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85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包括夹头、平衡机床身,所述的平衡机床身内底部设置动力缸,所述动力缸的内部设置活塞,所述的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拉爪,所述的拉爪连接拉杆,所述的拉杆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平衡机主轴和连接座,所述的平衡机主轴套设于主轴壳体中且可相对主轴壳体转动,所述的主轴壳体固定安装于平衡机床身上,所述的连接座固定安装于平衡机主轴上;所述的夹头包括夹头壳体、主爪、专用爪和T形块,所述的专用爪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卡置刹车盘的卡柱,所述的主爪、T形块和专用爪构成夹头的一个夹爪,所述的夹爪可相对于夹头壳体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并能够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A new type of fixture for balanc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中的装夹夹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
技术介绍
汽车刹车盘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多个面进行精加工,为了保证加工的精度,多采用平衡机对刹车盘进行夹紧。而现有技术中的平衡机夹具的操作复杂,其夹紧和松开刹车盘的操作比较繁琐,且采用人工装卸的方式,经常产生装载不到位的问题,且效率低下。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平衡机夹具多为固定型号的夹具,只能用于夹紧一种型号的汽车刹车盘,当需要加工不同型号的汽车刹车盘时就需要更换相应型号的夹具,而更换夹具的工序也较为复杂,从而浪费工时;同时,由于需要准备多种型号的夹具,因而增加了生产成本。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利用碟簧的弹力和气压或液压动力作为装卸刹车盘的动力,从而解决装夹和卸载刹车盘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利用螺纹紧固和齿牙的配合实现装夹多种型号刹车盘的效果,从而解决更换不同型号的夹具时工序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包括夹头、平衡机床身,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平衡机床身内底部设置动力缸,所述动力缸的内部设置活塞,所述的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拉爪,所述的拉爪连接拉杆,所述的拉杆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平衡机主轴和连接座,所述的平衡机主轴套设于主轴壳体中且可相对主轴壳体转动,所述的主轴壳体固定安装于平衡机床身上,所述的连接座固定安装于平衡机主轴上,所述的连接座内设置有容纳碟簧组的空腔,该空腔贯穿连接座的上端面、不贯穿连接座的下端面,所述的拉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仁,所述的碟簧组套设于所述的拉杆上且容置于所述的空腔中且上端抵接于中仁的下端面;所述的夹头包括夹头壳体、主爪、专用爪和T形块,所述的夹头壳体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所述的中仁位于夹头壳体的内腔中且可相对夹头壳体上下滑动,所述的夹头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连接座的上端;所述的专用爪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卡置刹车盘的卡柱,所述的专用爪通过螺栓或螺钉与T形块固定连接,所述的T形块上设有与螺栓或螺钉螺纹连接的长条形孔或长条形槽,所述的T形块位于所述的主爪的上端面上且与主爪固定连接,所述的主爪、T形块和专用爪构成夹头的一个夹爪,所述的夹爪可相对于夹头壳体滑动;所述的主爪的端面与所述中仁的一个侧面相互抵接,该相互抵接的两个面为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所述的活塞、连杆、拉杆、平衡机主轴、主轴壳体、连接座、中仁、夹头壳体同轴设置。本技术利用碟簧组的弹力和动力缸的动力形成相反的作用力从而为装载和卸载刹车盘提供动力,利用主爪和中仁的斜面的相互配合实现专用爪的卡紧和松开。参照附图1,主爪和中仁的接触面的上端向右倾斜,刹车盘的内圈卡置在专用爪卡柱上,刹车盘内圈面与卡柱的左端面抵接,动力缸带动拉杆下行,专用爪松开所卡紧的刹车盘,动力缸释放压力,碟簧组带动拉杆上行,中仁推动主爪向左移动,专用爪上的卡柱卡紧刹车盘;主爪和中仁的接触面的上端向左倾斜,刹车盘的内圈卡置在专用爪卡柱上,刹车盘内圈面与卡柱的左端面抵接,动力缸带动拉杆下行,中仁推动主爪向左移动,专用爪卡紧刹车盘,动力缸释放压力,碟簧组带动拉杆上行,专用爪松开所卡紧的刹车盘。T形块和专用爪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可以根据代加工刹车盘的规格,调整专用爪距离夹头壳体中心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刹车盘。优选的,所述的拉爪的截面呈凹字形,其具有内空腔且上端面设有供拉杆穿过的缺口;所述的拉杆与拉爪连接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母,所述的调整螺母位于拉爪的内空腔中且其上下端面可分别抵靠至拉爪内空腔的上下端面上。在拉爪上设置内空腔及在拉杆端部设置调节螺母,通过调节螺母与拉爪连接,拉杆的行程可以通过调节螺母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专用爪的移动行程,适用于小范围调节专用爪的卡置规格。优选的,所述的专用爪与所述的T形块的相互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相互啮合的齿牙。通过齿牙啮合,再配合专用爪和T形块之间的螺纹连接,既可以更加牢固的固定专用爪和T形块,也可以调整专用爪的卡置规格。优选的,所述的专用爪的数量为N个,N≥3且为自然数;所述的主爪、T形块的数量与所述的专用爪的数量相同;所述的中仁具有与主爪数量相同的倾斜侧面。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座和所述的平衡机主轴的连接端设有内径相同的凹腔,所述的拉杆上与凹腔相对位置处设有凸块,连接座和平衡机主轴的凹腔的高度和大于凸块的高度。设置凹腔和凸块,则可以有效地限制拉杆的上下行的最大行程,从而避免拉杆上行时对夹头壳体、连接座产生过大的冲击,也可避免拉杆下行时对碟簧组产生的过大压力。优选的,所述的碟簧组中碟簧的数量为8-20片。经过试验,碟簧组中碟簧的数量为8-20片时,均可以满足卡置刹车盘的强度要求;优选的,碟簧组中碟簧的数量为10-12片。此外还需注意,当采用碟簧组作为卡紧动力时,应当关注碟簧组的弹性是否有减退,当有减退时则应当及时更换。优选的,所述的拉杆和所述的平衡机主轴之间设置有减震O型圈。通过设置减震O型圈,可以减轻拉杆余平衡机主轴之间的相互震动影响及相互之间的磨损。优选的,所述的平衡机主轴通过轴承组套设于主轴壳体中,并利用轴承组实现相对于主轴壳体的转动。优选的,所述的动力缸为单出杆气缸或液压缸。优选的,所述的主轴壳体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平衡机床身上,所述的连接座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的平衡机主轴的上端,所述的夹头壳体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连接座的上端,所述的中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拉杆的上端。通过螺栓或螺钉进行连接,可以方便对各个部件进行检修、维护和更换。经过实际操作,本技术的新型平衡机夹具比原来的锥度夹具的装夹速度至少提高了两倍,产品精度提高到重复定位误差不大于0.4克。本技术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刹车盘对动平衡的要求,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又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本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并能够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夹头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主爪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夹头,2、主爪,3、专用爪,4、T形块,5、中仁,6、夹头壳体,7、碟簧组,8、连接座,9、拉杆,10、平衡机主轴,11、平衡机床身,12、主轴壳体,13、减震O型圈,14、拉爪,15、调整螺母,16、单出杆气缸,17、活塞。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包括夹头1、平衡机床身11,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平衡机床身11内底部设置动力缸,所述动力缸的内部设置活塞17,所述的活塞17通过连杆连接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包括夹头(1)、平衡机床身(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机床身(11)内底部设置动力缸,所述动力缸的内部设置活塞(17),所述的活塞(17)通过连杆连接拉爪(14),所述的拉爪(14)连接拉杆(9),所述的拉杆(9)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平衡机主轴(10)和连接座(8),所述的平衡机主轴(10)套设于主轴壳体(12)中且可相对主轴壳体(12)转动,所述的主轴壳体(12)固定安装于平衡机床身(11)上,所述的连接座(8)固定安装于平衡机主轴(10)上,所述的连接座(8)内设置有容纳碟簧组(7)的空腔,该空腔贯穿连接座(8)的上端面、不贯穿连接座(8)的下端面,所述的拉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仁(5),所述的碟簧组(7)套设于所述的拉杆(9)上且容置于所述的空腔中且上端抵接于中仁(5)的下端面;所述的夹头(1)包括夹头壳体(6)、主爪(2)、专用爪(3)和T形块(4),所述的夹头壳体(6)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所述的中仁(5)位于夹头壳体(6)的内腔中且可相对夹头壳体(6)上下滑动,所述的夹头壳体(6)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连接座(8)的上端;所述的专用爪(3)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卡置刹车盘的卡柱,所述的专用爪(3)通过螺栓或螺钉与T形块(4)固定连接,所述的T形块(4)上设有与螺栓或螺钉螺纹连接的长条形孔或长条形槽,所述的T形块(4)位于所述的主爪(2)的上端面上且与主爪(2)固定连接,所述的主爪(2)、T形块(4)和专用爪(3)构成夹头(1)的一个夹爪,所述的夹爪可相对于夹头壳体(6)滑动;所述的主爪(2)的端面与所述中仁(5)的一个侧面相互抵接,该相互抵接的两个面为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所述的活塞(17)、连杆、拉杆(9)、平衡机主轴(10)、主轴壳体(12)、连接座(8)、中仁(5)、夹头壳体(6)同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包括夹头(1)、平衡机床身(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机床身(11)内底部设置动力缸,所述动力缸的内部设置活塞(17),所述的活塞(17)通过连杆连接拉爪(14),所述的拉爪(14)连接拉杆(9),所述的拉杆(9)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平衡机主轴(10)和连接座(8),所述的平衡机主轴(10)套设于主轴壳体(12)中且可相对主轴壳体(12)转动,所述的主轴壳体(12)固定安装于平衡机床身(11)上,所述的连接座(8)固定安装于平衡机主轴(10)上,所述的连接座(8)内设置有容纳碟簧组(7)的空腔,该空腔贯穿连接座(8)的上端面、不贯穿连接座(8)的下端面,所述的拉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仁(5),所述的碟簧组(7)套设于所述的拉杆(9)上且容置于所述的空腔中且上端抵接于中仁(5)的下端面;所述的夹头(1)包括夹头壳体(6)、主爪(2)、专用爪(3)和T形块(4),所述的夹头壳体(6)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所述的中仁(5)位于夹头壳体(6)的内腔中且可相对夹头壳体(6)上下滑动,所述的夹头壳体(6)固定连接于所述的连接座(8)的上端;所述的专用爪(3)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卡置刹车盘的卡柱,所述的专用爪(3)通过螺栓或螺钉与T形块(4)固定连接,所述的T形块(4)上设有与螺栓或螺钉螺纹连接的长条形孔或长条形槽,所述的T形块(4)位于所述的主爪(2)的上端面上且与主爪(2)固定连接,所述的主爪(2)、T形块(4)和专用爪(3)构成夹头(1)的一个夹爪,所述的夹爪可相对于夹头壳体(6)滑动;所述的主爪(2)的端面与所述中仁(5)的一个侧面相互抵接,该相互抵接的两个面为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所述的活塞(17)、连杆、拉杆(9)、平衡机主轴(10)、主轴壳体(12)、连接座(8)、中仁(5)、夹头壳体(6)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平衡机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爪(14)的截面呈凹字形,其具有内空腔且上端面设有供拉杆(9)穿过的缺口;所述的拉杆(9)与拉爪(14)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王嵩王爱军罗国强李新强吕建刚杨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三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