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德文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85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中空腔。该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通过转动螺纹丝杆使得左右两个活动块在螺纹通孔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活动块相互靠近与被夹持零部件接触时夹持装置移动,夹持装置中的夹持板会根据被夹持零部件的表面转动,且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连接杆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使得夹持装置始终与被夹持零部件的表面贴合,该装置通过一系列的机械结构使得夹持装置能够根据被夹持零部件形状的不同始终与被夹持零部件的表面贴合,达到了适用于不同零部件的加工,适用范围更加的广泛,且通过连接弹簧使得在夹持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metal process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零件的材料:钢铁与有色金属(或非铁金属),钢铁:含碳量在2%~4.3%的铁的合金为铸铁,含碳量一般在0.03%~2%的铁的合金为钢,在Fe-C合金中,有目的地加入各种适量的合金元素,来提高钢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常用的合金元素有Si、Mn、Cr、Ni、Mo、W、V、Ti、Nb和B等,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合金铸铁或合金钢。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金属零部件,这些金属零部件的形状各有不同,这些零部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存在打孔这一步骤,市面上的夹持工具在对这些零部件夹持时需要根据不同形状的零部件更换不同的夹持固定装置,购买不同的夹持装置不仅仅增加了成本,且更换不同的夹持装置时间成本较高,故此提出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具备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解决了适用范围狭窄导致购买夹持工具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适用范围广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中空腔,底座的内部插接有贯穿两个所述中空腔且延伸至底座左侧的螺纹丝杆,螺纹丝杆的外部套接有位于中空腔内部的活动块,活动块的左侧开设有与螺纹丝杆相匹配的螺纹通孔,螺纹丝杆位于螺纹通孔的内部,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底座上方的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放置槽、数量为两个的活动孔和数量为十二个的压力腔,左右两侧所述压力腔腔内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弹簧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压力腔内部的挡块,左右两侧所述挡块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底座外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接块,左右两侧所述插接块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左右两侧所述夹持装置相背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延伸至活动孔内部的固定杆,前后两侧所述固定杆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活动孔相连通的移动槽,底座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与螺纹槽相匹配且延伸至螺纹槽内部的螺纹杆。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由数量为七个的夹持板组成,七个所述夹持板相邻之间通过插销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共有四个,四个所述放置槽分为左右两组,一组两个所述放置槽呈对称分布,且放置槽的宽度与活动孔的宽度相等。优选的,所述插接孔为T形孔,插接孔孔内靠近安装块一侧的长度大于插接孔孔内远离安装块一侧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插接块为T形块,插接块靠近安装块一侧的长度大于插接块远离安装块一侧的长度,左右两侧所述螺纹通孔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压力腔共有二十四个,二十四个所述压力腔分为左右两组,一组十二个所述压力腔分为三行,一行四个所述压力腔呈等距分布。(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通过转动螺纹丝杆使得左右两个活动块在螺纹通孔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活动块相互靠近与被夹持零部件接触时夹持装置移动,夹持装置中的夹持板会根据被夹持零部件的表面转动,且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连接杆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使得夹持装置始终与被夹持零部件的表面贴合,该装置通过一系列的机械结构使得夹持装置能够根据被夹持零部件形状的不同始终与被夹持零部件的表面贴合,从而达到了适用于不同零部件的加工,适用范围更加的广泛,且通过连接弹簧使得在夹持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中空腔、3螺纹丝杆、4活动块、5螺纹通孔、6连接块、7安装块、8放置槽、9活动孔、10压力腔、11连接弹簧、12挡块、13连接杆、14插接孔、15插接块、16夹持装置、17移动槽、18固定杆、19螺纹槽、20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中空腔2,底座1的内部插接有贯穿两个中空腔2且延伸至底座1左侧的螺纹丝杆3,螺纹丝杆3的外部套接有位于中空腔2内部的活动块4,活动块4的左侧开设有与螺纹丝杆3相匹配的螺纹通孔5,左右两侧螺纹通孔5的螺纹方向相反,螺纹丝杆3位于螺纹通孔5的内部,活动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底座1上方的连接块6,连接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放置槽8、数量为两个的活动孔9和数量为十二个的压力腔10,压力腔10共有二十四个,二十四个压力腔10分为左右两组,一组十二个压力腔10分为三行,一行四个压力腔10呈等距分布,放置槽8共有四个,四个放置槽8分为左右两组,一组两个放置槽8呈对称分布,且放置槽8的宽度与活动孔9的宽度相等,左右两侧压力腔10腔内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1,左右两侧连接弹簧11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压力腔10内部的挡块12,左右两侧挡块12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底座1外部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14,插接孔14为T形孔,插接孔14孔内靠近安装块7一侧的长度大于插接孔14孔内远离安装块7一侧的长度,插接孔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接块15,插接块15为T形块,插接块15靠近安装块7一侧的长度大于插接块15远离安装块7一侧的长度,左右两侧插接块15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16,夹持装置16由数量为七个的夹持板组成,七个夹持板相邻之间通过插销活动连接,左右两侧夹持装置16相背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延伸至活动孔9内部的固定杆18,前后两侧固定杆18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槽19,底座1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活动孔9相连通的移动槽17,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与螺纹槽19相匹配且延伸至螺纹槽19内部的螺纹杆20,通过转动螺纹丝杆3使得左右两个活动块4在螺纹通孔5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活动块4相互靠近与被夹持零部件接触时夹持装置16移动,夹持装置16中的夹持板会根据被夹持零部件的表面转动,且在连接弹簧11的作用下连接杆13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使得夹持装置16始终与被夹持零部件的表面贴合,该装置通过一系列的机械结构使得夹持装置16能够根据被夹持零部件形状的不同始终与被夹持零部件的表面贴合,从而达到了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中空腔(2),底座(1)的内部插接有贯穿两个所述中空腔(2)且延伸至底座(1)左侧的螺纹丝杆(3),螺纹丝杆(3)的外部套接有位于中空腔(2)内部的活动块(4),活动块(4)的左侧开设有与螺纹丝杆(3)相匹配的螺纹通孔(5),螺纹丝杆(3)位于螺纹通孔(5)的内部,所述活动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底座(1)上方的连接块(6),连接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放置槽(8)、数量为两个的活动孔(9)和数量为十二个的压力腔(10),左右两侧所述压力腔(10)腔内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1),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弹簧(11)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压力腔(10)内部的挡块(12),左右两侧所述挡块(12)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底座(1)外部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14),插接孔(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接块(15),左右两侧所述插接块(15)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16),左右两侧所述夹持装置(16)相背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延伸至活动孔(9)内部的固定杆(18),前后两侧所述固定杆(18)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槽(19),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活动孔(9)相连通的移动槽(17),底座(1)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与螺纹槽(19)相匹配且延伸至螺纹槽(19)内部的螺纹杆(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件加工设备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中空腔(2),底座(1)的内部插接有贯穿两个所述中空腔(2)且延伸至底座(1)左侧的螺纹丝杆(3),螺纹丝杆(3)的外部套接有位于中空腔(2)内部的活动块(4),活动块(4)的左侧开设有与螺纹丝杆(3)相匹配的螺纹通孔(5),螺纹丝杆(3)位于螺纹通孔(5)的内部,所述活动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底座(1)上方的连接块(6),连接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安装块(7)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放置槽(8)、数量为两个的活动孔(9)和数量为十二个的压力腔(10),左右两侧所述压力腔(10)腔内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11),左右两侧所述连接弹簧(11)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压力腔(10)内部的挡块(12),左右两侧所述挡块(12)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底座(1)外部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14),插接孔(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接块(15),左右两侧所述插接块(15)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16),左右两侧所述夹持装置(16)相背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延伸至活动孔(9)内部的固定杆(18),前后两侧所述固定杆(18)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槽(19),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活动孔(9)相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谭德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