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元件,具体涉及电灶发热元件。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灶发热元件大致有两种,其一是铸造式,是一种将成型的电热管浇铸在硅黄 铜中,浇铸完毕后再进行机械加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其优点是发热均匀;缺点是造价高, 浇铸环节易损伤电热管的电气性能,使用寿命短, 一般在1.5 2年。其二是采用翻砂铸造生铁铸件,在反面车若干条R形槽,在槽与槽之间的筋上攻罗纹用以将嵌入R形槽内的电热 管通过压板用螺钉压紧,正面再进行机械加工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其优点是造价低,不损伤电热管的电气性能,电热管损坏后可以更换;由于在槽与槽之间的筋上攻罗纹,筋必须 要有大于10mra的宽度,这样就占据了元件本体的有限空间,致使电热管在元件本体中的有 效长度较短,相应电热管表面负荷较大,影响电气性能,同时由于生铁的韧性不足,致使 罗纹的压紧力量不足,热传导较差,因此,缺点是使用寿命短, 一般在1 1.5年。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的电灶发热元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电灶发热元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包括设有R形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灶发热元件,包括设有R形槽的铸铁元件本体,R形槽内安装电热管,其特征是:所说电热管(2)压入R形槽过盈配合,每根电热管(2)的上部均设有若干个小压块(3),每个小压块(3)的两边焊接在R形槽两侧的筋(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宜峰电热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