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质量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数据融合的主要目的在于从多源数据中提取出比原先单一来源数据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并提高和改善原有数据在某些方面的性能指标。对于颗粒物遥感监测而言,融合的目的在于在确保其原始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颗粒物数据的空间覆盖率,提供及时有效的颗粒物产品以用于空气质量研究。目前,主要是使用MODIS、HJ、FY等影像反演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但是,这种数据融合方法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卫星轨道间隔、云覆盖问题以及暗目标反演算法本身的局限性,造成遥感影像反演颗粒物产品空间覆盖率较低并且存在数据的大范围缺失问题,难以作为良好的融合数据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空气质量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卫星遥感反演的近地面颗粒物浓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卫星遥感反演的近地面颗粒物浓度;S2,所述卫星遥感反演的近地面颗粒物浓度与地面监测数据融合,得到颗粒物浓度的天地融合数据;S3,利用插值算法对所述天地融合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完整空间覆盖的颗粒物浓度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卫星遥感反演的近地面颗粒物浓度;S2,所述卫星遥感反演的近地面颗粒物浓度与地面监测数据融合,得到颗粒物浓度的天地融合数据;S3,利用插值算法对所述天地融合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完整空间覆盖的颗粒物浓度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之前还包括步骤:S001,获取卫星遥感数据;S002,对所述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去云、去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如下步骤:S101,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利用暗像元算法,反演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柱浓度数据;S102,对所述气溶胶光学厚度柱浓度数据进行垂直订正,得到气溶胶近地面“湿”消光系数;S103,对所述气溶胶近地面“湿”消光系数进行湿度订正,得到气溶胶近地面“干”消光系数;S104,利用所述气溶胶近地面“干”消光系数与近地面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确定近地面颗粒物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利用中尺度模式的预测和地面激光雷达探测获取混合层高度分布信息,与地面观测的散射系数建立经验关系;遥感获得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按照混合层高度和稳定度类型转化为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垂直分布,再将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垂直分布转换为地面消光系数的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垂直分布转换为地面消光系数的分布,按照如下公式进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锐,谢涛,陈静,陈贝贝,盛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