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08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气体发生器,其是在具有气体排出口的外壳内具有筒状过滤器的气体发生器,所述外壳具有从其内壁面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独立突起或环状突起,所述独立突起具有环状突出壁面,所述环状突起具有环状顶端面,所述筒状过滤器具有第一环状端面和第二环状端面,还配置有支承所述筒状过滤器的具有环状面部的支承构件,所述环状面部为环状平面部、或者具有环状平面部和使环状平面部的内周部及外周部中的至少一者的全部或局部变形而成的变形部,所述支承构件以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包含外周部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独立突起的环状突出壁面或所述环状突起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的方式配置,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二环状端面抵接于所述支承构件的环状平面部,第一环状端面抵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在装载于汽车上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在使用气体发生剂作为气体发生源的气体发生器中,出于燃烧气体的过滤及冷却的目的,使用了筒状的过滤器。筒状过滤器在配置于例如圆盘形状的外壳内时,大多以使一个端面抵接于顶板、使另一个端面抵接于底板的方式配置。由于筒状过滤器重且昂贵,因此考虑在不使过滤能力及冷却能力降低的情况下使用小型化的筒状过滤器。但是,若使用小型化的筒状过滤器,则无法用顶板和底板这两者进行支承,因此需要利用其他机构来支承。US2016/0052485A1的图37中公开了下述专利技术:利用向外壳的内侧突出的经压纹加工形成的突起(支撑部124),将过滤器46安装于扩散器10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以下称为“第一方式”)提供气体发生器,其是在具有气体排出口的金属制外壳内具有燃烧室和筒状过滤器的气体发生器,所述燃烧室收纳有气体发生剂,所述筒状过滤器配置在所述气体排出口与所述燃烧室之间,其中,所述外壳具有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独立突起或环状突起,所述多个独立突起具有环状突出壁面、和被所述环状突出壁面围绕的顶端面,所述环状突起具有环状顶端面、和从所述环状顶端面的宽度方向两侧下延至所述外壳内壁面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和第二环状突出壁面,所述筒状过滤器具有第一环状端面、与所述第一环状端面呈轴向相反侧的第二环状端面、内侧周壁面及外侧周壁面,在所述外壳内部还配置有用于支承所述筒状过滤器的具有环状面部的金属制支承构件,所述环状面部仅由环状平面部构成、或者具有环状平面部和使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内周部及外周部中的至少一者的全部或局部变形而成的变形部,所述支承构件以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包含外周部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多个独立突起的环状突出壁面或所述环状突起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的方式配置,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二环状端面抵接于所述支承构件的环状平面部,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一环状端面以抵接于与所述环状平面部在轴向上相对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面的状态而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另一方面提供气体发生器,其具有:形成燃烧室的金属制外壳;和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独立突起或环状突起,在所述外壳内配置有筒状过滤器,所述筒状过滤器具有第一环状端面和与所述第一环状端面呈轴向相反侧的第二环状端面,在所述外壳内部还配置有具有环状平面部的金属制支承构件,所述环状面部仅由环状平面部构成、或者具有环状平面部和使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内周部及外周部中的至少一者的全部或局部变形而成的变形部,所述支承构件以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包含外周部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多个独立突起或所述环状突起的方式配置,所述支承构件的环状平面部支承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二环状端面,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一环状端面以被与所述环状平面部在轴向上相对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面支承的状态而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以下称为“第二方式”)提供气体发生器,其是在金属制外壳内具有燃烧室、罩构件和筒状过滤器的气体发生器,所述燃烧室收纳有气体发生剂,所述罩构件收纳有点火器,所述筒状过滤器配置在所述气体排出口与所述燃烧室之间,其中,所述外壳是在具有顶板部、带有气体排出口的第一周壁部及开口部的扩散壳体的开口部的内侧嵌入具有底板部、第二周壁部及开口部的封闭壳体、并于接触部进行焊接而成的,所述点火器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罩构件以收纳所述点火器的方式覆盖于底板,并以底面部位于所述顶板侧的方式配置,所述筒状过滤器具有第一环状端面、与所述第一环状端面呈轴向相反侧的第二环状端面、内侧周壁面及外侧周壁面,在所述外壳内配置有用于支承筒状过滤器的金属制筒构件和金属制支承构件,所述筒构件具有筒主体部、和从所述筒主体部的内壁面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独立突起或环状突起,所述多个独立突起具有环状突出壁面、和被所述环状突出壁面围绕的顶端面,所述环状突起具有环状顶端面、和从所述环状顶端面的宽度方向两侧下延至所述外壳内壁面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和第二环状突出壁面,并且,所述筒主体部抵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二周壁部,所述多个独立突起或所述环状突起相对于第一周壁部沿半径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多个贯通孔的环状平面部、和从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外周部沿单向弯折而成的环状弯折部,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内周部抵接于所述罩构件的周壁部,所述环状弯折部的顶端部抵接于所述多个独立突起的环状突出壁面或所述环状突起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所述筒状过滤器以所述外侧周壁面抵接于筒构件的筒主体部、所述内侧周壁面抵接于所述罩构件的周壁部、第一环状端面抵接于所述顶板、第二环状端面抵接于支承构件的环状平面部的状态而配置。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所附的附图,来进一步完全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而附加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的轴X方向剖视图。[图2]图2中,(a)为图1的包含突起的部分的剖视图,(b)为图1的包含突起和支承构件的部分的剖视图,(c)为圆角R的说明图。[图3]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包含突起和支承构件的部分的轴X方向剖视图。[图4]图4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包含突起和支承构件的部分的轴X方向剖视图。[图5]图5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包含突起和支承构件的部分的轴X方向剖视图。[图6]图6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轴X方向剖视图。[图7]图7中,(a)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支承构件的俯视图,(b)为使用了上述(a)的支承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包含突起和支承构件的部分的轴X方向剖视图,(c)为从(a)的内侧的局部主视图。[图8]图8中,(a)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支承构件的立体图,(b)为使用了上述(a)的支承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包含突起和支承构件的部分的轴X方向剖视图。[图9]图9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轴X方向剖视图。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US2016/0052485A1的图37中,支撑部124的突出长度短,因此为了不使过滤器46变形而越过支撑部124,认为将产生下述的问题。第一,需要使用硬且不易变形的过滤器(即,柔软性差的过滤器),但认为若使用这样的过滤器46,则由于过滤器自身的柔软性降低而使得与外壳顶板14的密合性降低,产生燃烧气体不从过滤器46通过而排出的短路。第二,需要调节过滤器46的外径和扩散器(外壳)10的内径来压入过滤器46,但压入操作本身是困难的,认为会产生由过滤器46的变形所导致的不良情况等。第三,需要在过滤器46的开口部的端面形成锥部(图37的表示过滤器46的开口部的双划线示出了上述锥部),并使其抵接于支撑部124,过滤器46的成型精度变得重要。此外,如由图37也可确认的那样,封闭部12侧的过滤器46开口部附近的外周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体发生器,其是在具有气体排出口的金属制外壳内具有燃烧室和筒状过滤器的气体发生器,所述燃烧室收纳有气体发生剂,所述筒状过滤器配置在所述气体排出口与所述燃烧室之间,其中,/n所述外壳具有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独立突起或环状突起,/n所述多个独立突起具有环状突出壁面、和被所述环状突出壁面围绕的顶端面,/n所述环状突起具有环状顶端面、和从所述环状顶端面的宽度方向两侧下延至所述外壳内壁面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和第二环状突出壁面,/n所述筒状过滤器具有第一环状端面、与所述第一环状端面呈轴向相反侧的第二环状端面、内侧周壁面及外侧周壁面,/n在所述外壳内部还配置有用于支承所述筒状过滤器的具有环状面部的金属制支承构件,所述环状面部仅由环状平面部构成、或者具有环状平面部和使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内周部及外周部中的至少一者的全部或局部变形而成的变形部,/n所述支承构件以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包含外周部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多个独立突起的环状突出壁面或所述环状突起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的方式配置,/n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二环状端面抵接于所述支承构件的环状平面部,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一环状端面以抵接于与所述环状平面部在轴向上相对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面的状态而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6 JP 2017-1962881.气体发生器,其是在具有气体排出口的金属制外壳内具有燃烧室和筒状过滤器的气体发生器,所述燃烧室收纳有气体发生剂,所述筒状过滤器配置在所述气体排出口与所述燃烧室之间,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独立突起或环状突起,
所述多个独立突起具有环状突出壁面、和被所述环状突出壁面围绕的顶端面,
所述环状突起具有环状顶端面、和从所述环状顶端面的宽度方向两侧下延至所述外壳内壁面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和第二环状突出壁面,
所述筒状过滤器具有第一环状端面、与所述第一环状端面呈轴向相反侧的第二环状端面、内侧周壁面及外侧周壁面,
在所述外壳内部还配置有用于支承所述筒状过滤器的具有环状面部的金属制支承构件,所述环状面部仅由环状平面部构成、或者具有环状平面部和使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内周部及外周部中的至少一者的全部或局部变形而成的变形部,
所述支承构件以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包含外周部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多个独立突起的环状突出壁面或所述环状突起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的方式配置,
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二环状端面抵接于所述支承构件的环状平面部,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一环状端面以抵接于与所述环状平面部在轴向上相对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面的状态而配置。


2.气体发生器,其具有:
形成燃烧室的金属制外壳;和
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独立突起或环状突起,
在所述外壳内配置有筒状过滤器,所述筒状过滤器具有第一环状端面和与所述第一环状端面呈轴向相反侧的第二环状端面,
在所述外壳内部还配置有具有环状平面部的金属制支承构件,所述环状面部仅由环状平面部构成、或者具有环状平面部和使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内周部及外周部中的至少一者的全部或局部变形而成的变形部,所述支承构件以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包含外周部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多个独立突起或所述环状突起的方式配置,所述支承构件的环状平面部支承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二环状端面,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一环状端面以被与所述环状平面部在轴向上相对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面支承的状态而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的环状面部具有环状平面部、从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外周部沿单向延伸的外侧环状壁面部、和从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内周部向与所述外侧环状壁面部在所述外壳轴向上相反的一侧延伸的内侧环状壁面部,
所述外侧环状壁面部的外侧面抵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顶端的环状端面抵接于所述多个独立突起的环状突出壁面或所述环状突起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
所述筒状过滤器以所述第二环状端面抵接于所述环状平面部、所述内侧周壁面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内侧环状壁面部、所述第一环状端面的整个面抵接于与所述环状平面部在轴向上相对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面的状态而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筒状过滤器被具有所述环状面部的支承构件和保持器的组合所支承,
所述支承构件仅由环状平面部构成,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外周部侧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多个独立突起的环状突出壁面或所述环状突起的第一环状突出壁面,
所述保持器具有环状板部、从所述环状板部的外周部沿单向延伸的外侧环状部,
所述保持器的环状板部抵接于所述支承构件的环状平面部,所述保持器的外侧环状部抵接于外壳内壁面,
所述筒状过滤器以所述第二环状端面抵接于所述保持器的环状板部、所述外侧周壁面抵接于所述保持器的外侧环状部、所述第一环状端面的整个面抵接于与所述支承构件的环状平面部在轴向上相对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面的状态而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筒状过滤器的第一环状端面的宽度(W1)大于第二环状端面的宽度(W2)(W1>W2),第二环状端面侧的内侧周壁面呈倾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猪妻利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赛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