的换热能力。目前微通道换热器结构主要分两类,一类为连续通道结构,包括直线型通道与折线型通道,该种结构是在板表面加工出直线型或折线型的半圆凹槽供流体流动。另一类为分离式翅片结构,如S型翅片结构、翼型翅片结构,该种结构是在板表面加工出凸起的S型翅片或翼型翅片,流体在各翅片间流动。经过大量研究证明,分离式翅片结构的换热性能与流动特性要优于连续通道结构。连续通道结构中的直线型微通道换热器由于其结构简单,流动过程中会形成很厚的边界层,影响换热,降低换热效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翅片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热流道换热板和若干冷流道换热板;所述若干热流道换热板和若干冷流道换热板交错布置;/n所述热流道换热板和冷流道换热板的四角处设有热流道入口(1)、热流道出口(2)、冷流道入口(3)和冷流道出口(4);/n所述热流道换热板还包括热流道入口段(6)、中间换热段、热流道出口段(7);所述热流道入口(1)、热流道入口段(6)、中间换热段、热流道出口段(7)和热流道出口(2)依次相连;/n所述冷流道换热板还包括冷流道入口段(8)、中间换热段、冷流道出口段(9);所述冷流道入口(3)、冷流道入口段(8)、中间换热段、冷流道出口段(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翅片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热流道换热板和若干冷流道换热板;所述若干热流道换热板和若干冷流道换热板交错布置;
所述热流道换热板和冷流道换热板的四角处设有热流道入口(1)、热流道出口(2)、冷流道入口(3)和冷流道出口(4);
所述热流道换热板还包括热流道入口段(6)、中间换热段、热流道出口段(7);所述热流道入口(1)、热流道入口段(6)、中间换热段、热流道出口段(7)和热流道出口(2)依次相连;
所述冷流道换热板还包括冷流道入口段(8)、中间换热段、冷流道出口段(9);所述冷流道入口(3)、冷流道入口段(8)、中间换热段、冷流道出口段(9)和冷流道出口(4)依次相连;
所述中间换热段采用分离式翅片结构;所述中间换热段包括若干凸出结构翅片(10)和凹陷结构翅片(11);所述若干凸出结构翅片(10)和凹陷结构翅片(11)按行间隔交错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翅片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入口(1)与冷流道出口(4)布置在热流道换热板和冷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张鹏,张天一,黄彦平,牛风雷,龚亚,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