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佳桓专利>正文

一种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18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04
一种转换电路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换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转换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KA7500芯片U1,其特征在于U1的1脚分别与电阻R1一端、二极管D3阴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3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接地;U1的8脚分别与U1的11脚、U1的12脚、稳压二极管D2阴极、电容C6一端、PNP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PNP三极管Q1基极依次通过电阻R3、电阻R2分别与PNP三极管Q1发射极、电容C1一端、稳压二极管D1阴极、电容C2正极、15端相连,稳压二极管D1阳极和电容C2负极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换电路
本技术属于信号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转换电路已被广泛使用,但转换电路的使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转换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KA7500芯片U1,其特征在于U1的1脚分别与电阻R1一端、二极管D3阴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3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接地;U1的8脚分别与U1的11脚、U1的12脚、稳压二极管D2阴极、电容C6一端、PNP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PNP三极管Q1基极依次通过电阻R3、电阻R2分别与PNP三极管Q1发射极、电容C1一端、稳压二极管D1阴极、电容C2正极、15端相连,稳压二极管D1阳极和电容C2负极接地,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容C6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阳极分别与电容C4正极、电阻R7一端、稳压二极管D2阳极、二极管D4阴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和二极管D4阳极接地,电容C4负极接U1的3脚;U1的5脚通过电容C5分别与电阻R6一端、地线相连,电阻R6另一端接U1的6脚;U1的16脚分别与电容C7正极、电阻R9一端相连,电容C7负极和电阻R9另一端接地,U1的4脚和7脚接地;U1的15脚分别与电阻R10一端、电阻R8一端相连,电阻R10另一端接地,电阻R8另一端分别与U1的2脚、电阻R5一端相连,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U1的13、14脚相连,U1的9脚接G2端,U1的10脚接G1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容C2采用2200μF电容,电容C1采用0.01μF电容,电阻R2采用24K电阻,电阻R3采用2K电阻,电容C6采用10μF电容,电容C3采用1μF电容,电阻R4和R1采用10K电阻,电容C4采用22μF/16V电容,电容C5采用4700PF电容,电阻R6采用2.7K电阻,电阻R7采用1K电阻,电容C7采用47μF/16V电容,电阻R9采用4.7K电阻,电阻R10采用1K电阻,电阻R5和R8采用4K电阻。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PNP三极管Q1采用8550三极管,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采用2DZ15稳压二极管。其次,本技术还包括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22,R22一端分别与U1的2脚、电容C35一端相连,电容C35另一端接地,R22另一端接ps2561-1芯片U8的1脚相连,U8的2脚接地,U8的4脚通过电阻R23分别与+12端、电容C37一端、HYT1212型扬声器B1正极相连,B1负极分别与2N4401型三极管Q4集电极、2N4401型三极管Q5集电极相连,Q4基极通过电阻R24分别与U8的3脚、电容C36一端相连,电容C36另一端分别与地线、Q5发射极相连,Q5基极接Q4发射极,电容C37另一端接地。另外,所述R22采用1K电阻,C35采用0.1μF电容,电阻R23采用1K电阻,C36采用0.1μF电容,R24采用1K电阻,C37采用100pF电容。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将15V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信号,通过KA7500芯片进行高频升压,KA7500产生驱动脉冲信号,振荡频率通过5脚和6脚电阻电容产生。所述PNP三极管Q1起到电源保护稳压作用,使KA7500芯片U1稳压工作。三极管Q1工作在截止区,通过R3与R2将电压稳定在基极。电阻作用向三极管提供偏置电流,使三极管导通,基极的电压稳定。本技术通过电容C1、C3、C7进行接地隔离,电路保护功能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图1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报警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KA7500芯片U1,U1的1脚分别与电阻R1一端、二极管D3阴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3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接地;U1的8脚分别与U1的11脚、U1的12脚、稳压二极管D2阴极、电容C6一端、PNP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PNP三极管Q1基极依次通过电阻R3、电阻R2分别与PNP三极管Q1发射极、电容C1一端、稳压二极管D1阴极、电容C2正极、15端相连,稳压二极管D1阳极和电容C2负极接地,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容C6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3阳极分别与电容C4正极、电阻R7一端、稳压二极管D2阳极、二极管D4阴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和二极管D4阳极接地,电容C4负极接U1的3脚;U1的5脚通过电容C5分别与电阻R6一端、地线相连,电阻R6另一端接U1的6脚;U1的16脚分别与电容C7正极、电阻R9一端相连,电容C7负极和电阻R9另一端接地,U1的4脚和7脚接地;U1的15脚分别与电阻R10一端、电阻R8一端相连,电阻R10另一端接地,电阻R8另一端分别与U1的2脚、电阻R5一端相连,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U1的13、14脚相连,U1的9脚接G2端,U1的10脚接G1端。所述电容C2采用2200μF电容,电容C1采用0.01μF电容,电阻R2采用24K电阻,电阻R3采用2K电阻,电容C6采用10μF电容,电容C3采用1μF电容,电阻R4和R1采用10K电阻,电容C4采用22μF/16V电容,电容C5采用4700PF电容,电阻R6采用2.7K电阻,电阻R7采用1K电阻,电容C7采用47μF/16V电容,电阻R9采用4.7K电阻,电阻R10采用1K电阻,电阻R5和R8采用4K电阻。所述PNP三极管Q1采用8550三极管,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2采用2DZ15稳压二极管。本技术可将15V直流电转换为50KHz的高频信号。本技术可应用于开关电源、UPS、车载电源、车载电压调制器。本技术还包括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22,R22一端分别与U1的2脚、电容C35一端相连,电容C35另一端接地,R22另一端接ps2561-1芯片U8的1脚相连,U8的2脚接地,U8的4脚通过电阻R23分别与+12端、电容C37一端、HYT1212型扬声器B1正极相连,B1负极分别与2N4401型三极管Q4集电极、2N4401型三极管Q5集电极相连,Q4基极通过电阻R24分别与U8的3脚、电容C36一端相连,电容C36另一端分别与地线、Q5发射极相连,Q5基极接Q4发射极,电容C37另一端接地。所述R22采用1K电阻,C35采用0.1μF电容,电阻R23采用1K电阻,C36采用0.1μF电容,R24采用1K电阻,C37采用100pF电容。当U1进入死区,U1的2脚会输出高电平驱动报警电路报警。报警电路用于检测U1是否进入死区。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换电路,包括KA7500芯片U1,其特征在于U1的1脚分别与电阻R1一端、二极管D3阴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3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接地;/nU1的8脚分别与U1的11脚、U1的12脚、稳压二极管D2阴极、电容C6一端、PNP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PNP三极管Q1基极依次通过电阻R3、电阻R2分别与PNP三极管Q1发射极、电容C1一端、稳压二极管D1阴极、电容C2正极、15端相连,稳压二极管D1阳极和电容C2负极接地,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容C6另一端接地;/n二极管D3阳极分别与电容C4正极、电阻R7一端、稳压二极管D2阳极、二极管D4阴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和二极管D4阳极接地,电容C4负极接U1的3脚;/nU1的5脚通过电容C5分别与电阻R6一端、地线相连,电阻R6另一端接U1的6脚;/nU1的16脚分别与电容C7正极、电阻R9一端相连,电容C7负极和电阻R9另一端接地,U1的4脚和7脚接地;/nU1的15脚分别与电阻R10一端、电阻R8一端相连,电阻R10另一端接地,电阻R8另一端分别与U1的2脚、电阻R5一端相连,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U1的13、14脚相连,U1的9脚接G2端,U1的10脚接G1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电路,包括KA7500芯片U1,其特征在于U1的1脚分别与电阻R1一端、二极管D3阴极相连,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容C3一端相连,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接地;
U1的8脚分别与U1的11脚、U1的12脚、稳压二极管D2阴极、电容C6一端、PNP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PNP三极管Q1基极依次通过电阻R3、电阻R2分别与PNP三极管Q1发射极、电容C1一端、稳压二极管D1阴极、电容C2正极、15端相连,稳压二极管D1阳极和电容C2负极接地,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容C6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D3阳极分别与电容C4正极、电阻R7一端、稳压二极管D2阳极、二极管D4阴极相连,电阻R7另一端和二极管D4阳极接地,电容C4负极接U1的3脚;
U1的5脚通过电容C5分别与电阻R6一端、地线相连,电阻R6另一端接U1的6脚;
U1的16脚分别与电容C7正极、电阻R9一端相连,电容C7负极和电阻R9另一端接地,U1的4脚和7脚接地;
U1的15脚分别与电阻R10一端、电阻R8一端相连,电阻R10另一端接地,电阻R8另一端分别与U1的2脚、电阻R5一端相连,电阻R5另一端分别与U1的13、14脚相连,U1的9脚接G2端,U1的10脚接G1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2采用2200μF电容,电容C1采用0.01μF电容,电阻R2采用24K电阻,电阻R3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桓
申请(专利权)人:李佳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