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转换电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894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1:53
一种电压转换电路装置,其输入电源通过电压调整电路与第一输出电源、第二输出电源连接,电压调整电路包括稳压器,稳压器11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77、C90、有源电容C2、电阻R95、稳压器U1、输入电源,稳压器U1的4管脚连接MOS管T1,MOS管T1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78、R79,稳压器U1的17管脚分别连接18管脚、电阻R78、有源电容C3、第一输出电源,稳压器U1的23管脚分别连接24管脚、电阻R150、有源电容C4、第二输出电源,电阻R150还分别连接稳压器U1的25管脚、电阻R151,稳压器U1的28管脚分别连接稳压器U1的22管脚、电阻R98、R26一端,电阻R2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32一端、单片机U复位端口,电阻R98另一端连接电压源。

A 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转换电路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供电电源
,具体为一种电压转换电路装置。
技术介绍
变频器又称为变频驱动器或驱动控制器,其主要依靠内部IGBT功率管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目前常用的变频器供电电源为一路电压输出,当同一设备中安装有两个变频器时,且变频器需要的电源电压不同时,则需要提供两种不同的电压给不同的变频器使用,目前常用一路输入电源转换为两路电压输出的方式是:利用多绕组变压器将一路输入电源转换成幅值不同的两路输出电源,并通过稳压管分别对两路输出电源稳压后供不同的变频器使用,变压器的使用不仅使电路结构复杂,而且设备投入成本较高,且电源在输出过程中需设置多个稳压管,稳压管存在控制灵活性差的问题,其输出电压一般为固定值,不便于对输出电压值进行灵活调整,且多个稳压管的使用也增加了整个电路结构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变压器实现一路输入电压转换为两路输出电压,并通过稳压管稳定电压的方式,易导致电路结构复杂、投入成本高、输出控制灵活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压转换电路装置,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电压输出控制的灵活性。一种电压转换电路装置,其包括输入电源,所述输入电源通过电压调整电路与输出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电源包括两个:第一输出电源、第二输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包括稳压器U1,所述稳压器U1的11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77、C90的一端、有源电容C2的正极、电阻R95的一端、所述稳压器U1的12、5、6管脚、输入电源,所述有源电容C2的负极、电容C77、C9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4管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95的另一端、MOS管T1的源极,所述MOS管T1的漏极接地,所述MOS管T1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78、R79的一端,所述电阻R7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17管脚分别连接18管脚、所述电阻R78的另一端、有源电容C3的正极、第一输出电源,所述稳压器U1的23管脚分别连接24管脚、电阻R150的一端、有源电容C4的正极、第二输出电源,所述电阻R1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25管脚、电阻R151的一端,所述有源电容C3、C4的负极、电阻R15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28管脚分别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22管脚、电阻R98、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32的一端、单片机U的复位端口RSDSP,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源,所述电容C13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1、2、3、7、8、9、26、27、19、20、21、15、16、29管脚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型号为TPS767D301。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源、第一输出电源、第二输出电源均为直流电源,所述输入电源为DC5V电源,所述第一输出电源为DC3.3V电源,所述第二输出电源为DC1.8V电源;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tms320F2811;所述MOS管T1的型号为:SOT-89。采用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稳压器U1为双路输出低压差电压调整器,其一路输出为固定电压3.3V,另一路输出电压可以调节,范围为1.5V~5.5V,本装置通过稳压器U1将输入电源分为第一输出电源、第二输出电源,电阻R78、R79以及电阻R150、R151分别起到分压的作用,通过电阻R150、R151电压值的调整,可灵活调节第二输出电源的电压值,从而提高了电压输出控制的灵活性。本装置中无需设置变压器即可实现电压的转换操作,有源电容C2、C3、C4的设置可避免外部及输出之间的相互干扰,可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因此也无需设置稳压管即可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变压器、稳压管等电子元件的减少使得整个电路结构大大简化,同时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一种电压转换电路装置,其包括输入电源1,输入电源1通过电压调整电路2与输出电源连接,输出电源包括两个:第一输出电源11、第二输出电源12,电压调整电路2包括稳压器U1,稳压器U1的11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77、C90的一端、有源电容C2的正极、电阻R95的一端、稳压器U1的12、5、6管脚、输入电源,有源电容C2的负极、电容C77、C90的另一端接地,稳压器U1的4管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95的另一端、MOS管T1的源极,MOS管T1的漏极接地,MOS管T1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78、R79的一端,电阻R79的另一端接地,稳压器U1的17管脚分别连接18管脚、电阻R78的另一端、有源电容C3的正极、第一输出电源,稳压器U1的23管脚分别连接24管脚、电阻R150的一端、有源电容C4的正极、第二输出电源,电阻R1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器U1的25管脚、电阻R151的一端,有源电容C3、C4的负极、电阻R151的另一端接地,稳压器U1的28管脚分别连接稳压器U1的22管脚、电阻R98、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32的一端、单片机U的复位端口RSDSP,电阻R98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源,电容C13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器U1的1、2、3、7、8、9、26、27、19、20、21、15、16、29管脚接地,稳压器U1的型号为TPS767D301,输入电源1、第一输出电源11、第二输出电源12均为直流电源,本实施例中输入电源1为DC5V电源,第一输出电源11为DC3.3V电源,第二输出电源12为DC1.8V电源,单片机的型号为tms320F2811,MOS管T1的型号为:SOT-89。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将本装置应用于小功率变频器电源中,在变频器电源端的输入电源1输入5V直流电压源,通过稳压器U1对5V直流电压源进行调整,并分为两路电压进行输出,两路电压输出包括第一输出电源11、第二输出电源12,第一输出电源11为3.3V直流电压源,第二输出电源12为1.8V直流电压源,电子R150、R151具有分压作用,通过调整电阻R150、R151的阻值或者根据需要对电阻R150、R151进行更换,即可调整第二输出电源12输出的电压阻值,电阻R78、R79与MOS管T1协同作用,MOS管T1对稳压器U1具有保护作用,电阻R798、R79具有分压作用,当第一输出电源11输出的电压未达到3.3V时,MOS管T1则无法导通,从而避免产生过电流导致稳压器U1因电流过大而损坏,当第一输出电源T1输出的电压达到3.3V时,MOS管T1导通,有正常电流通过稳压器U1,确保了第一电源12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并起到了对稳压器U1进行过电流保护的作用;本装置中稳压器U1的22、28管脚通过电阻R26连接单片机U的复位端口,通过单片机U的控制可实现稳压器U1的复位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压转换电路装置,其包括输入电源,所述输入电源通过电压调整电路与输出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电源包括两个:第一输出电源、第二输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包括稳压器U1,所述稳压器U1的11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77、C90的一端、有源电容C2的正极、电阻R95的一端、所述稳压器U1的12、5、6管脚、输入电源,所述有源电容C2的负极、电容C77、C9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4管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95的另一端、MOS管T1的源极,所述MOS管T1的漏极接地,所述MOS管T1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78、R79的一端,所述电阻R7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17管脚分别连接18管脚、所述电阻R78的另一端、有源电容C3的正极、第一输出电源,所述稳压器U1的23管脚分别连接24管脚、电阻R150的一端、有源电容C4的正极、第二输出电源,所述电阻R15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25管脚、电阻R151的一端,所述有源电容C3、C4的负极、电阻R15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28管脚分别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22管脚、电阻R98、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32的一端、单片机U的复位端口RSDSP,所述电阻R98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源,所述电容C13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1、2、3、7、8、9、26、27、19、20、21、15、16、29管脚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型号为TPS767D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转换电路装置,其包括输入电源,所述输入电源通过电压调整电路与输出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电源包括两个:第一输出电源、第二输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电路包括稳压器U1,所述稳压器U1的11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77、C90的一端、有源电容C2的正极、电阻R95的一端、所述稳压器U1的12、5、6管脚、输入电源,所述有源电容C2的负极、电容C77、C9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4管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95的另一端、MOS管T1的源极,所述MOS管T1的漏极接地,所述MOS管T1的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78、R79的一端,所述电阻R7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17管脚分别连接18管脚、所述电阻R78的另一端、有源电容C3的正极、第一输出电源,所述稳压器U1的23管脚分别连接24管脚、电阻R150的一端、有源电容C4的正极、第二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怀义包宇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中远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