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善勇专利>正文

高效燃油汽化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82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燃油汽化灶,包括灶具架、燃烧器、鼓风机、贮油箱等组成,由于燃烧器内采用带有耐高温纤维材料的油芯,以及采用切向进风,油芯上的燃油一部分由于燃烧室内的高温迅速蒸发汽化,另一部分在切向空气流的冲刷下形成雾状液滴汽化,在燃烧室内燃烧完全,燃烧效率高,无烟尘,不积炭,可用火柴或点火装置点火,点火方便,成本低,在煤气、电力较为紧张的地区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燃料的燃烧装置,一种燃油汽化灶。目前市场上燃油汽化灶种类繁多,很受消费者欢迎,但一般的燃油汽化灶,因燃烧不充分,在燃烧室内容易积炭,会造成油孔堵塞现象,同时燃烧时噪声大,热效率低,不能小火备用。现有的燃油汽化灶,点火时,均需用棉纱沾油点燃,予热燃烧器,时间长达半分钟以上,既麻烦费时,又污染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进一步的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切向进风,使燃油在切向空气流的冲刷下形成雾状液滴,而产生剧烈燃烧的燃油汽化灶,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灶具架,燃烧器,鼓风机及贮油箱等组成。燃烧器包括内、外壳,内壳顶部有压火圈,在内、外壳中部装有油芯,油芯一端的进油口与贮油箱连通,其另一端套有耐高温纤维,外壳的进风口与鼓风机连通,空气能从进风口经内、外壳间空隙、内壳底部的切向小通孔进入燃烧室。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燃烧器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灶具架由灶面1,内装耐火材料的壳体2,壳体2上开有烟道4,锅圈3等组成,燃烧器6安置在壳体2中部。如图2、图3所示燃烧器6它包括外壳13,内壳14,内壳14顶部有压火圈15,在内、外壳中部装有油芯17,油芯17的一端进油口20经油阀7、油管8与贮油箱12连通,油芯17的另一端套有耐高温纤维16,外壳13的进风口18经气阀9、进风管10与鼓风机11连通,空气能从进风口18经内、外壳间空隙、内壳14底部圆周上均布的切向小通孔21进入燃烧室,整个燃烧器6用螺母19固定在外壳13上。工作原理是先开油阀7,贮油箱12高于油芯17,通过油压差使燃油从油芯17上溢出,按点火装置5,通过内、外壳小孔,使油芯17着火后,开动鼓风机11,完成点火过程。当正常燃烧时,油芯上的燃油一部分由于燃烧室内的高温而迅速蒸发汽化,与空气混合形成气相混合而剧烈燃烧,另一部分燃油在切向空气流的冲刷下离开油芯形成雾状液滴,在空间迅速汽化燃烧,如液滴直径较大,在旋转空气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高温的内壳壁面而迅速汽化燃烧。由于空气是切向进入燃烧室的,因此油气混合物在燃烧室内是旋转的,一方面使油芯上部形成回流区,稳定了燃烧,另一方面大大地延长了油气混合物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也促进了油与空气的热力混合,使燃烧完全、稳定,燃烧室内温度高,不积炭,烟气中未完全燃烧气体含量极少。当短时间备用时,出油量很少,能在油芯区维持局部高温,不会熄火,当正常使用时,油量增大,迅速恢复正常燃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由于采用带有耐高温纤维材料的油芯,燃烧器采用切向进风结构,用火柴直接点火或用点火装置点火,因此燃烧效率高,无烟尘,不积炭,点火方便,成本低,还能进行小火备用,可在煤气、电力较为紧张的地区推广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燃油汽化灶,它由灶具架,燃烧器,鼓风机及贮油箱等组成,本技术的特征是,燃烧器包括外壳,内壳,内壳顶部有压火圈,在内、外壳中部装有油芯油芯一端的进油口与贮油箱连通,另一端套有耐高温纤维,外壳的进风口与鼓风机连通,空气能从进风口经内、外壳间空隙、内壳底部的切向小通孔进入燃烧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燃油汽化灶,其特征是,切向小通孔〔22〕在内壳〔14〕底部的圆周上是均布的。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燃油汽化灶,包括灶具架、燃烧器、鼓风机、贮油箱等组成,由于燃烧器内采用带有耐高温纤维材料的油芯,以及采用切向进风,油芯上的燃油一部分由于燃烧室内的高温迅速蒸发汽化,另一部分在切向空气流的冲刷下形成雾状液滴汽化,在燃烧室内燃烧完全,燃烧效率高,无烟尘,不积炭,可用火柴或点火装置点火,点火方便,成本低,在煤气、电力较为紧张的地区推广使用。文档编号F24C5/00GK2141044SQ9224195公开日1993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翁善勇 申请人:翁善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燃油汽化灶,它由灶具架,燃烧器,鼓风机及贮油箱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燃烧器[6]包括外壳[13],内壳[14],内壳[14]顶部有压火圈[15],在内、外壳中部装有油芯[17]油芯[17]一端的进油口[20]与贮油箱[12]连通,另一端套有耐高温纤维[16],外壳[13]的进风口[18]与鼓风机[11]连通,空气能从进风口[18]经内、外壳间空隙、内壳[14]底部的切向小通孔[21]进入燃烧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善勇
申请(专利权)人:翁善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