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炒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21804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炒灶,包括灶体和设置在灶体上供锅放置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加热部,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与锅底配合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水腔,所述支撑部上连接有驱动支撑部向锅移动使支撑部与锅底接触的驱动装置。热量通过支撑部传递至水腔内,水腔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储存热能的作用,水腔内高温的水将热量传递至支撑部上,从而保证了与支撑部接触的锅内温度,因为水腔内部的热量是加热部加热过程中提供的,所以提高了燃料转化的热效率,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炒灶
技术介绍
炒灶是一种厨房常备的用于加热食品的设备,其下方具有发火装置,在使用时,将锅放置在发火装置上方,从而对锅起到了加热的作用,节能炒灶分为家庭用及商用两种类型。炒灶的热效率非常低,热效率指的是对燃料的利用率,利用率越高,热效率也就越高,一般的炒灶的热效率只有15%。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热效率不高的问题,公布号为“CN 101846337 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炒炉,其通过在炒炉的内部设置有水腔进行热能的储存,水腔通过储存的热量对炒锅进行后续的加热,从而提高热效率。但是该种设置方式,水腔与炒锅的接触面积过小,水腔内部温度的传递效率过低,导致热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率更高的节能炒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能炒灶,包括灶体和设置在灶体上供锅放置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加热部,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与锅底配合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水腔,所述支撑部上连接有驱动支撑部向锅移动使支撑部与锅底接触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灶体加热的过程中,热量通过支撑部传递至水腔内,水腔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储存热能的作用,避免热能直接从空气中流失,在灶体内的加热部停止工作时候,锅和锅内食物的温度下降速度非常快,驱动装置将支撑部向锅移动,使得支撑部与锅底进行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水腔内高温的水将热量传递至支撑部上,从而保证了锅内的温度,因为水腔内部的热量是加热部加热过程中提供的,所以提高了燃料转化的热效率,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点;同时在加热部的工作过程中,支撑部是不与锅底进行接触的,增大了火焰及高温空气与锅底的接触面积,热传导的效率更高,提高了热效率;在加热部不工作的过程中,驱动装置驱动支撑部与锅底接触,增加了具有水腔的支撑部与锅底的接触面积,减少了锅底与低温的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热传递的面积,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架和滑移连接在支撑架上的支撑块,所述水腔设置在支撑块内,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与锅底贴合的加热面,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架上且驱动加热面向锅底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不与灶体进行接触,使支撑块独立设置在放置腔内,防止了支撑架和水腔的温度传递至灶体上,延长对锅体的升温速度。作为优选,所述放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滑移腔,所述支撑部包括在滑移腔内滑移的滑移块,所述水腔设置在滑移块内,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滑移腔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滑移块与锅底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可以移入滑移腔内,避免在加热部加热的过程中,滑移块占用了放置腔的空间,从而增大了放置腔的体积,增大了加热部的火焰与锅底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效率,在进行保温时,滑移块向滑移腔外移动,滑移块与锅底进行接触,通过滑移块内的高温的水腔对锅底进行保温。作为优选,所述放置腔侧壁设置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连通有正压源,所述滑移块内环绕水腔设置有出风回路,所述出风回路与放置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灶体使用的过程中,放置腔内的温度会很高,放置腔内的高温空气会从锅与放置腔之间的间隙中喷出,造成使用者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有出风回路,高温空气从出风回路中排出,避免使用者被高温空气灼伤,同时出风回路围绕水腔设置,高温空气可以进一步对水腔进行加温,使得热能储存在水腔中,也减少了排出空气的温度,避免了排出的温度过高,影响周围环境;进风孔和出风回路在放置腔内产生空气环流,使得放置腔内充满流动的空气,提高加热部的燃烧效率,同样也提高了热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回路连通有负压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负压源,负压源在出风回路与放置腔连通的位置产生负压,即放置腔内的空气不通过压力向出风回路排出,而是通过出风回路内负压产生的吸力,使空气在放置腔内产生气体的回流,加速了空气的流动,提高热效率,负压源起到了避免放置腔内的压力过高喷出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回路与水腔连通,所述水腔与外部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的空气进入水腔内,水腔内的水起到了降温的作用,同时将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吸除,避免污染外界环境,更加环保;为了防止水腔内的压力升高,通过将水腔与外部连通,从而将经过水腔的气体直接从灶体内排出。作为优选,所述灶体内在正压源与进风孔之间设置有环形风路,所述进风孔在环形封路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环形风路与正压源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风路使得进风孔的数量可以设置有多个,空气可以通过不同的位置进入放置腔内,避免了发热部的火焰受到气流的作用,使得火焰向一侧发生偏斜,影响锅内的温度。作为优选,所述放置腔与灶体的上表面连接的位置向上延伸有与锅底密封的翻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起到了支撑锅的作用,同时翻边与锅底之间是线接触的,增大了锅底与放置腔之间的受热面积,使得锅的受热效果更好;翻边与锅底是密封的,防止了高温气体从锅底与空腔之间的抵接位置喷出,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作为优选,所述翻边、锅底和放置腔之间形成了密封的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的空腔使得放置腔内的气流只能通过进风孔进气,同时也只能通过出风孔出气,使得空气不会泄露到灶体外部,起到了对放置腔保温的作用,防止热量散失,避免热效率的降低。作为优选,所述翻边上设置有供锅把手卡嵌的卡嵌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上的把手一般会设置在锅底上,降低了锅底位于放置腔内的深度,即减少了锅与放置腔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在翻边上设置有卡嵌槽,锅把手可以卡嵌入卡嵌槽内,增大了锅底位于放置腔内的深度,即增大了锅与放置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热量通过支撑部传递至水腔内,水腔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储存热能的作用,水腔内高温的水将热量传递至支撑部上,从而保证了与支撑部接触的锅内温度,因为水腔内部的热量是加热部加热过程中提供的,所以提高了燃料转化的热效率,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点;2、支撑部不与锅底进行接触,增大了火焰及高温空气与锅底的接触面积,热传导的效率更高,提高了热效率;3、在加热部不工作的过程中,驱动装置驱动支撑部与锅底接触,增加了具有水腔的支撑部与锅底的接触面积,减少了锅底与低温的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热传递的面积,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C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的驱动部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1的环形风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灶体;11、放置腔;12、加热部;2、支撑部;21、驱动装置;22、水腔;23、支撑块;24、加热面;25、滑移腔;26、滑移块;27、支撑架;3、进风孔;31、正压源;32、出风回路;33、负压源;34、环形风路;4、翻边;41、空腔;42、卡嵌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炒灶,包括灶体(1)和设置在灶体(1)上供锅放置的放置腔(11),所述放置腔(11)内设置有加热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11)内设置有与锅底配合的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2)内设置有水腔(22),所述支撑部(2)上连接有驱动支撑部(2)向锅移动使支撑部(2)与锅底接触的驱动装置(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炒灶,包括灶体(1)和设置在灶体(1)上供锅放置的放置腔(11),所述放置腔(11)内设置有加热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11)内设置有与锅底配合的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2)内设置有水腔(22),所述支撑部(2)上连接有驱动支撑部(2)向锅移动使支撑部(2)与锅底接触的驱动装置(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包括支撑架(10)和滑移连接在支撑架(10)上的支撑块(23),所述水腔(22)设置在支撑块(23)内,所述支撑块(23)上设置有与锅底贴合的加热面(24),所述驱动装置(21)设置在支撑架(10)上且驱动加热面(24)向锅底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滑移腔(25),所述支撑部(2)包括在滑移腔(25)内滑移的滑移块(26),所述水腔(22)设置在滑移块(26)内,所述驱动装置(21)设置在滑移腔(25)内,所述驱动装置(21)驱动滑移块(26)与锅底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炒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群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泰坦不锈钢厨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